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动脉留置针管防堵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5622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17
本申请涉及一种便携式动脉留置针管防堵管装置,包括壳体、肝素注射器、三通阀和控制机构,肝素注射器包括注射管和设于注射管内且可沿注射管轴向移动的推注杆,三通阀设于壳体外并连接于注射管的出液端,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推注杆移动,包括用于驱动推注杆移动的传动组件,和设于壳体上且可相对壳体移动的驱动件,其用于与传动组件连接以在移动时通过传动组件驱动推注杆移动,且可在壳体外控制驱动件移动。本申请可实现对留置针进行冲管以防止动脉留置针管堵塞的功能;不需要冲管时,可阻止动脉留置针管与外界或者注射管连通,在抽取血样时,可降低失血负担,降低空气栓塞的风险,无需连接大型医疗设备,更方便移动和携带,可降低各种并发症风险。各种并发症风险。各种并发症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动脉留置针管防堵管装置


[0001]本申请医疗器械的
,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动脉留置针管防堵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动脉穿刺是临床常见操作,如将留置针管置入患者桡动脉或足背动脉对重症患者进行持续有创血压监测,对于颅内肿瘤术后的患者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电解质分析等动脉血液检查。
[0003]对于不需要进行有创血压监测仅仅需要在一段时间内间断观察动脉血液检查的各项指标,医务人员需要反复穿刺动脉采血,特别是危重患者或者鞍区肿瘤患者术后管理。然而,穿刺动脉血管主要靠动脉的搏动去感知动脉的位置,成功率并不高,常常需要多次穿刺,而多次动脉穿刺后易形成皮下血肿,这都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也可能因为多次穿刺损伤动脉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0004]如果为了减少穿刺次数置入动脉留置针管,当留置针置于动脉内,因动脉内压力高,血液容易返流至针管内凝血导致针管堵塞,凝血后若血栓脱落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如脑卒中、心梗、肺栓塞等,而且针管堵塞导致穿刺动脉闭塞可能引起该动脉血供区域坏死。
[0005]相关技术中,为了避免堵管,需要使用有创血压监测管路,可对置入动脉的留置针管进行肝素盐水的加压滴注或者每小时推注。
[0006]但是,临床上现有的有创血压监测管路复杂,需要固定点位放置,还连接着心电监护仪这样较大的设备,对患者的移动范围产生了极大的限制,患者需卧床,被动增加了因卧床带来的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如果从连接着有创血压监测管路的动脉留置针内抽取动脉血液标本进行临床检测,常常因为长长的管路里充满了肝素盐水,需要多次排掉抽吸的会混杂有肝素盐水的血液,会增加患者额外的血液丢失;而且多次抽吸外排的过程容易使空气或病原菌进入管路,造成空气栓塞和导管相关性感染等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动脉留置针管防堵管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动脉留置针需要连接有创血压监测管路,对患者的移动范围产生了极大的限制,增加了因卧床带来的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以及采血时需要多次排掉混杂有肝素盐水的血液,增加患者额外的失血负担,而且多次抽吸外排的过程容易使空气进入管路,有空气栓塞和导管相关性感染等风险的问题。
[0008]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便携式动脉留置针管防堵管装置,包括:
[0010]壳体;
[0011]肝素注射器,其设于所述壳体内,包括注射管和设于所述注射管内且可沿所述注射管轴向移动的推注杆;
[0012]三通阀,其设于所述壳体外并连接于所述注射管的出液端,用于连接留置针和采
血装置;
[0013]控制机构,其用于控制所述推注杆移动,包括:
[0014]‑
传动组件,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连接于所述推注杆,并用于驱动所述推注杆移动;
[0015]‑
驱动件,其设于所述壳体上且可相对所述壳体移动,用于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以在移动时通过所述传动组件驱动所述推注杆移动,且可在所述壳体外控制所述驱动件移动。
[001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0017]齿条,其设于所述推注杆上且沿所述推注杆轴向设置;
[0018]齿轮,其转动安装于所述壳体内壁上并与所述齿条啮合;
[0019]棘轮,其与所述齿轮同轴固定连接;
[0020]所述驱动件包括活动穿设于所述壳体侧壁上的驱动棘条,所述驱动棘条可沿其轴向移动,并用于与所述棘轮啮合。
[002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棘条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驱动棘条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驱动所述推注杆向所述注射管内移动,所述驱动棘条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限制机构,所述限制机构用于限制所述驱动棘条的移动路径,以在所述驱动棘条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驱动棘条可向与所述棘轮脱离的方向移动,并可在与棘轮脱离的状态下移动至第一位置。
[002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制机构包括:
[0023]限制杆,其与所述驱动棘条固定连接;
[0024]限制块,其连接于所述壳体上,所述限制块上与所述棘轮轴线垂直的一侧面上开设有限制槽,所述限制杆与设于所述限制槽内并可在所述限制槽内移动的连接件连接,以通过所述限制槽限制所述驱动棘条的移动路径。
[002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与所述驱动棘条之间设置有复位组件,其用于使所述驱动棘条复位至第一位置。
[002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复位组件包括:
[0027]活动套,其通过活动杆连接于所述壳体,并活动套设于所述限制杆上,所述活动杆轴线方向与所述驱动棘条轴线方向一致,且所述活动杆可沿其轴线方向移动;
[0028]复位弹簧,其设于所述活动套和所述壳体之间,且套设于所述活动杆上并与所述活动杆同轴。
[002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自动注射机构,其包括:
[0030]电控驱动部,其固定于所述壳体上用于驱动所述活动杆沿轴向移动;
[0031]控制器,其用于控制所述电控驱动部启闭。
[003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动注射机构还包括液位监测组件,其用于监测输液管内液位。
[0033]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保暖机构,其连接于所述壳体且位于所述壳体外,用于为患者手臂提供保暖,包括:
[0034]外壳,其连接于所述壳体;
[0035]热胀注射组件,其设于所述外壳内用于发热,并与所述驱动棘条连接用于驱动所
述驱动棘条沿轴向移动。
[003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胀注射组件包括:
[0037]热胀元件,其设于所述外壳内且在发热时可沿所述驱动棘条轴线方向膨胀;
[0038]传动杆,其轴线方向与所述驱动棘条轴线方向一致,所述传动杆一端连接于所述热胀元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驱动棘条在轴线方向上相对固定,且所述传动杆可沿轴向移动。
[0039]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004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动脉留置针管防堵管装置,其通过设置壳体,将肝素注射器设置在壳体内,通过控制机构中设在壳体上的驱动件以及设在壳体内的传动组件配合,可在壳体外控制驱动件移动,通过传动组件驱动推注杆移动,推注杆在注射管内沿注射管轴向移动可将肝素盐水从注射管的出液端排出,而注射管的出液端延伸至壳体外并连接三通阀,可将三通阀连接留置针,以通过从注射管内排出的肝素盐水对留置针进行冲管操作,从而防止动脉留置针管堵塞,通过上述过程可实现对留置针进行冲管以防止动脉留置针管堵塞的功能;而在不需要冲管时,可通过关闭三通阀来阻止动脉留置针管与外界或者注射管连通,保证动脉内正常血液循环;在需要抽取动脉血样时,可通过三通阀使注射管关闭,同时将采血装置与三通阀连接,动脉血仅需经过动脉留置针管和三通阀后即可被采血装置抽取,血压流经的管路短,管路中残留肝素盐水量少,只需少量排掉混有肝素盐水的血液即可抽取到所需的动脉血样,降低失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动脉留置针管防堵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肝素注射器(2),其设于所述壳体(1)内,包括注射管(201)和设于所述注射管(201)内且可沿所述注射管(201)轴向移动的推注杆(202);三通阀(3),其设于所述壳体(1)外并连接于所述注射管(201)的出液端,用于连接留置针和采血装置;控制机构,其用于控制所述推注杆(202)移动,包括:

