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筋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岩土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加筋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加筋挡土墙结构在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该结构具有对地基承载能力要求不高、经济性好等特点。目前工程应用案例中加筋挡土墙结构通常由加筋体、反滤层和面板结构组成,其中面板结构有预制拼装面板、现浇面板,以及两者相结合的组合式面板,面板基本上都为钢筋混凝土刚性结构。
[0003]工程建设中出现过较多的加筋挡土墙事故,除存在施工因素以外,因刚性面板结构与墙后填土沉降变形不协调、刚性面板安装质量难控制、地震作用下刚性面板易破损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可见需要对现有的刚性面板加筋挡土墙结构进行改进,才能有效推动加筋挡土墙结构在工程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超高烈度地震区充分发挥其柔性抗震效果好的优点。
[0004]申请号为201120407410.X的“加筋柔性面板”提出了一种柔性面板结构,解决了传统刚性面板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但提出的面板也是拼装式面板结构,需要逐块安装,并且每块面板上下均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加筋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基础(1),设于地基土中;若干反滤层(4),依次层叠设置在底座基础(1)上;若干层土工格栅(2),每层土工格栅(2)包括受力土工格栅(21)和与受力土工格栅(21)相连的反包土工格栅(22),受力土工格栅(21)分层设置在路基填筑体中,反包土工格栅(22)包裹反滤层(4),并回折在路基填筑体中;整体面板(5),其为柔性水泥毯或复合材料结构,整体面板(5)贴合设置在反滤层(4)外侧,整体面板(5)高度与挡土墙高度一致;连接构件(6),其为[型结构,连接构件(6)呈阵列设置在反滤层(4)和整体面板(5)之间,反包土工格栅(22)穿过连接构件(6)的槽口,连接构件(6)的两臂连接于整体面板(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筋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构件(6)包括纵向直筋(61)和连接于纵向直筋(61)两端的横向拉筋(62),反包土工格栅(22)穿过纵向直筋(61),横向拉筋(62)穿过整体面板(5),整体面板(5)内外两侧的横向拉筋(62)上分别连接有固定螺帽(63)夹紧整体面板(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筋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横向拉筋(62)连接一个绿化结构(7),绿化结构(7)贴合设置在整体面板(5)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筋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绿化结构(7)包括植生框(71),横向拉筋(62)穿过植生框(71)伸入其内部,横向拉筋(62)上的两个固定螺帽(63)夹紧植生框(71)和整体面板(5),植生框(71)内填充植生土(7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筋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部封闭层(3)和顶部封闭层(8),最底层的反滤层(4)与底座基础(1)之间设置底部封闭层(3),最顶层的反滤层(4)顶部设置顶部封闭层(8),反包土工格栅(22)包裹底部封闭层(3),并回折在地基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筋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底部封闭层(3)为混凝土结构或者压实的低渗透性材料结构,顶部封闭层(8)为混凝土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筋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反滤层(4)采用袋装洗净碎石。8.根据权利要求1
‑
7任一项所述的加筋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整体面板(5)的抗拉强度≥15kN/m、伸长率≤15%,整体面板(5)的厚度为5mm
技术研发人员:姚裕春,李安洪,吴沛沛,周和祥,李宁,王雨佳,曾永红,龚建辉,葛学军,胡会星,陈伟志,杜猛,肖昌睿,李伯根,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