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佩永专利>正文

一种铸件孔修复装置及铸件孔修复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5853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铸件孔修复装置及铸件孔修复方法,涉及铸件孔修复技术领域,包括修复装置主体,所述修复装置主体的表面活动安装有活动门,且所述修复装置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主体驱动端,所述主体驱动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主体底座,所述修复装置主体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铸件固定台。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具备铸件表面挤压端、挤压推伸机构、驱动器、夹固控制端、伸缩机构、铸件底部夹板,解决现有的修复装置在使用时,装置无法将铸件固定在内部,导致装置在对铸件进行热焊修复时发生位移,影响装置对铸件效果的问题,通过以上结构结合以达到使修复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夹持机构将铸件固定在装置内部,防止铸件发生位移,方便装置对铸件进行热焊。焊。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铸件孔修复装置及铸件孔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修复装置,涉及铸件孔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铸件孔修复装置及铸件孔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金属等行业的铸造零件向大型化复杂化发展,铸件上常有各种孔,如螺栓孔、减重孔、观察孔、油孔、气道、工艺孔等等。为铸造出这些孔,一般都的使用型芯。型芯由于受到高温金属液的包围,工作条件比铸型恶劣,它很易过热而在孔的表面产生热枯砂,在孔的周围产生缩孔和缩松缺陷。如果型芯透气性不良,还易产生气孔。此外,由于型芯受到金属液的浮力作用很易变形,甚至断裂。如果铸造盲孔,由于型芯只能从一头支承固定,比铸造通孔更困难.由此可见,尺寸太小的孔或又细又长的孔,若不采取特殊的工艺措施是难以铸造的,常出现由于铸件缺陷导致的零件报废、产量下降以及经济损失。对铸件缺陷进行修复是降低损失的有效方法,但现有技术仅能通过补焊、补铸的方法修补铸件的表面缺陷,而对于铸件内部的缺陷仍缺少行之有效的修复方法。
[0003]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108188446A,公开日为2018年06月22日日的中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件孔修复装置及铸件孔修复方法,包括修复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装置主体(1)的表面活动安装有活动门(2),且所述修复装置主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主体驱动端(3),所述主体驱动端(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主体底座(4),所述修复装置主体(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铸件固定台(5);所述修复装置主体(1)包括修复单元、四边固定单元、旋转单元;所述铸件固定台(5)包括限制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件孔修复装置及铸件孔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单元包括活动机械臂(11)、修复焊接器(12),所述活动机械臂(11)的外侧活动安装在修复装置主体(1)的内壁上,所述修复焊接器(12)的外侧活动安装在活动机械臂(11)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件孔修复装置及铸件孔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边固定单元包括铸件表面挤压端(13)、挤压推伸机构(14)、驱动器(15),所述驱动器(15)的外侧固定安装在修复装置主体(1)的内壁上,所述挤压推伸机构(14)的外侧固定安装在驱动器(15)的内侧,所述铸件表面挤压端(13)的外侧固定安装在挤压推伸机构(14)的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件孔修复装置及铸件孔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单元包括旋转机构(16)、旋转控制器(17)、连接机构(18)、旋转驱动(19),所述旋转驱动(19)的底部固定安装在修复装置主体(1)的内部,所述连接机构(18)的外侧固定安装在旋转驱动(19)的内侧,所述旋转控制器(17)的底部固定安装在修复装置主体(1)的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铸件孔修复装置及铸件孔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控制器(17)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在连接机构(18)的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佩永石建霞
申请(专利权)人:林佩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