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套及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5979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冷套及冷却装置。液冷套以沿着制冷剂流动的方向的方向为第一方向,以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为第二方向,以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正交的方向为第三方向而具有制冷剂流路,该制冷剂流路是在第二方向上具有宽度的流路,并且能够在第三方向一侧配置散热部件。所述制冷剂流路包括窄幅流路部。将下游侧作为第一方向一侧,将上游侧作为第一方向另一侧,所述窄幅流路部的第二方向的宽度比相对于所述窄幅流路部位于第一方向一侧的流路的第二方向的宽度、以及相对于所述窄幅流路部位于第一方向另一侧的流路的第二方向的宽度窄。第一方向另一侧的流路的第二方向的宽度窄。第一方向另一侧的流路的第二方向的宽度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冷套及冷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冷套。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有用于水冷的水套。在水套中收纳有散热部件。水套内部成为冷却水的流路,发热体经由散热部件而被水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

220382号公报
[0005]在此,近来,期望进一步提高水套的冷却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上述状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冷却性能的液冷套。
[0007]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液冷套以沿着制冷剂流动的方向的方向为第一方向,以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为第二方向,以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正交的方向为第三方向而具有制冷剂流路,该制冷剂流路是在第二方向上具有宽度的流路,并且能够在第三方向一侧配置散热部件。所述制冷剂流路包括窄幅流路部。将下游侧作为第一方向一侧,将上游侧作为第一方向另一侧,所述窄幅流路部的第二方向的宽度比相对于所述窄幅流路部位于第一方向一侧的流路的第二方向的宽度、以及相对于所述窄幅流路部位于第一方向另一侧的流路的第二方向的宽度窄。
[0008]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下。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液冷套,能够提高冷却性能。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冷却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11]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冷却装置的俯视图和侧面剖视图。
[0012]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冷却装置的俯视图。
[0013]图4是示出流路形成部的一个变形例的俯视图。
[0014]图5是示出流路形成部的一个变形例的俯视图。
[0015]图6是示出流路形成部的一个变形例的俯视图。
[0016]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冷却装置的俯视图。
[0017]图8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0018]图9是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冷却装置的俯视图。
[0019]图10是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冷却装置的俯视图和侧面剖视图。
[0020]图中:1—冷却装置,2—液冷套,3—散热部件,3A—第三方向一侧面,3B—第三方向另一侧面,4A、4B、4C、4D—发热体,20—制冷剂流路,21A、21B、21C、21D—流路形成部,22A、22B、22C、22D—流路形成部,23A、23B、23C、23D—流路形成部,24A、24B、24C、24D、24E—
凹部,25A、25B、25C、25D—流路形成部,30—平板部,31A、31B—针状翅片,201—第一流路,202—第二流路,202A、202B、202C、202D—窄幅流路部,203—第三流路,204—入口流路,205—出口流路,BT—底面部,SA、SB、SC、SD—间隙,W—制冷剂,W1、W2—壁部。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2]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中,将第一方向示出为X方向,将X1示出为第一方向一侧,将X2示出为第一方向另一侧。第一方向是沿着制冷剂W流动的方向F的方向,下游侧示出为F1,上游侧示出为F2。下游侧F1是第一方向一侧,上游侧F2是第一方向另一侧。另外,将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示出为Y方向,将Y1示出为第二方向一侧,将Y2示出为第二方向另一侧。另外,将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示出为Z方向,将Z1示出为第三方向一侧,将Z2示出为第三方向另一侧。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正交也包括稍微偏离90度的角度的交叉。另外,上述各方向不限定将冷却装置1装入各种设备时的方向。
[0023]<1.第一实施方式>
[0024]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冷却装置1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冷却装置1的第三方向一侧观察的俯视图(上段)和I

