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槲皮素的解酒护肝丸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586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有槲皮素的解酒护肝丸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保健食品技术领域。所述解酒护肝丸的制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槲皮素50份,维生素C10份,菊花提取物5份、蜂蜜5份,甲基丙烯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有槲皮素的解酒护肝丸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保健食品
,具体涉及一种含有槲皮素的解酒护肝丸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酒文化在我国拥有悠久深厚的历史,无论是亲友聚会还是商务应酬,喝酒是我们无法避免的。无论是轻度饮酒还是重度饮酒,若酒精不及时排出体外,都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危害身体健康,尤其对肝脏伤害较大。轻度饮酒时会造成醉酒者头晕目眩,神志不清,肌肉疼痛,口渴或呕吐,饮酒过量则身体更加不适且严重时会酒精中毒,伤害肝脏,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与此同时,解酒药对于饮酒者来说至关重要,解酒药可以使饮酒者的不适得到缓解,减轻肝脏等器官的损伤。但目前市面上出售的解酒药大多数为西药,服用后短时间内有明显醒酒效果,但对于身体调养来说作用不大,且长期服用对身体有伤害。因此迫切需要研发天然有效的解酒产品,以用于预防和治疗饮酒引起的肝脏损伤等问题。
[0003]槲皮素常大量存在于不同的水果和蔬菜中,是一种植物源次生代谢产物,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代表。通常用作原料药,具有较好的祛痰、止咳、平喘作用;也用于降低血压、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脆性、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对肝脂肪变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癌等肝脏疾病损伤的治疗具有良好的药理活性。
[0004]目前,市面上解酒药的主要产品形式有解酒茶、解酒饮料、解酒片剂、解酒口服液、解酒糖等,且大多以二氢杨梅素、水飞蓟素、维生素B、维生素C为主要原料,从解酒角度出发。但其组方复杂而工艺麻烦,原料大同小异,并且并未真正起到醉酒后的保肝作用。因此,专利技术一种配方简单、具有良好解酒功效且能保护肝脏损伤的解酒产品十分迫切,槲皮素作为具有良好解酒功效的天然黄酮类物质其解酒方面尚未被研究报道。本专利通过研究槲皮素对醉酒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旨在验证槲皮素的解酒保肝功效,从而专利技术出能降低饮酒者血中乙醇及其代谢产物浓度,减其对肝脏器官损伤的槲皮素解酒丸。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目的: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有槲皮素的解酒护肝丸的制备方法,以实现快速解酒,减缓醉酒后的身体不适,防止醉酒后的急性肝损伤,为饮酒人群提供便携又保肝的健康解酒药。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解酒护肝丸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槲皮素50份,维生素C10份,菊花提取物5份、蜂蜜5份,甲基丙烯酸

丙烯酸乙酯共聚合物3份,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10份,淀粉2份,微晶纤维素2份,硬脂酸镁5份、羟丙甲纤维素3份、乙醇5份。
[0007]本专利技术的解酒护肝丸制备具体步骤如下:(1)原料预处理将称量好的槲皮素、菊花提取物、维生素C过200筛网后按比例投入混料机混合均
匀,再加入适量的蜂蜜进行混合,得混料A。
[0008](2)制粒干燥将混料A投入制粒机内搅拌均匀后,再缓慢加入其他辅料如粘合剂乙醇进行调配,将制成的颗粒抽入流化床烘干,过筛;流化床的温度50℃,时间4h ,过滤筛为15目,得颗粒原料B;(3)混合制丸将颗粒原料B送入制丸机内,再加入适量的其他辅料如崩解剂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填充剂淀粉、微晶纤维素、润滑剂硬脂酸镁、赋形剂羟丙甲纤维素,得药丸C;(4)包衣称重合格的药丸C,采用粉末离心上药和流化床底喷肠溶包衣工艺,加入由甲基丙烯酸

