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洞预留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6074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孔洞预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准备:根据孔洞预留的形状尺寸需要,制备充气芯模、八爪卡箍固定件和用于充气芯模充气的气泵;S2:预埋施工:在钢筋绑扎阶段或砌体砌筑阶段,将S1中制备的充气芯模预埋件表面涂刷脱模剂,放置在设计位置,并用多片八爪卡箍固定件将其卡固在设计位置,八爪卡箍固定件远离充气芯模的一端固定在钢筋上,然后支护模板,接着进行混凝土浇筑;S3:取模清孔:混凝土施工完成拆模后,在预埋充气芯模位置,打开充气芯模气塞,排出芯模内的气体,即可轻易拆除充气芯模。极大的提升了作业效率,大大降低了拆模的工作强度,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更能减少材料浪费,提升材料利用率,减少成本。减少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孔洞预留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孔洞预留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如今建设施工随处可见数不胜数,在建设过程中,从给排水、消防管道到装饰装修过程,设置智能通讯等工程施工时,都需要在结构中提前预留孔洞,保证管线穿墙时无需后期在结构上钻孔,破坏结构完整性、增大劳动力耗用。
[0003]现目前孔洞预留普遍使用埋置PVC管或预制矩形模板框等,此类预留孔洞的方式,形状单一,后期难以拆除埋置的PVC或模板,不能重复利用,导致材料浪费,成本增加。此外,预制的矩形模板框,容易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变形。除此类直接埋置PVC管的方式外,也有方式是,通过再PVC管外包裹一层泡沫达到后期可拆卸的目的,此类方式,增加了包裹泡沫这一施工工序,泡沫定型难度较大,也难以拆取,增加了劳动力投入,容易在预留洞口发生残留,影响洞口平整度等质量。这些缺陷都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孔洞预留方法,能够在保证不移位变形的前提下,快速拆除并回收重复利用的孔洞预留工艺。这种工艺能够保证预留成型的孔洞位置、形状准确,便于顺利拆除芯模并进行回收重复施工再利用,能缩短施工作业时间,提升工作效率,操作简单,定位准确,确保施工质量好,安全可靠。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孔洞预留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孔洞预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施工准备:根据孔洞预留的形状尺寸需要,提前制备相应的充气芯模、用于套型卡固的八爪卡箍固定件和用于充气芯模充气的气泵;
[0008]S2:预埋施工:在钢筋绑扎阶段或砌体砌筑阶段,将S1中制备的充气芯模预埋件表面涂刷脱模剂,放置在设计位置,并用多片八爪卡箍固定件将其卡固在设计位置,八爪卡箍固定件远离充气芯模的一端固定在钢筋上,然后支护模板,接着进行混凝土浇筑;
[0009]S3:取模清孔:混凝土施工完成拆模后,在预埋充气芯模位置,打开充气芯模气塞,排出芯模内的气体,即可轻易拆除充气芯模。
[0010]可选的,所述充气芯模充气后体积略大于孔洞预留的形状尺寸。
[0011]可选的,所述八爪卡箍固定件远离充气芯模端通过焊接或扎丝绑扎的方式固定在钢筋上。
[0012]可选的,所述充气芯模采用为天然橡胶或防拉布材质。
[0013]可选的,所述充气芯模的充气口设置在橡胶飞缘覆盖区域内,施工时用橡胶飞缘盖住充气口。
[0014]可选的,所述八爪卡箍固定件的八只爪均匀分布在充气芯模的四周,同时八只爪为对称的270
°
挂钩。
[0015]可选的,所述充气芯模取出后清理其表面的混凝土残渣,用水冲洗后规整的放置在芯模仓储箱内。
[0016]可选的,在步骤S2中固定充气芯模时,检查结构钢筋接头及轧丝头不得朝内径方向弯曲,八爪卡箍固定件的八只爪挂在结构钢筋上,并用扎丝扎牢。
[0017]可选的,在步骤S2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注意使用高频振捣棒从充气芯模两侧同时振捣,注意使用高频插入或振捣棒从两侧同时振捣,振捣棒端部位与充气芯模之间保持间隔,并观察充气芯模预埋件的位置不被冲击偏移,确保最终的成孔质量。
[0018]可选的,所述八爪卡箍固定件的八只爪两两一组,每组设置在八爪卡箍固定件的一边上,相邻边的所述八爪卡箍固定件的八只爪的抓钩方向相反。
[0019]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0]1.选用了充气芯模,它能够更加轻松的进行排气拆除,能够大大的缩短拆模时间,极大的提升了作业效率,大大降低了拆模的工作强度,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拆模后不会在孔内留下沉渣浮灰,具有较好的平整度,能够保证预留孔洞的成型效果;拆除的充气芯模能够多次反复利用,更能减少材料浪费,提升材料利用率,减少成本;
[0021]2.选用的八爪卡箍固定件的八只爪均不在四周,设计为对称的270
°