I侧面剖视图(下段)。如图2所示,I

I线是通过冷却装置1的第二方向中心位置的中心线。
[0025]冷却装置1具有液冷套2和散热部件3。冷却装置1是利用制冷剂W对多个发热体4A、4B、4C、4D进行冷却的装置。制冷剂W是水等液体。即,冷却装置1进行水冷等液体冷却。另外,发热体可以是四个以外的多个,也可以是单个。
[0026]液冷套2为具有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延伸的各边的长方体状。液冷套2例如是由铝等金属制成的压铸品。液冷套2在内部具有用于使制冷剂W流动的流路。
[0027]具体地说,液冷套2具有制冷剂流路20、入口流路204和出口流路205。入口流路204配置在液冷套2的第一方向另一侧端部,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圆柱状。
[0028]制冷剂流路20具有第一流路201、第二流路202和第三流路203。第一流路201在第二方向上具有宽度,并向第一方向一侧且第三方向一侧倾斜。第一流路201的第一方向另一侧端部与入口流路204的第一方向一侧端部连接。第二流路202在第二方向上具有宽度,并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流路202的第一方向另一侧端部与第一流路201的第一方向一侧端部连接。第三流路203在第二方向上具有宽度,并向第一方向一侧且第三方向另一侧倾斜。第二流路202的第一方向一侧端部与第三流路203的第一方向另一侧端部连接。
[0029]出口流路205配置在液冷套2的第一方向一侧端部,是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圆柱状。第三流路203的第一方向一侧端部与出口流路205的第一方向另一侧端部连接。
[0030]由此,流入入口流路204的制冷剂W流入第一流路201而在第一流路201内向第一方向一侧且第三方向一侧流动,流入第二流路202而在第二流路202内向第一方向一侧流动,流入第三流路203而在第三流路203内向第一方向一侧且第三方向另一侧流动,流入出口流路205而向液冷套2的外部排出。
[0031]在此,散热部件3是具有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延伸的各边的长方体状的平板,且在第三方向上具有厚度。散热部件3例如是铜板。在未将散热部件3安装于液冷套2的状态下,第一流路201、第二流路202及第三流路203各自的第三方向一侧露出于外部。散热部件3通过配置在第一流路201、第二流路202及第三流路203的第三方向一侧而安装于液冷套2。由此,第一流路201、第二流路202及第三流路203各自的第三方向一侧不再露出于
外部。
[0032]即,液冷套2是在第二方向上具有宽度的流路,并且在第三方向一侧具有能够配置散热部件3的制冷剂流路20。
[0033]发热体4A、4B、4C、4D按照该顺序向第一方向一侧排列配置。发热体4A、4B、4C、4D直接或间接地与散热部件3的第三方向一侧面3A接触。从发热体4A、4B、4C、4D产生的热经由散热部件3传递给在第二流路202中流动的制冷剂W,由此进行发热体4A、4B、4C、4D的冷却。
[0034]液冷套2具有多个流路形成部21A、21B、21C、21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套,其特征在于,以沿着制冷剂流动的方向的方向为第一方向,以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为第二方向,以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正交的方向为第三方向而具有制冷剂流路,该制冷剂流路是在第二方向上具有宽度的流路,并且能够在第三方向一侧配置散热部件,所述制冷剂流路包括窄幅流路部,将下游侧作为第一方向一侧,将上游侧作为第一方向另一侧,所述窄幅流路部的第二方向的宽度比相对于所述窄幅流路部位于第一方向一侧的流路的第二方向的宽度、以及相对于所述窄幅流路部位于第一方向另一侧的流路的第二方向的宽度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套,其特征在于,具有配置在所述窄幅流路部的第二方向一侧和第二方向另一侧中的至少一侧的流路形成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套,其特征在于,具有配置在所述制冷剂流路的第二方向两侧的壁部,所述流路形成部从至少一方的所述壁部朝向所述制冷剂流路的第二方向中心侧突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套,其特征在于,从第三方向观察,所述流路形成部的与所述壁部相反侧的前端部与发热体重叠。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套,其特征在于,具有凸部,该凸部在所述壁部中由从与所述流路形成部在第二方向上对置的部位在第一方向上偏移的位置向第二方向突出,从第三方向观察,所述凸部的与所述壁部相反侧的前端部与同所述发热体在第一方向上错开配置的发热体重叠。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形成部从第二方向两侧的所述壁部朝向所述制冷剂流路的第二方向中心侧突出。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形成部在第一方向另一侧具有从第三方向观察时向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花野雅昭村上浩二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