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进行取样检测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循环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5943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进行取样检测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循环容器,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不便根据需求对不同深度的污水进行取样、生物膜对污水净化的效率较低。本发明专利技术由导流机构和取样机构组成。该便于进行取样检测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循环容器通过循环泵将位于处理箱内壁右侧的污水输送到处理箱内壁的左侧,通过中部的内螺旋管组与两侧的中部的内螺旋管组之间形成高度差,促使污水顺着三个内螺旋管组呈“S”形流动,然后且污水在内螺旋管组内部流动时,通过内螺旋管组内部的螺旋纹对污水进行导流,促使污水旋转,增加污水与内螺旋管组内部第一生物膜稳定的接触,保证第一生物膜对污水处理的效果。保证第一生物膜对污水处理的效果。保证第一生物膜对污水处理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进行取样检测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循环容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进行取样检测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循环容器。

技术介绍

[0002]造纸、制药、糖蜜发酵等行业会产生大量高浓度硫酸盐有机废水。除含有高浓度的硫酸盐外,这类废水化学需氧量较高,因此对该类废水的处理大都以厌氧生物法为主。
[0003]现有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循环容器,在对装置内部的污水进行取样时,一般将取样管插入装置内部,然后对装置内部的污水进行抽取,但取样管的长度有限,不便根据需求对不同深度的污水进行取样;且装置在对污水进行净化时,通过生物膜盘对污水进行净化,但生物膜盘难以保证稳定的与污水进行接触,导致装置需要较长的时间通过生物膜盘对污水进行净化,影响生物膜对污水净化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进行取样检测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循环容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便根据需求对不同深度的污水进行取样、生物膜对污水净化的效率较低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进行取样检测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循环容器,包括处理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循环泵(2),所述循环泵(2)的进水管延伸至处理箱(1)内壁的右侧,所述循环泵(2)的出水管延伸至处理箱(1)内壁的左侧,所述处理箱(1)内壁的左侧卡接有过滤网(3);所述处理箱(1)内壁前后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导流机构(4),所述处理箱(1)的顶面活动穿插有取样机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进行取样检测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循环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机构(4)包括内螺旋管组(41),所述内螺旋管组(41)的内壁设置有第一生物膜(43),所述内螺旋管组(41)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内螺旋管组(41)三个为一组左右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流板(42),所述导流板(42)前后的两侧分别与处理箱(1)内壁前后的两侧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进行取样检测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循环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机构(5)包括圆管(501),且圆管(501)与处理箱(1)的顶面活动穿插,所述圆管(5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条(502),所述圆管(50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圆筒(503),且圆筒(503)的侧面与导向条(502)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圆筒(503)的底面固定插接有第一单向阀(504);所述圆筒(50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圆柱杆(508),所述圆筒(503)的内壁活动插接有推块(505),且推块(505)通过其侧面开设的滑槽与圆柱杆(508)的侧面滑动连接,所述推块(505)的顶面固定插接有第二单向阀(509),所述第二单向阀(50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庆荣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斯瑞特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