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素掺杂交联多孔碳负载磷化钴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5781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多元素掺杂交联多孔碳负载磷化钴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麦芽糖和硫脲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粉体;将钴源和第一混合粉体研磨,得到第二混合粉体。向第二混合粉体中滴加植酸,得到第一混合浆体。将第一混合浆体干燥,在预设温度条件下烧结,得到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多元素掺杂交联多孔碳负载磷化钴负极材料。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重复性好,并且利用该方法制备得到的多元素掺杂交联多孔碳负载磷化钴负极材料具有高容量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高容量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高容量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元素掺杂交联多孔碳负载磷化钴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负极
,尤其涉及一种多元素掺杂交联多孔碳负载磷化钴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化石资源的短缺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迫切需要开发新的能源和储存装置。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环境友好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和电子设备中。然而,传统的石墨负极(372mAh g
‑1)比容量较低已无法满足对容量不断增长的需求。过渡金属磷化物由于其高比容量和低氧化还原电位,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有前途的替代品,其中磷化钴(CoP)因其具有894mAh g
‑1的高比容量而被广泛研究。不幸的是,CoP的低本征导电性和在反复锂化/脱锂过程中的大体积变化限制了实际应用。
[0003]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是设计纳米化CoP颗粒或与碳材料结合以提高导电性。目前,将CoP与不同的碳材料(如碳包覆、碳纳米管、石墨烯和碳片)复合的方法已经被探索和报道,但上述常见的碳材料具有低比表面积、低孔隙率、低负载量等缺点,导致CoP利用率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多元素掺杂交联多孔碳负载磷化钴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麦芽糖和硫脲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粉体;将钴源和第一混合粉体研磨,得到第二混合粉体;向第二混合粉体中滴加植酸,得到第一混合浆体;将第一混合浆体干燥,在预设温度条件下烧结,得到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多元素掺杂交联多孔碳负载磷化钴负极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麦芽糖和硫脲的质量比为1:(0.8~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钴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Co(CH3COO)2·
4H2O、Co(NO3)2·
6H2O、CoCl2·
6H2O、CoSO4·
7H2O,所述硫脲和钴源中钴的摩尔比为10:(0.7~1)。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旭宁张学谦王依山兰博韦学忠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