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茶叶品质的茶叶烘干装置及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5826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茶叶品质的茶叶烘干装置,包括预烘干机构、烘干箱,所述预烘干机构与烘干箱之间通过上料机构连接,所述烘干箱尾端连接有出料机构,所述烘干台一侧远离传送带的一侧设有用于带动烘干台抖动的抖动机构,烘干台靠近传送带的一侧设有用于带动烘干台倾斜的倾斜机构,所述上料箱内设有与传送带数量对应的梳理机构,所述梳理机构包括与传送带平行的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与上料箱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用于梳理茶叶的梳理板,所述烘干箱内设有微波发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茶叶的自动化烘干,实现了茶叶筛选、消毒、烘干、收集的全部流程,大幅提高了茶叶烘干的效率。了茶叶烘干的效率。了茶叶烘干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茶叶品质的茶叶烘干装置及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叶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茶叶品质的茶叶烘干装置及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槚,茗,荈。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种药材泡制的"凉茶"等,在中国文学中亦称雷芽。有些国家亦有以水果及香草等其它植物叶而泡出的茶,如"水果茶";
[0003]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含茶饮料等。
[0004]茶叶在称为饮品之前需要一系列的加工,其中烘干是其中重要的一步,现有的烘干是通过热风或者微波加热进行烘干,但是现有的烘干工艺中,是直接将茶叶送入烘干设备进行烘干,这种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0005]1、茶叶在进入烘干设备时容易造成茶叶堆积,使得同时烘干的茶叶受热不均匀,从而导致烘干出来的茶叶品质不一;
[0006]2、茶叶中参差不齐,大小各异,从而在烘干的过程中,烘干一定时间,容易出现烘干质量参差不齐,从而影响茶叶的品质;
[0007]3、烘干温度存在较大的浮动,烘干不精准,同时初次烘干的高温自行冷却,热能流失,造成了一定的浪费;
[0008]4、烘干过后还需要筛分,同时烘干之前需要杀菌,步骤较多,影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的茶叶烘干设备存在的问题,特提供一种提高茶叶品质的茶叶烘干装置及工艺。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11]一种提高茶叶品质的茶叶烘干装置,包括预烘干机构、烘干箱,所述预烘干机构与烘干箱之间通过上料机构连接,所述烘干箱尾端连接有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烘干机构包括预烘干箱和设置在预烘干箱一侧的热风发生装置,所述预烘干箱上方设有上料斗,所述上料斗的下端插入预烘干箱内,所述预烘干箱内由上至下设有若干组带筛分孔的烘干台,烘干台的筛分孔由上至下依次减少,每组烘干台上方的预烘干箱侧壁上均开设有热风入口,所述热风入口均通过进气管连通热风发生装置,所述上料斗下端与最上方的烘
干台之间设有补水段,所述补水段内壁上均匀设有若干组雾化喷头,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箱和平行设置的与烘干台数量对应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贯穿预烘干箱、上料箱和烘干箱,所述传送带的前端设置在对应的烘干台的下方,所述烘干台一侧远离传送带的一侧设有用于带动烘干台抖动的抖动机构,烘干台靠近传送带的一侧设有用于带动烘干台倾斜的倾斜机构,所述上料箱内设有与传送带数量对应的梳理机构,所述梳理机构包括与传送带平行的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与上料箱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用于梳理茶叶的梳理板,所述烘干箱内设有微波发生器。
[0012]上述方案中,所述抖动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远离传送带的一侧设有电机,所述烘干台的四个角上设有铰接座,远离传送带一侧的其中一个铰接座上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有T型支杆的C端,所述T型支杆的B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机架上,所述T型支杆的A端铰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之间平行设置,其余三个铰接座上均铰接有支撑连杆,所述支撑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机架上。
[0013]上述方案中,所述烘干台的外周向上设有防止茶叶掉落的挡板,所述铰接座设置在挡板的上方。
[0014]上述方案中,所述倾斜机构包括两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分别竖直设置在靠近传送带一侧的两组机架内,这两组机架靠近铰接座的侧壁上开设有条形通槽,所述条形通槽内设有适配的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可在条形槽内沿条形槽的长度方向自由移动,所述滑动杆的一端垂直连接在液压杆的输出轴端部,滑动杆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支撑连杆的上端铰接。
[0015]上述方案中,所述机架上设有多组紫外线消杀装置,所述紫外线消杀装置的消杀方向朝向烘干台的上表面。
[0016]上述方案中,所述传送带上设有均匀设有若干组条形凸起,所述条形凸起的高度小于伸缩气缸到传送带之间的间距,相邻两组条形凸起之间形成茶叶运输区。
