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蝎尾毒刺给药装置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护理
,具体涉及一种仿蝎尾毒刺给药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将药物、疫苗等药剂向体内给予的方法,目前已知的有使用微针装置进行注射。微针装置在基体部的表面具备突起部,该突起部具有朝向前端变尖的针状。使用微针装置的给药方法是通过将突起部刺入皮肤而在皮肤上形成孔、并从该孔将药剂送入皮内从而给予药剂的方法。由于突起部的长度是不到达皮肤中的真皮层的神经细胞的长度,因此在使用微针装置的给药方法中,与使用注射针向皮下给予药剂的方法相比,可抑制在皮肤上形成孔时的疼痛。
[0003]然而由于微针尖端均为朝前且直指皮肤组织,其在非给药时仍处于暴露状态,很容易注射前因失误发生微针折断、堵塞,导致药剂注射效果差,或者无注效果。
[0004]例如申请号为CN200810152151.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微型注射器。该注射器的特征在于它由半球状柔性容器和与其相匹配的微针丛盘密闭组配而成;所述的微针丛盘上按一定规律分布有锥形微针,微针的高度为20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蝎尾毒刺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主体(1)、针头(2)和控制模块(5),所述支撑主体(1)呈弯曲的蝎尾形状且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支撑主体(1)底部与控制模块(5)可拆卸连接并由控制模块(5)控制支撑主体(1)形变,所述针头(2)设置于支撑主体(1)尖端位置,所述支撑主体(1)内侧表面设置与针头(2)可拆卸式传动连接的传动机构,所述针头(2)呈毒刺状且内部设置药囊(2a),所述针头(2)尖端设置带封闭结构的注射孔(2b),所述支撑主体(1)尖端伸入针头(2)内连接药囊(2a)表面以挤压药囊(2a),初始所述针头(2)呈下垂状态,所述支撑主体(1)形变时传动机构带动针头(2)翻转上翘刺入皮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蝎尾毒刺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1)底部与控制模块(5)通过夹持件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蝎尾毒刺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为夹子,所述控制模块(5)包括底座、滑轨、电机、卷绕杆和拉绳,所述卷绕杆与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拉绳一端固定于卷绕杆,另一端连接夹子,所述夹子置于滑轨中并通过拉绳的拉动沿滑轨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蝎尾毒刺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若干个刚性支撑板(3),若干个所述刚性支撑板(3)并排布置且相邻两个刚性支撑板(3)的上边缘通过铰链(4)铰接形成多级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随支撑主体(1)内侧表面弯曲且下边缘与支撑主体(1)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针头(2)与传动机构最上级的刚性支撑板(3)铰接,所述传动机构最下级的刚性支撑板(3)下边缘固定于控制模块(5)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仿蝎尾毒刺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2)包括空心的连接部和注射部(2c),所述注射部(2c)呈针尖状且前端设置注射孔(2b),所述连接部与注射部(2c)连通形成储药腔,所述连接部外部与传动机构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道兵,刘胜,雷祎凤,薛龙建,肖康健,李刚,刘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