丙烯酸乙酯共聚合物制成的包衣液进行包衣。
[0009](5)挑拣包装将有异点、断裂不完整等药丸挑拣出来,将已完成挑拣的药丸通过进出探测器,最后通过包装制成规格为为200mg
×
500粒的圆球状解酒护肝丸。
[0010]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槲皮素解酒护肝丸解决了口服液口感差、片剂掉粉吸潮、袋泡茶不方便等各种问题,从色泽、组织状态、滋味、口感上都得到了良好的评价,是一种接受度高的解酒药。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原料组分简单且为天然黄酮化合物作为主要成分,通过将原料制成药丸状,采用甲基丙烯酸

丙烯酸乙酯共聚合物作为包衣材料,最大限度保留产品的稳定性及功效成分,解酒时间快,且对饮酒者没有身体伤害,能防止酒精引起的肝脏损伤等问题,起到调养身体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槲皮素对小鼠过量饮酒后醒酒时间(A)和酒精耐受时间(B)的影响。
[0012]图2 是过量饮酒的小鼠肝脏HE染色(图中的椭圆形表示炎症浸润,箭头所示为出血)。
[0013]图3 是过量饮酒的小鼠血清中谷氨酰转肽酶(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B)、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C)的水平。
[001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图表和具体实施操作详细介绍了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15]实施例1槲皮素解酒的动物实验研究1. 材料与试剂25只10周龄BALB/C雌性小鼠;槲皮素(悬浊液);GGT、AST、ALT 试剂盒;牡蛎大豆肉碱口服液;56度牛栏山二锅头。
[0016]2. 动物分组处理及醉酒模型构建将25只10周龄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乙醇灌胃:13.25mg/kg BW);低剂量槲皮素治疗组(Q

L,50mg/kg);高剂量槲皮素治疗组(Q

H,100mg/kg);阳性组(牡蛎大豆肉碱口服液,同等灌胃体积)。其他各组小鼠分别经口灌胃给予槲皮素 (50、100/mg Q)和解酒药预处理,而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
水。2h后,除对照组灌胃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灌胃酒精(13.25 mL/kg BW),如小鼠出现醉酒(四肢无力、嗜睡、运动减少、反应迟钝)证明小鼠醉酒模型建立成功。
[0017]3. 槲皮素对醉酒小鼠酒精的耐受时间和醒酒时间的影响小鼠醉酒模型建立成功三十分钟后,槲皮素 (50,100/mg Q)和解酒药如前所述再次施用于小鼠,除了对照组和模型组。急性酒精暴露后,观察醉酒次数、死亡次数、酒精耐受时间和醒酒时间,计算醉酒率和死亡率。
[0018]急性酒精暴露后,各组小鼠的醉酒次数及死亡次数如表1所示,模型组(alcohol)的第一次灌胃醉酒率为80%,明显高于槲皮素各组。此外模型组死亡1只,死亡率为20%;酒精耐受时间和醒酒时间如图1的A和B所示,模型组的小鼠醒酒时间和酒精的耐受时间平均值分别是302.40
±
9.42min和21.5
±
5.67min。与模型组相比:槲皮素组的小鼠酒精耐受时间长,更快时间醒酒。以上结果表明槲皮素可以降低死亡率和醉酒率,并且能够缓解酒精在小鼠体内的机制。延长了酒精耐受时间和缩短了醒酒时间。
[0019]表1醉酒率和死亡率组别第一次灌胃醉酒率(%)死亡数(个)死亡率(%)alcohol80120alclhol+LQ(50mg/kg)6000alclhol+HQ(100mg/kg)4000positivecontrol60004. 槲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槲皮素的解酒护肝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酒护肝丸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组分:槲皮素,维生素C,菊花提取物、蜂蜜,甲基丙烯酸

丙烯酸乙酯共聚合物,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淀粉,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羟丙甲纤维素、乙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槲皮素的解酒护肝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原料预处理:准确称量槲皮素50份,维生素C10份,菊花提取物5份、蜂蜜5份,甲基丙烯酸

丙烯酸乙酯共聚合物3份,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10份,淀粉2份,微晶纤维素2份,硬脂酸镁5份、羟丙甲纤维素3份、乙醇5份;将称量好的主料过200筛网后投入混料机混合均匀,得混料A;制粒干燥:将步骤(1)所得的混料A投入制粒机内搅拌均匀后,再缓慢加入辅料如粘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媛媛王麒韩蒙蒙唐浩博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瑞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