[0017]上述方案中,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出料箱,所述出料箱内设有与传送带数量相对应的茶叶收集盒,所述茶叶收集盒滑动连接在出料箱内,茶叶收集盒设置在传动带的尾端下方,茶叶收集盒内靠近传送带的一侧设有茶叶收集坡,所述茶叶收集坡的坡度沿远离传送带的一端依次减小。
[0018]上述方案中,所述烘干箱下方设有热气出口,烘干箱一侧设有抽气泵,预烘干箱下方设有热气入口,所述热气出口通过热气回收管依次连接抽气泵和热气入口。
[0019]一种提高茶叶品质的茶叶烘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使用上述方案中任一所述的茶叶烘干装置,所述工艺具体为:
[0020]S1:将茶叶送入预烘干机构的上料斗中,茶叶经过补水段时,利用雾化喷头向茶叶嫩芽进行喷洒少量的水,使得喷洒均匀,补水后的茶叶落在最上方的烘干台上;
[0021]S2:启动抖动筛选装置,将茶叶进行分筛,使不同大小的茶叶落入对应的烘干台上;
[0022]S3:启动紫外线消杀装置,对茶叶进行消毒杀菌
[0023]S4:启动热风发生装置,从下方通入预烘干箱内,对茶叶进行预烘干;
[0024]S5:通过倾斜机构控制不同的烘干台进行倾斜,使得烘干台上的茶叶落至对应的
传送带的茶叶运输区内,倾斜的同时启动抖动机构,将烘干台上的茶叶完全抖入传送带上;
[0025]S6:通过计量仪检测一次倾斜的出茶叶量,当出茶叶量到达对应的茶叶运输区的设定阈值时,解除烘干台倾斜状态;
[0026]S7:通过梳理机构将茶叶运输区内的茶叶梳理均匀,保证茶叶不会堆积,后将这一茶叶运输区送入烘干箱内;
[0027]S8:启动微波加热器,对茶叶进行烘干,直至烘干彻底为止;
[0028]S9:抽气泵工作,将烘干装置中的热空气抽出,送入预烘干箱内。
[002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0]1.本专利技术通过预烘干机构、烘干箱,上料机构、出料机构的设置,实现了茶叶的自动化烘干,实现了茶叶筛选、消毒、烘干、收集的全部流程,大幅提高了茶叶烘干的效率。
[0031]2.本专利技术通过梳理装置的设置,在茶叶进行最终烘干时,通过梳理板将茶叶进行平铺,保证一个茶叶运输区内的茶叶均匀分布,不会发生堆积,使得茶叶烘干时受热均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茶叶品质的茶叶烘干装置,包括预烘干机构(1)、烘干箱(3),所述预烘干机构(1)与烘干箱(3)之间通过上料机构(2)连接,所述烘干箱(3)尾端连接有出料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烘干机构(1)包括预烘干箱(11)和设置在预烘干箱(11)一侧的热风发生装置(12),所述预烘干箱(11)上方设有上料斗(13),所述上料斗(13)的下端插入预烘干箱(11)内,所述预烘干箱(11)内由上至下设有若干组带筛分孔的烘干台(14),烘干台(14)的筛分孔大小由上至下依次减小,每组烘干台(14)上方的预烘干箱(11)侧壁上均开设有热风入口(15),所述热风入口(15)均通过进气管连通热风发生装置(12),所述上料斗(13)下端与最上方的烘干台(14)之间设有补水段(16),所述补水段(16)内壁上均匀设有若干组雾化喷头(17),所述上料机构(2)包括上料箱(21)和平行设置的与烘干台(14)的数量相对应的传送带(22),所述传送带(22)贯穿预烘干箱(11)、上料箱(21)和烘干箱(3),所述传送带(22)的前端设置在对应的烘干台(14)的下方,所述烘干台(14)一侧远离传送带(22)的一侧设有用于带动烘干台(14)抖动的抖动机构(18),烘干台(14)靠近传送带(22)的一侧设有用于带动烘干台(14)倾斜的倾斜机构(19),所述上料箱(2)内设有与传送带(22)数量对应的梳理机构,所述梳理机构包括与传送带(22)平行的伸缩气缸(23),所述伸缩气缸(23)与上料箱(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气缸(23)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用于梳理茶叶的梳理板(24),所述烘干(3)内设有微波发生器(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茶叶品质的茶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抖动机构(18)包括机架(181),所述机架(181)远离传送带(22)的一侧设有电机(182),所述烘干台(14)的四个角上设有铰接座(183),远离传送带(22)一侧的其中一个铰接座(183)上设有第一连接杆(184),所述第一连接杆(184)的另一端连接有T型支杆(185)的C端,所述T型支杆(185)的B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杆(186),所述第二连接杆(186)的另一端铰接在机架(181)上,所述T型支杆(185)的A端铰接有第三连接杆(187),所述第三连接杆(18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电机(182)的输出轴上,其余三个铰接座(183)上均铰接有支撑连杆(188),所述支撑连杆(183)的另一端铰接在机架(18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茶叶品质的茶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台(14)的外周向上设有防止茶叶掉落的挡板(141),所述铰接座(183)设置在挡板(141)的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茶叶品质的茶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机构(19)包括两组液压缸(191),所述液压缸(191)分别竖直设置在靠近传送带(22)一侧的机架(181)内,这两组机架(181)靠近铰接座(183)的侧壁上开设有条形通槽(192),所述条形通槽(192)内设有适配的滑动杆(193),所述滑动杆(193)可在条形通槽(192)内沿条形通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云中蒋天宸祁月文杨威杨彬杨凯袁婷婷蒋禄意刘杨罗烊唐于伍思源杨昕文宏康郭恒丽黎纹竹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