挂钩,便于挂在结构钢筋上,保证充气芯模不会因为混凝土浇筑施工而发生位置偏移上浮或变形。八爪卡箍通过与周围结构钢筋的卡固,能保证其与结构的整体性,同时也加强了因孔洞预留而导致的结构薄弱点;
[0022]3.本专利技术选用的充气芯模这一体积易变的柔性易拆材质作为预埋件,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塑形加工,具有极广的适用性;同时,能够轻易控制调整预埋位置、埋置深度、倾斜角度等,以满足各种设计要求。能够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极大的提高了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正视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侧视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八爪卡箍固定件正视图;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八爪卡箍固定件的侧视图;
[0027]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八爪卡箍固定件的俯视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1、充气芯模;2、八爪卡箍固定件;3、横向钢筋;4、纵向钢筋;5、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孔洞预留方法。
[0031]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一种孔洞预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准备:根据孔洞预留的形状尺寸需要,提前制备相应的充气芯模1、用于套型卡固的八爪卡箍固定件2和用于充气芯模1充气的气泵;S2:预埋施工:在钢筋绑扎阶段或砌体砌筑阶段,将S1中制备的充气芯模1预埋件表面涂刷脱模剂,放置在设计位置,并用多片八爪卡箍固定件2将其卡固在设计位置,八爪卡箍固定件2远离充气芯模1的一端固定在钢筋上,然后支护模板,接
着进行混凝土5浇筑;S3:取模清孔:混凝土5施工完成拆模后,在预埋充气芯模1位置,打开充气芯模1气塞,排出芯模内的气体,即可轻易拆除充气芯模1。
[0032]在S2中,搭建纵向钢筋4和横向钢筋3,纵向钢筋4和横向钢筋3之间通过扎丝进行固定。
[0033]充气芯模1采用为天然橡胶或防拉布材质,能够保证柔韧性的同时,经久耐用。采用充气芯模1,其形状尺寸、预埋位置、埋置深度、倾斜角度均可轻松调整,以满足各种设计要求,能够更加轻松的进行排气拆除,能够大大的缩短拆模时间,极大的提升了作业效率,大大降低了拆模的工作强度,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拆模后不会在孔内留下沉渣浮灰,具有较好的平整度,能够保证预留孔洞的成型效果;拆除的充气芯模1能够多次反复利用,更能减少材料浪费,提升材料利用率,减少成本。
[0034]充气芯模1充气膨胀后体积略大于孔洞预留的形状尺寸,充气芯模1膨胀体积可以为孔洞预留的形状尺寸的1.05倍

1.2倍。用以保证混凝土5浇筑挤压充气芯模1使其体积被压缩后仍能满足设计要求。
[0035]充气芯模1的充气口设置在橡胶飞缘覆盖区域内,施工时用橡胶飞缘盖住充气口。施工时用橡胶飞缘盖住充气口,有效防止因混凝土5浇筑流浆堵住充气口从而影响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孔洞预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准备:根据孔洞预留的形状尺寸需要,提前制备相应的充气芯模(1)、用于套型卡固的八爪卡箍固定件(2)和用于充气芯模(1)充气的气泵;S2:预埋施工:在钢筋绑扎阶段或砌体砌筑阶段,将S1中制备的充气芯模(1)预埋件表面涂刷脱模剂,放置在设计位置,并用多片八爪卡箍固定件(2)将其卡固在设计位置,八爪卡箍固定件(2)远离充气芯模(1)的一端固定在钢筋上,然后支护模板,接着进行混凝土(5)浇筑;S3:取模清孔:混凝土(5)施工完成拆模后,在预埋充气芯模(1)位置,打开充气芯模(1)气塞,排出芯模内的气体,即可轻易拆除充气芯模(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洞预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芯模(1)充气后体积略大于孔洞预留的形状尺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洞预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八爪卡箍固定件(2)远离充气芯模(1)端通过焊接或扎丝绑扎的方式固定在钢筋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洞预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芯模(1)采用为天然橡胶或防拉布材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洞预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芯模(1)的充气口设置在橡胶飞缘覆盖区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斐梁东生甘桉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