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多种型材的上料装夹系统及上料装夹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5129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多种型材的上料装夹系统及上料装夹方法,涉及型材上料装夹领域,采用的方案是:装夹装置装夹支座,装夹支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夹持辊和防倾辊,夹持辊连接有装夹驱动装置,防倾辊可移动地设置在装夹支座上,防倾辊连接有调整组件,装夹支座的一端设置有定位辊,定位辊与夹持辊分别位于装夹支座的两端,定位辊的高度大于防倾辊,装夹支座上水平设置有托辊;扶料装置扶料支座,扶料支座通过弹性件连接有移动支座,移动支座上可转动地设置有扶料板,扶料板连接有扶料驱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适合长宽比较小以及异型结构等多种型材上料装夹使用,扩大了加工机床自动加工的适用范围,提高了上料装夹的自动化水平,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多种型材的上料装夹系统及上料装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型材上料装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多种型材的上料装夹系统及上料装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型材作为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业等和我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由于各种用途的型材形状、结构各异,总体可分为矩形截面的型材和异型结构的型材两大类,即有的型材截面为矩形,有的型材中部设置有向外侧凸出的加强筋,有的型材截面为L型等等;现有的技术中,在对异型型材进行装夹时,由于存在干涉,当装夹装置避开装夹位置进行装夹时,容易使异型型材受到扭矩作用,出现在装夹施力过程中型材倾倒或歪斜的现象,同时当型材尺寸发生变化还需要更换装夹装置,可见,现有技术中的装夹装置自动适应性较差,不能与多种型材适配,严重制约加工机床的加工范围;另外,对于一些截面为矩形且长宽比较小的型材,由于加工面为侧面,需要立式装夹,但采用立式上料的方式往往导致型材发生倾倒,因此现有技术中采用卧式上料方式,上料后进行人工翻转再夹持固定,这不满自动化生产的要求,导致加工效率低。
[0003]因此,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现状,研发一种用于多种型材的上料装夹系统及上料装夹方法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多种型材的上料装夹系统及上料装夹方法,能够适合长宽比较小以及异型结构等多种型材上料装夹使用,扩大了加工机床自动加工的适用范围,同时提高了上料装夹的自动化水平,提高了生产效率。
[0005]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多种型材的上料装夹系统,包括装夹装置和扶料装置;所述装夹装置包括装夹支座,所述装夹支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夹持辊和防倾辊,所述夹持辊连接有装夹驱动装置,所述夹持辊能够靠近和远离所述防倾辊,所述防倾辊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装夹支座上,所述防倾辊连接有调整组件,所述装夹支座的一端设置有定位辊,所述定位辊与所述夹持辊分别位于所述装夹支座的两端,所述定位辊的高度大于所述防倾辊,所述装夹支座上水平设置有托辊,所述托辊的长度方向与型材输送方向相同;所述扶料装置包括扶料支座,所述扶料支座通过弹性件连接有移动支座,所述移动支座的移动方向与待加工型材装夹时受力方向平行,所述移动支座上可转动地设置有扶料板,所述扶料板连接有扶料驱动装置,当所述扶料板从水平状态旋转到竖直状态,待加工型材随所述扶料板旋转90
°
,所述扶料板在水平状态时与所述托辊的高度相同且互相平行。能够通过扶料装置满足对长宽比较小的型材或者其他结构型材需要在装夹前进行翻转的需要,通过定位辊、夹持辊、防倾辊和调整组件的配合能够适合装夹多种结构和尺寸的异型型材避免其倾倒,可见,通过本系统解决了多种结构型材自动上料装夹的需求,扩大了机床自动化加工的适用范围,提高了生产效率。
[0006]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支座呈L型,所述移动支座包括连接端和安装端,所述连接端与弹性件的移动端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固定端与所述扶料支座连接,所述扶料支座上设置有直线导轨一,所述连接端设置在所述直线导轨一上,所述安装端上可转动连接有所述扶料板,所述安装端还设置有所述扶料驱动装置,所述扶料驱动装置的活塞杆与所述扶料板铰接。通过弹性件保持在翻转过程中对待加工型材的挤压力,防止在翻转过程中跑偏影响后续的装夹定位,还能实现移动支座的自动回位。
[0007]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采用缓冲气缸,所述缓冲气缸上设置有压力调节阀,所述缓冲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连接端连接,所述缓冲气缸的缸体设置在所述扶料支座上。通过压力调节阀调整缓冲气缸内部的压力,改变缓冲气缸的软硬程度,使缓冲气缸对多种尺寸的型材都能在转动过程中保持对其的挤压力并且不造成卡顿影响型材的翻转。
[0008]进一步的,所述装夹装置和所述扶料装置均设置有至少两个,相邻两个扶料装置之间间隔多个所述装夹装置,所述扶料支座与所述装夹支座连接。通过设置多个装夹装置和扶料装置能够增强对待加工型材的装夹强度和支撑强度。
[0009]进一步的,所述装夹支座的一侧设置有直线导轨二,所述直线导轨二包括导轨和滑块,所述防倾辊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滑块上,所述调整组件包括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直线导轨二的滑块可转动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传动臂的一端可转动连接,多个所述传动臂的另一端均与同一驱动杆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可转动地贯穿多个所述装夹支座,所述驱动杆的一端连接有伺服电机。通过伺服电机、驱动杆、传动臂和推杆的配合便于调整防倾辊在直线导轨二的位置,还能更换不同高度的防倾辊,从而使本系统适合多种尺寸和结构的型材。
