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双连接PRP节点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6115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6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双连接PRP节点。该双连接PRP节点包括:判断逻辑子模块、二合一子模块和DANP子模块;判断逻辑子模块设置有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发送单元分别与接收单元和二合一子模块相连接;接收单元分别与发送单元和DANP子模块相连接;二合一子模块与DANP子模块相连接。基于此,该双连接PRP节点设置了两个通信链路,一个通信链路适应TSN传输方式,一个通信链路兼容PRP传输方式,可以根据目的IP地址或者源IP地址来确定通过哪个通信链路进行数据的发送或者接收,从而实现对两种传输方式的兼容。从而实现对两种传输方式的兼容。从而实现对两种传输方式的兼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双连接PRP节点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数据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双连接PRP节点。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数据传输常常使用并行冗余协议(Parallel Redundancy Protocol,PRP),其基本思路为通过双PRP网络节点(Doubly Attached Node with PRP,DANP)分别连接到两个独立并行的局域网A和B上,并将报文复制为2份,通过2个全双工通信端口分别发送,再经局域网A和局域网B分别转发到目的DANP上,接收端链路冗余实体则将这2份报文中先到的报文帧从接收端口(R)发送给UDP或TCP,后到的报文帧被丢弃。
[0003]随着对数据传输的时效性的要求的不断提高,目前的数据传输出现了对时间敏感网络(Time

Sensitive Networking,TSN)的应用,TSN核心原理是基于高精度时间同步协议,在网络设备之间创建和分发一个时间计划表,将计划内的帧优先传输。为了提高其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其可以将相同的消息的冗余副本通过不相交的路径并行在网络中传输,在TSN中设置冗余管理机制,将这些来自不同链路的冗余消息聚合在一起,取出重复消息后生成发送给接收方的单个信息流。
[0004]然而,技术迭代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迭代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个网络中同时存在PRP终端和支持TSN的以太终端且两种类型的终端还要互通的需求,但是上述两种传输方式的传输基因是不同的,这就导致当前任何一种传输技术都无法满足上述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双连接PRP节点,以在TSN传输方式下兼容传统的PRP数据传输机制。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连接PRP节点,包括:判断逻辑子模块、二合一子模块和DANP子模块;
[0007]所述判断逻辑子模块设置有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所述发送单元分别与所述接收单元和所述二合一子模块相连接,用于根据目的IP地址确定将待发送数据通过连接所述接收单元的通信链路进行发送或者通过连接所述二合一子模块的通信链路进行发送;
[0008]所述接收单元分别与所述发送单元和所述DANP子模块相连接,用于根据源IP地址确定将待接收数据通过连接所述发送单元的通信链路进行接收或者通过连接所述DANP子模块的通信链路进行接收;
[0009]所述二合一子模块与所述DANP子模块相连接,用于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合并为一路数据或者将所述DANP子模块接收的数据复制为两路数据;
[0010]所述DANP子模块用于将所述一路数据进行复制后分别上送光网和电网,或者将光网和电网的数据合并得到所述接收的数据。
[0011]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设备,所述数据传输设备包括如
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双连接PRP节点以及TSN电交换板、TSN光交换板。
[0012]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双连接PRP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0013]在需要发送待发送数据的情况下,获取目标终端在网络中的目的IP地址,并基于预先存储的网络中各终端的IP地址与对应终端的类型确定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所述目标终端的目标类型;
[0014]若所述目标类型为PRP终端,通过连接二合一子模块的通信链路,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发送;
[0015]若所述目标类型为TSN终端,通过连接所述接收单元的通信链路,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发送。
[0016]或者,
[0017]在需要接收待接收数据的情况下,获取源终端在网络中的源IP地址,并基于预先存储的网络中各终端的IP地址与对应终端的类型确定所述源IP地址对应的所述源终端的源类型;
[0018]若所述源类型为PRP终端,通过连接所述DANP子模块的通信链路,对所述待接收数据进行接收;
[0019]若所述源类型为TSN终端,通过连接所述发送单元的通信链路,对所述待接收数据进行接收。
[0020]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如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双连接PRP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0021]目标终端类型确定模块,用于在需要发送待发送数据的情况下,获取目标终端在网络中的目的IP地址,并基于预先存储的网络中各终端的IP地址与对应终端的类型确定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所述目标终端的目标类型;
