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乙烯基醚类化合物酯交换釜液中有机锡的回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5222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09
一种乙烯基醚类化合物酯交换釜液中有机锡的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乙烯基醚类化合物酯交换釜液,降温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乙烯基醚类化合物酯交换釜液中有机锡的回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乙烯基醚类化合物酯交换釜液中有机锡的回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含乙烯基的活性丙烯酸酯制备通常在有机锡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吩噻嗪、氮氧自由基化合物等作为阻聚剂的条件下与小分子丙烯酸酯进行酯交换反应。然后减压蒸馏收集含有乙烯基的活性丙烯酸酯组分。残留在釜液中的有机锡化合物套用。
[0003]由于乙烯基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在制备及蒸馏精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少量的酯类低聚物。套用后低聚物在釜液中聚集,造成催化剂性能降低,反应效率降低,反应时间延长,副产杂质含量进一步上升导致釜液产生量增多。预聚物产生的未淬灭自由基具有较高的引发连锁反应聚合风险。
[0004]目前,乙烯基醚类化合物酯交换反应釜液通常是焚烧处置,该方法环境影响较大且无法回用其中的有机锡。专利CN201810985389提供了一种通过多次水洗提纯,然后进一步酯化反应回收有机锡,该方法废水量较大,过程繁琐。CN109021008提供了一种通过300

800℃将锡泥碳化回收锡的方法,该方法操作条件苛刻,且需重新反应制备才能得到有机锡化合物。
[0005]因此,如何简单、方便、成本低的回收乙烯基醚类化合物酯交换釜液中的有机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乙烯基醚类化合物酯交换釜液中有机锡的回收方法,其工艺条件温和、操作方便,回收的有机锡可多次循环使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且避免产生环境污染。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乙烯基醚类化合物酯交换釜液中有机锡的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1)取乙烯基醚类化合物酯交换釜液,降温至

10

40℃,静置,至交换釜液中析出晶体,过滤,或者,降温至

10

40℃,向交换釜液中加入釜液质量分数0.1

5%的有机锡粉末,搅拌混匀后静置,至交换釜液中析出晶体,过滤;
[0009]2)向过滤得到的晶体中按照1:0.5

10的质量比,加入浓度为5

8wt%的碱性溶液,升温至25

60℃,至碱性溶液表面出现漂浮的絮状物,取下层的水相过滤;
[0010]3)过滤得到的晶体用水清洗后,再用有机溶剂清洗,烘干,得到有机锡。
[0011]进一步的,步骤1)交换釜液降温至20

30℃,静置24

72h;或者,步骤1)交换釜液降温至20

30℃,向交换釜液中加入釜液质量分数0.5

1%的有机锡粉末,搅拌混匀的时间为5

15min,静置时间为5

10h。
[0012]进一步的,步骤1)有机锡的分子结构为:
[0013][0014]其中,M1、M2为含有4

12个碳原子的烷基支链。
[0015]进一步的,步骤2)按照1:0.5

2的质量比,加入碱性溶液,所述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钠水溶液、氢氧化钾水溶液、氨水溶液的任一种或几种。
[0016]进一步的,步骤2)升温至30

40℃,且保温1

10h。
[0017]进一步的,步骤3)所述有机溶剂为轻质醇类有机物或醚类有机物或环烃有机物,轻质醇类有机物为甲醇和/或乙醇,醚类有机物为石油醚,环烃有机物为环己烷。
[0018]进一步的,步骤3)所述烘干,为在40

60℃条件下烘干。
[0019]进一步的,步骤1)分离的滤液重复步骤1)。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1、本专利技术回收方法,将含有机锡的乙烯基醚类化合物酯交换釜液,先析晶,再利用碱液浸洗析晶中夹杂的低聚物,并分离杂质后,回收得到分子结构不变化的有机锡,实现多次循环使用的目的,回收过程中有机锡不发生化学反应,保证回收的有机锡的催化活性满足催化需求。
[0022]2、本专利技术回收方法,含有机锡的乙烯基醚类化合物酯交换釜液,其中溶剂主要为目标产品,具有较高的聚合活性,通常在有机锡含量达到30%左右,继续抽提轻组分,极易发生反应釜液聚合现象,造成较大的工艺损伤。酯交换釜液为含有有机锡催化剂的近饱和溶液,在

10

40℃的条件下静置,降温后釜液转变为有机锡的过饱和溶液,缓慢的降温及静置利于有机锡晶核均匀生长,形成颗粒均匀、晶体大小合适便于过滤的颗粒。实验证实急速降温会造成部分有机锡晶体不完全发育,颗粒较细,不易过滤,甚至形成油状物,降低有机锡回收率。结晶过程可通过加入晶种,促进有机锡结晶出来,无晶种加入,过饱和溶液易形成油状物,延长有机锡结晶时间,通常油状物固化结晶会超过48h,晶体完全沉淀需要70h以上,若温度过高,结晶时间相应延长,回收效率降低,且有机锡收率也降低。结晶析出的晶体表面覆盖有少量的低聚物,主要为低聚酯类,直接回用会造成有机锡催化剂性能降低、反应效率降低、反应时间延长,工艺副产物增加,因此需要除去,通过添加碱液,控制pH值在8

14之间,且控制温度为25

60℃,浸洗3

5小时,在碱性条件下,低聚物酯基碳受

OH进攻,经由酯基碳四面体中间体生成羧酸和醇负离子,碱性环境中和为羧酸根和醇,从而降低在晶体表面的粘附性,易从晶体表面分离形成絮状物漂浮于水相上层,进而达到与回收的有机锡高效分离的目的。分离低聚物的晶体经精制后,得到满足催化剂要求的有机锡。
[0023]经申请人试验验证,本专利技术回收得到的有机锡的收率达到77%以上,回收得到的有机锡与市售有机锡相比,回收有机锡达到同等催化效率的使用量3%

4%无明显增加。产品工艺收率≥93%,产品色度、杂质生成量及种类均无明显差异。
[00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有机锡催化剂为具有4

12个碳原子烷基支链的有机锡化合物。如二丁基氧化锡(南通艾德旺化工有限公司)含量≥98%,二乙二醇乙烯基醚丙烯酸酯(重
庆市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自产)含量≥99.0%,吩噻嗪含量≥99.0%,氮氧自由基化合物含量≥98%。
[0026]实施例1:
[0027]取乙烯基醚丙烯酸酯蒸馏后反应釜液400g,经GC检测,其中的有机锡含量为31.8%,质量约127g,在20℃条件下静置72h,至釜残液中有大量晶体析出后过滤,得滤液280g,晶体120g。滤液浓缩得乙烯基醚丙烯酸酯粗品100g,剩余釜液180g合并下批釜液。向所得晶体中加入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乙烯基醚类化合物酯交换釜液中有机锡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乙烯基醚类化合物酯交换釜液,降温至

10

40℃,静置,至交换釜液中析出晶体,过滤,或者,降温至

10

40℃,向交换釜液中加入釜液质量分数0.1

5%的有机锡粉末,搅拌混匀后静置,至交换釜液中析出晶体,过滤;2)向过滤得到的晶体中按照1:0.5

10的质量比,加入浓度为5

8wt%的碱性溶液,升温至25

60℃,至碱性溶液表面出现漂浮的絮状物,取下层的水相过滤;3)过滤得到的晶体用水清洗后,再用有机溶剂清洗,烘干,得到有机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交换釜液降温至20

30℃,静置24

72h;或者,步骤1)交换釜液降温至20

30℃,向交换釜液中加入釜液质量分数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南颜邦民杨金龙蒋小琴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化研院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