传动组件(4),其设于所述壳体(1)内且连接于所述推注杆(202),并用于驱动所述推注杆(202)移动;

驱动件,其设于所述壳体(1)上且可相对所述壳体(1)移动,用于与所述传动组件(4)连接以在移动时通过所述传动组件(4)驱动所述推注杆(202)移动,且可在所述壳体(1)外控制所述驱动件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动脉留置针管防堵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4)包括:齿条(401),其设于所述推注杆(202)上且沿所述推注杆(202)轴向设置;齿轮(402),其转动安装于所述壳体(1)内壁上并与所述齿条(401)啮合;棘轮(403),其与所述齿轮(402)同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件包括活动穿设于所述壳体(1)侧壁上的驱动棘条(5),所述驱动棘条(5)可沿其轴向移动,并用于与所述棘轮(403)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动脉留置针管防堵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棘条(5)包括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驱动棘条(5)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驱动所述推注杆(202)向所述注射管(201)内移动,所述驱动棘条(5)与所述壳体(1)之间设置有限制机构(7),所述限制机构(7)用于限制所述驱动棘条(5)的移动路径,以在所述驱动棘条(5)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驱动棘条(5)可向与所述棘轮(403)脱离的方向移动,并可在与棘轮(403)脱离的状态下移动至第一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动脉留置针管防堵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机构(7)包括:限制杆(701),其与所述驱动棘条(5)固定连接;限制块(702),其连接于所述壳体(1)上,所述限制块(702)上与所述棘轮(403)轴线垂直的一侧面上开设有限制槽(7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林孙蔚宇许双祥王丽芬章剑剑赵文元陈劲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