[0022]第一发送模块,用于若所述目标类型为PRP终端,通过连接二合一子模块的通信链路,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发送;
[0023]第二发送模块,用于若所述目标类型为TSN终端,通过连接所述接收单元的通信链路,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发送。
[0024]或者,源终端类型确定模块,用于在需要接收待接收数据的情况下,获取源终端在网络中的源IP地址,并基于预先存储的网络中各终端的IP地址与对应终端的类型确定所述源IP地址对应的所述源终端的源类型;
[0025]第一接收模块,用于若所述源类型为PRP终端,通过连接所述DANP子模块的通信链路,对所述待接收数据进行接收;
[0026]第二接收模块,用于若所述源类型为TSN终端,通过连接所述发送单元的通信链路,对所述待接收数据进行接收。
[0027]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一种双连接PRP节点,该节点包括判断逻辑子模块、二合一子模块和DANP子模块;所述判断逻辑子模块设置有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所述发送单元分别与所述接收单元和所述二合一子模块相连接,用于根据目的IP地址确定将待发送数据通过连接所述接收单元的通信链路进行发送或者通过连接所述二合一子模块的通信链路进行发送;所述接收单元分别与所述发送单元和所述DANP子模块相连接,用于根据
源IP地址确定将待接收数据通过连接所述发送单元的通信链路进行接收或者通过连接所述DANP子模块的通信链路进行接收;所述二合一子模块与所述DANP子模块相连接,用于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合并为一路数据或者将所述DANP子模块接收的数据复制为两路数据;所述DANP子模块用于将所述一路数据进行复制后分别上送光网和电网,或者将光网和电网的数据合并得到所述接收的数据。基于此,该双连接PRP节点设置了两个通信链路,一个通信链路适应TSN传输方式,一个通信链路兼容PRP传输方式,可以根据目的IP地址或者源IP地址来确定通过哪个通信链路进行数据的发送或者接收,从而实现对两种传输方式的兼容。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双连接PRP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申请的实施例二提供的数据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终端网络场景示意图;
[0031]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2]图5为本申请的实施例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连接PRP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判断逻辑子模块、二合一子模块和DANP子模块;所述判断逻辑子模块设置有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所述发送单元分别与所述接收单元和所述二合一子模块相连接,用于根据目的IP地址确定将待发送数据通过连接所述接收单元的通信链路进行发送或者通过连接所述二合一子模块的通信链路进行发送;所述接收单元分别与所述发送单元和所述DANP子模块相连接,用于根据源IP地址确定将待接收数据通过连接所述发送单元的通信链路进行接收或者通过连接所述DANP子模块的通信链路进行接收;所述二合一子模块与所述DANP子模块相连接,用于将所述待发送数据合并为一路数据或者将所述DANP子模块接收的数据复制为两路数据;所述DANP子模块用于将所述一路数据进行复制后分别上送光网和电网,或者将光网和电网的数据合并得到所述接收的数据。2.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连接PRP节点以及TSN电交换板、TSN光交换板。3.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连接PRP节点,所述方法包括:在需要发送待发送数据的情况下,获取目标终端在网络中的目的IP地址,并基于预先存储的网络中各终端的IP地址与对应终端的类型确定所述目的IP地址对应的所述目标终端的目标类型;若所述目标类型为PRP终端,通过连接二合一子模块的通信链路,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发送;若所述目标类型为TSN终端,通过连接所述接收单元的通信链路,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发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发送数据包括两路以太数据:第一以太数据和第二以太数据;所述通过连接二合一子模块的通信链路,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发送,包括:将所述第一以太数据和所述第二以太数据进行合并,并将合并后的数据复制为第一PRP数据和第二PRP数据;将第一PRP数据通过第一预设网络发送至PRP终端,将所述第二PRP数据通过第二预设网络发送至PRP终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以太数据和所述第二以太数据进行合并,包括:将所述第一以太数据的数据本体、所述第二以太数据的数据本体、所述第一以太数据对应的Mac地址和IP地址、所述第二以太数据对应的Mac地址和IP地址进行合并,得到合并后的数据;其中,所述合并后的数据包括合并后的数据本体、合并后的Mac地址和合并后的IP地址。6.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连接PRP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亚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东土军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