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拉伸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5761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拉伸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涉及显示技术领域,降低拉伸过程中弯折应变层断裂的风险。可拉伸装置包括:拉伸区和非拉伸区;衬底;至少一个弯折应变层,弯折应变层位于衬底一侧,在垂直于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弯折应变层覆盖拉伸区和非拉伸区;其中,弯折应变层中远离衬底一侧的表面为上表面、靠近衬底一侧的表面为下表面;弯折应变层中位于拉伸区的部分为拉伸部分,拉伸部分包括至少一个拉伸部,各拉伸部中的至少部分呈弧形弯曲形态,在拉伸部呈弧形弯曲形态的部分中,上表面和下表面为同心圆弧,且上表面所在圆弧对应的圆心角和下表面所在圆弧对应的圆心角相同。圆心角和下表面所在圆弧对应的圆心角相同。圆心角和下表面所在圆弧对应的圆心角相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拉伸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可拉伸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装置、量子点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QLED)显示装置等类型的显示装置中,其发光元件的发光材料对水氧非常敏感,很容易在水氧的影响下失效,因此,该类显示装置中通常会设置用于隔离外界水氧的无机层,以避免水氧渗入到发光元件中。
[0003]然而,无机材料并不具有良好的拉伸能力,对于可拉伸的显示装置来说,在显示装置的拉伸过程中,无机层容易在应力作用下发生断裂,导致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拉伸装置及其制作方法,降低了拉伸过程中弯折应变层断裂的风险。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拉伸装置,包括:
[0006]拉伸区和非拉伸区;
[0007]衬底;
[0008]至少一个弯折应变层,所述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拉伸区和非拉伸区;衬底;至少一个弯折应变层,所述弯折应变层位于所述衬底一侧,在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弯折应变层覆盖所述拉伸区和所述非拉伸区;其中,所述弯折应变层中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为上表面、靠近衬底一侧的表面为下表面;所述弯折应变层中位于所述拉伸区的部分为拉伸部分,所述拉伸部分包括至少一个拉伸部,各所述拉伸部中的至少部分呈弧形弯曲形态,在所述拉伸部呈弧形弯曲形态的部分中,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为同心圆弧,且所述上表面所在圆弧对应的圆心角和所述下表面所在圆弧对应的圆心角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拉伸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弹性应变层,在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弹性应变层和所述弯折应变层层叠设置,所述弹性应变层的弹性模量小于所述弯折应变层的弹性模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拉伸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衬底一侧的发光元件;一个或多个所述弯折应变层位于所述发光元件背向所述衬底一侧,且位于所述发光元件背向所述衬底一侧的所述弯折应变层复用为无机封装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拉伸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衬底一侧的发光元件;一个或多个所述弯折应变层位于所述发光元件朝向所述衬底一侧,且位于所述发光元件朝向所述衬底一侧所述弯折应变层复用为无机钝化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整个所述拉伸部呈弧形弯曲形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部分包括多个所述拉伸部,多个所述拉伸部包括交替排列的第一拉伸部和第二拉伸部;所述第一拉伸部背向所述衬底弯曲,所述第二拉伸部朝向所述衬底弯曲,所述第一拉伸部对应的圆心角与所述第二拉伸部对应的圆心角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拉伸部中,所述下表面所在圆弧对应的半径为r1,所述上表面所在圆弧对应的半径为r2,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5nm<r2

r1<1μm。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伸部的弯曲半径与所述第二拉伸部的弯曲半径相同。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拉伸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弹性应变层,所述弹性应变层包括第一弹性应变层和
第二弹性应变层,所述第一弹性应变层位于所述弯折应变层背向所述衬底一侧,所述第一弹性应变层的弹性模量小于所述弯折应变层的弹性模量,所述第二弹性应变层位于所述弯折应变层朝向所述衬底一侧,所述第二弹性应变层的弹性模量小于所述弯折应变层的弹性模量,且所述第一弹性应变层的弹性模量与所述第二弹性应变层的弹性模量相等。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伸部的弯曲半径与所述第二拉伸部的弯曲半径不同。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伸部的弯曲半径小于所述第二拉伸部的弯曲半径;所述可拉伸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弹性应变层,所述弹性应变层包括第一弹性应变层和第二弹性应变层,所述第一弹性应变层位于所述弯折应变层背向所述衬底一侧,所述第一弹性应变层的弹性模量小于所述弯折应变层的弹性模量,所述第二弹性应变层位于所述弯折应变层朝向所述衬底一侧,所述第二弹性应变层的弹性模量小于所述弯折应变层的弹性模量,且所述第一弹性应变层的弹性模量大于所述第二弹性应变层的弹性模量。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部分包括多个所述拉伸部,多个所述拉伸部包括交替排列的第一拉伸部和第二拉伸部,所述第一拉伸部背向所述衬底弯曲,所述第二拉伸部朝向所述衬底弯曲;所述拉伸部分还包括刚性部,所述刚性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拉伸部和所述第二拉伸部连通,所述可拉伸装置未被拉伸时,所述刚性部所在平面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相交。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部分包括多个所述拉伸部,多个所述拉伸部包括交替排列的第一拉伸部和第二拉伸部,所述第一拉伸部背向所述衬底弯曲,所述第二拉伸部朝向所述衬底弯曲;所述第一拉伸部中顶点所在的切面为第一切面,所述第二拉伸部中顶点所在的切面为第二切面;所述弯折应变层中位于所述非拉伸区的部分为非拉伸部分,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飞刘至哲程泰段羽王振宇李泽赵文卓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