[0010]进一步的,所述装夹支座安装所述定位辊的一端连接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主安装板,所述主安装板用于与机架连接,所述升降组件用于升降所述装夹支座,当所述装夹支座升高到上限位时,所述托辊和所述扶料板均高于输送带。能够实现自动上料,同时能够实现输送带与加工机床上下布置,减少空间占用,还能使输送带以与代加工型材垂直的方式运输更多的型材,提高了运输效率。
[0011]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板,所述升降板设置在所述装夹支座安装所述定位辊的一端,所述升降板两侧均设置有向内倾斜的斜面,所述升降板的下端设置有滚轮,所述升降板后侧设置有直线导轨三,所述直线导轨三上设置有所述主安装板,所述主安装板下端可移动地设置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包括依次连接的惯性部一、升降部和惯性部二,所述惯性部一和所述惯性部二均为矩形结构,所述升降部为直角梯形结构,所述升降部的窄端与所述惯性部一连接,所述升降部的宽端与所述惯性部二连接,所述驱动板的上端与所述滚轮抵接,相邻两个所述驱动板通过连杆水平连接,最外一侧的所述连杆连接有平移驱动装置,当所述驱动板左右平移时能够推动所述升降板上下移动。通过驱动板、滚轮和升降板的协同作用实现升降,结构简单,电气元件少,故障率低。
[0012]进一步的,所述惯性部一和所述惯性部二的上部均垂直设置有限位块。防止移动过位,驱动板脱离主安装板。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多种型材的上料装夹方法,采用上述的用于多种型材的上料装夹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01:所述驱动板水平移动,带动所述装夹装置和所述扶料装置上升,多个所述托
辊和多个所述扶料板将待加工型材从输送带上托起;S02:当型材需要翻转时,所述扶料驱动装置带动所述扶料板旋转,待加工型材最终竖直放置,所述装夹驱动装置带动夹持辊向待加工型材移动直到夹紧待加工型材;或,当型材不需要翻转时,所述装夹驱动装置带动夹持辊向待加工型材移动直到夹紧待加工型材。
[0014]进一步的,在所述S01中,首先根据待加工型材的结构特点和尺寸,调整所述防倾辊的位置使其能够与待加工型材对应位置贴合,调整所述压力调节阀使所述缓冲气缸与待加工型材匹配。能够适应多种尺寸的型材上料装夹使用,扩大了与各种型材的匹配度和上料装夹额自动化水平。
[0015]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方案提供了一种用于多种型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多种型材的上料装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装夹装置(2)和扶料装置(3);所述装夹装置(2)包括装夹支座(210),所述装夹支座(2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夹持辊(208)和防倾辊(202),所述夹持辊(208)连接有装夹驱动装置(207),所述夹持辊(208)能够靠近和远离所述防倾辊(202),所述防倾辊(202)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装夹支座(210)上,所述防倾辊(202)连接有调整组件,所述装夹支座(210)的一端设置有定位辊(201),所述定位辊(201)与所述夹持辊(208)分别位于所述装夹支座(210)的两端,所述定位辊(201)的高度大于所述防倾辊(202),所述装夹支座(210)上水平设置有托辊(209),所述托辊(209)的长度方向与型材输送方向相同;所述扶料装置(3)包括扶料支座(301),所述扶料支座(301)通过弹性件连接有移动支座(303),所述移动支座(303)的移动方向与待加工型材装夹时受力方向平行,所述移动支座(303)上可转动地设置有扶料板(304),所述扶料板(304)连接有扶料驱动装置(305),当所述扶料板(304)从水平状态旋转到竖直状态,待加工型材随所述扶料板(304)旋转90
°
,所述扶料板(304)在水平状态时与所述托辊(209)的高度相同且互相平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种型材的上料装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座(303)呈L型,所述移动支座(303)包括连接端和安装端,所述连接端与弹性件的移动端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固定端与所述扶料支座(301)连接,所述扶料支座(301)上设置有直线导轨一(302),所述连接端设置在所述直线导轨一(302)上,所述安装端上可转动连接有所述扶料板(304),所述安装端还设置有所述扶料驱动装置(305),所述扶料驱动装置(305)的活塞杆与所述扶料板(304)铰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多种型材的上料装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采用缓冲气缸(306),所述缓冲气缸(306)上设置有压力调节阀,所述缓冲气缸(306)的活塞杆与所述连接端连接,所述缓冲气缸(306)的缸体设置在所述扶料支座(301)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多种型材的上料装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装置(2)和所述扶料装置(3)均设置有至少两个,相邻两个扶料装置(3)之间间隔多个所述装夹装置(2),所述扶料支座(301)与所述装夹支座(210)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多种型材的上料装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支座(210)的一侧设置有直线导轨二(203),所述直线导轨二(203)包括导轨和滑块,所述防倾辊(202)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滑块上,所述调整组件包括推杆(204),所述推杆(204)的一端与所述直线导轨二(203)的滑块可转动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可柯陈晨贾珂郝钿睿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天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