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极材料、二次电池和用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5857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正极材料、二次电池和用电设备。该正极材料包括正极活性材料、设置于正极活性材料表面的补锂层以及设置于补锂层表面的第一碳材料层,补锂层包含含锂材料。相比于裸正极活性材料,在其表面设置补锂层能够使得该层中的L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正极材料、二次电池和用电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次电池材料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正极材料、二次电池和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首次充电过程中,负极表面会形成由各种锂盐(碳酸锂、氟化锂、氧化锂等)所组成的钝化膜,即SEI膜,消耗锂的同时还会造成不可逆容量的损失。当石墨作为负极时,首次不可逆容量损失可达10%,而对于更高容量的新型负极材料(硅、硅碳复合材料、氧化硅、锡、氧化锡等),其不可逆容量损失甚至高达30%。首次不可逆容量损失极大地限制了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为了提升首效,弥补首次充放电过程中因负极SEI形成而导致的活性锂损失,补锂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已迫在眉睫。
[0003]正极补锂技术具有高安全性和便利性,无需更改现有电池制造工艺和设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有正极补锂剂有三种补锂方式:(1)正极浆料制备时添加补锂剂;(2)含补锂材料浆料涂布在集流体上后,再涂布正极浆料;(3)将补锂材料浆料涂布在正极极片表面。但以上三种方式均不能使补锂剂有针对性、选择性地存在于正极活性材料表面。补锂剂补锂后转化为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活性材料、设置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表面的补锂层以及设置于所述补锂层表面的第一碳材料层,所述补锂层包含含锂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材料满足如下条件中的至少一者:(1)所述补锂层的重量占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0.5~3wt%;(2)所述第一碳材料层的重量占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0.1~2wt%。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锂材料包括掺杂或未掺杂的Li2NiO2、Li5FeO4、Li6CoO6、Li2S和Li4SiO4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锂材料包括第一掺杂元素掺杂的Li2NiO2、Li5FeO4、Li6CoO6、Li2S和Li4SiO4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掺杂元素包括Al、Cr、Sr、Y、W、Zr、Ti、La、Nb、S和Mo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及/或,以所述补锂层和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总重量计,所述第一掺杂元素的含量为500~5000pp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锂材料表面还设置有第一氧化物包覆层,所述第一氧化物包覆层包含第一包覆元素形成的含氧化合物,所述第一包覆元素包括Al、Ti、B、Sr、Y和W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及/或,以所述补锂层和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总重量计,所述第一包覆元素的含量为1500~3000ppm。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包含第二掺杂元素掺杂或未掺杂的Li
a
CoO2、Li
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理珀陈巍张耀
申请(专利权)人: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