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荒煤气上升管余热高效回收系统、工艺及其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5171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荒煤气上升管余热高效回收系统、工艺及其应用,所述系统包括上升管余热回收装置、冷却水供应单元、蒸汽回收单元、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上升管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荒煤气上升管、折流板、夹套,夹套与荒煤气上升管之间形成密闭腔体,折流板设在密闭腔体中,夹套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入口管和出口管;冷却水供应单元通过第一管道与入口管相连,用于向密闭腔体输送冷却水;蒸汽回收单元通过第二管道与出口管相连用于回收蒸汽。本系统可实现高温荒煤气余热的高效回收,以及低温荒煤气的防结焦保温效果,解决传统装置存在的回收效率低和上升管内壁易结焦问题。回收效率低和上升管内壁易结焦问题。回收效率低和上升管内壁易结焦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荒煤气上升管余热高效回收系统、工艺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炼焦
,特别是涉及一种荒煤气上升管余热高效回收系统、工艺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炼焦作为冶金领域常见的高能耗工艺,焦炉在炼焦过程中产生的荒煤气通过上升管被收集,荒煤气携带的热量占炼焦工艺总能耗的30%左右,现有的荒煤气余热回收技术存在余热回收效率低、上升管内壁易结焦等问题,由于上升管内壁的结焦难以清洁,长期的结焦会对焦炉上升管带来腐蚀、蠕变、煤气泄露等严重的安全隐患。目前,大部分炼焦工厂选择不回收或少量回收荒煤气的余热,导致了荒煤气的大部分余热被浪费,也增加了后续荒煤气分离焦油时使用的液氨用量,增加了工艺能耗和成本。因此,一种能够高效回收荒煤气余热,并避免上升管结焦的技术成为本领域的迫切需求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荒煤气上升管余热高效回收系统、工艺及其应用,能够在实现荒煤气上升管余热的高效回收的同时解决用上升管内壁结焦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荒煤气上升管余热高效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系统包括上升管余热回收装置、冷却水供应单元、蒸汽回收单元、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所述上升管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荒煤气上升管、折流板、夹套,所述夹套为筒状,套设在所述荒煤气上升管上,所述夹套与所述荒煤气上升管之间形成环状的密闭腔体,所述折流板设置在所述密闭腔体中,所述夹套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与所述密闭腔体相连通的入口管和出口管;所述冷却水供应单元通过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入口管相连,用于向所述密闭腔体输送冷却水;所述蒸汽回收单元通过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出口管相连,用于回收所述密闭腔体内产生的蒸汽;所述第三管道设置于所述入口管和出口管之间,能够将所述入口管和出口管相互连通;所述第三管道还与所述蒸汽回收单元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荒煤气上升管余热高效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荒煤气上升管为收缩型荒煤气上升管,所述收缩型荒煤气上升管的管体为空心管体,且呈圆台结构;所述夹套为直筒状;和/或,所述折流板为螺旋折流板,所述螺旋折流板沿所述荒煤气上升管从下至上呈螺旋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荒煤气上升管余热高效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折流板的内侧面与所述荒煤气上升管的管体外壁贴合,所述螺旋折流板的外侧面与所述夹套的内壁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荒煤气上升管余热高效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供应单元包括水箱、水泵、调节阀,所述水箱用于存储冷却水,所述水泵与所述水箱相连,用于将水箱中的冷却水输送向所述密闭腔体,所述调节阀用于调节输送向所述密闭腔体的冷却水流量;和/或,所述蒸汽回收单元包括蒸汽罐、第一蒸汽回收管道,所述蒸汽罐通过第一蒸汽回收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荒煤气上升管余热高效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分别与所述第一管道远离所述入口管的一端、第三管道的一端以及所述冷却水供应单元的冷却水出口端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荒煤气上升管余热高效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分别与所述第二管道远离所述出口管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頔胡堃谢建胡俊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赛迪信息技术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