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管道替代推流器并不会产生多余污泥的污水处理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是用管道替代推流器并不会产生多余污泥的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污水处理常常利用厌氧池进行处理,但是厌氧池在工作过程中,厌氧池下面过道的孔容易被污泥堵住,影响厌氧池的工作,所以在每个厌氧池中装一个推流器,但是推流器的缺点是费电而且效果差,为防厌氧池下面的孔堵住,所从不停的推流,这样的话用电量很大的,一年下来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电费,大大增加了污水处理成本,经济效益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管道替代推流器并不会产生多余污泥的污水处理设备,更加节能环保,并且效果比推流器强至几倍。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调节池、厌氧池、三相分离池和缺氧池,所述厌氧池包括厌氧池一和厌氧池二,同时厌氧池一设置有三组,并且厌氧池二设置有两组,其中厌氧池二设置在两组厌氧池一之间,同时最右侧的厌氧池一通过导液管一和调节池连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管道替代推流器并不会产生多余污泥的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调节池(1)、厌氧池、三相分离池和缺氧池(5),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包括厌氧池一(2)和厌氧池二(3),同时厌氧池一(2)设置有三组,并且厌氧池二(3)设置有两组,其中厌氧池二(3)设置在两组厌氧池一(2)之间,同时最右侧的厌氧池一(2)通过导液管一(10)和调节池(1)连通在一起,并且厌氧池一(2)通过导液管二(11)和相邻的厌氧池二(3)连通在一起,其中导液管二(11)位于厌氧池一(2)的底部,同时厌氧池二(3)通过导液管一(10)和远离导液管二(11)一侧的厌氧池一(2)连通在一起,其中导液管一(10)位于厌氧池二(3)的顶端,同时最左侧的厌氧池一(2)底部通过导管和三相分离池(4)的底部连通在一起,并且三相分离池(4)的顶部和缺氧池(5)连通在一起,缺氧池(5)的侧壁上安装有出液管(45),同时厌氧池二(3)和三相分离池(4)的底部设置成圆弧状,并且圆弧底部安装有排污管(6),排污管(6)的另一端和导污管(7)连通在一起,同时导污管(7)的端部和调节池(1)的底部侧壁连通在一起,并且导污管(7)的内部安装有抽泥泵(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管道替代推流器并不会产生多余污泥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二(3)的内部滑动安装有过滤网一(13),其中过滤网一(13)位于导液管二(11)的上方,同时过滤网一(13)的顶部连接有连杆(14),所述连杆(14)包括固定杆(15)和升降杆(16),其中固定杆(15)安装在厌氧池二(3)的顶壁上,同时固定杆(15)的内部开设有内腔(17),其中内腔(17)的底部滑动安装有活塞(18),并且活塞(18)的底壁上安装有升降杆(16),其中升降杆(16)的底部从内腔(17)的底部伸缩,升降杆(16)的伸出端和过滤网一(13)的顶壁连接在一起,同时固定杆(15)的顶端从厌氧池二(3)的顶壁伸出,并且固定杆(15)的顶壁上安装有排气阀(19),排气阀(19)和内腔(17)连通在一起,其中厌氧池二(3)的顶壁上安装有气泵(20),气泵(20)的输出端通过导气管和内腔(17)连通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管道替代推流器并不会产生多余污泥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6)的内部开口设置成矩形,并且排污管(6)的内部设置有挡板(21),其中挡板(21)通过转动座(23)转动安装在排污管(6)的内壁上,同时挡板(21)的底部连接有支撑弹簧(22),支撑弹簧(22)的另一端安装在排污管(6)的内壁上,其中挡板(21)在支撑弹簧(22)的弹力作用下保持水平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管道替代推流器并不会产生多余污泥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1)的底壁上转动安装有驱动杆(24),并且驱动杆(24)的另一端安装在横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