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板式河岸挡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0810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6
插板式河岸挡墙,包括若干个插桩及若干个插板,所述若干个插桩呈间隔压入地下,间隔距离与插板宽度适配,两插桩之间压入一插板,该插板压入地下,且两端分别与两插桩固定连接。插板式河岸挡墙主要由二个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组成:一为插桩;二为插板。插板式河岸挡墙不需要围堰施工,施工主要步骤为:插桩和插板预制——河岸清理——插桩打入——插板插入——后侧回填土——完成施工。入——后侧回填土——完成施工。入——后侧回填土——完成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板式河岸挡墙


[0001]本技术涉及河岸挡墙
,具体涉及插板式河岸挡墙。

技术介绍

[0002]河道整治工程中涉及河岸挡墙建设,传统做法一般为:围堰施工--基础开挖-—基础处理--砼底板浇筑--砌石挡墙施工。具有工序多、工期长、投资大等方面的不足。
[0003]能否开发一种具有材料经济、无围堰施工、施工快捷、投资经济的挡墙结构,能够显著降低建造成本,施工耗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插板式河岸挡墙。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插板式河岸挡墙,包括若干个插桩及若干个插板,所述若干个插桩呈间隔压入地下,间隔距离与插板宽度适配,两插桩之间压入一插板,该插板压入地下,且两端分别与两插桩固定连接。
[000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板式河岸挡墙主要由二个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组成:一为插桩;二为插板。插桩:钢筋混凝土预制结构,断面为250mm
×
270mm的长方形,插桩长度为4~6m,上部1~2m范围布置呈对称的插槽。插板:钢筋混凝土预制结构,板宽500mm
×
长900mm
×
厚80mm。插板式河岸挡墙不需要围堰施工,施工主要步骤为:插桩和插板预制--河岸清理--插桩打入--插板插入--后侧回填土--完成施工。
[0007]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插桩与插板相接的端面均设置有轴向插槽,所述插板两端均设有与轴向插槽轮廓、长度适配的插接凸起。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桩上设置的轴向插槽若为不贯穿的槽,那插板压入地下时,先入的端部可以先不和插桩连接,而是大部分进入后,末尾插接凸起插入轴向插槽,进行拼接及导正。这样的好处是施工更为灵活。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轴向插槽为贯穿槽,所述插板于入土的端部设有排土尖角,该排土尖角对应设置于轴向插槽位置处。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而轴向插槽设置为贯穿的通槽时,在插板压入地下的起始,就通过插接凸起进入轴向插槽,这样设置的方案,施工更为精细,拼接合缝,结构强度更高。而为了更易进入轴向插槽,设置的排土尖角,便于将轴向插槽内的土挤出。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插桩呈分体结构,包括先入件及后入件,该先入件包括柱尖部、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该第一侧面设有自先入件顶部端面延伸至靠近柱尖部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内沿轴向设有转轴钢筋,所述轴向插槽设置于第二侧面,所述后入件包括柱尖部、第三侧面、及第四侧面,该第三侧面设有与开口槽轮廓、深度适配的铰接座,所述铰接座沿轴向设有与转轴钢筋适配的通孔,所述第四侧面设有轴向插槽,所述后入件通孔套设于先入件转轴钢筋上。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简单的插桩、插板做卡接配合,能够满足平整一线的挡墙结构。当需要挡墙沿地面情况做弯折结构时,插桩与插板的结构便会出现断开。因此设计了分体式结构的插桩,设置了先入件、后入件,先入件与后入件通过转轴钢筋、铰接座的铰接,使得两者可以调整相对角度,根据弯折角度需要调整后,将先入件、后入件打入地下,便形成了弯折点的挡墙衔接。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插桩、插板为钢筋混凝土预制件。
[0014]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先入件的转轴钢筋与先入件一体浇筑制成。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预制方便:插桩一般长度为4~6m,具有桩较短、断面小、自重轻的特点。插板为一块80mm厚的平板。预制构件断面均为直线,立模方便。这些特点表明插桩和插板既适合于预制工厂批量预制生产,也十分适合于工地现场预制,且搬运十分方便。2、施工快速:挡墙无需围堰施工,预制插桩一般采用常规工程反铲机压入,插板由人工插入。这样将工程的基础土方开挖设备和打桩设备统一起来是一种新的施工工艺,达到“一机二用”,施工方便且快速。3、造价较低:插桩、插板都是轻型预制构件,工程量少,节省了大量材料投资,且无围堰施工,减少临时工程费用。通过同一工程测算,新型插板式挡墙同常规砌石挡墙比较,缩短工期60%以上,节约投资40%~50%。4、生态环保:一般河道工程由于长度较长,采用常规的砌石挡墙,需要大量的石料开采,挡墙的河岸土方开挖工程量也很大。插板式挡墙是轻型结构,河岸土方开挖少,不需石料开采,有利于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图1;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图2;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图3;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图4。
[0020]其中,1

插桩、11

轴向插槽、2

插板、21

插接凸起、22

先入件、221

开口槽、222

转轴钢筋、23

后入件、231

铰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线详细介绍,如图1

4所示,
[0022]插板2式河岸挡墙,包括若干个插桩1及若干个插板2,所述若干个插桩1呈间隔压入地下,间隔距离与插板2宽度适配,两插桩2之间压入一插板2,该插板2压入地下,且两端分别与两插桩2固定连接。
[0023]插板2式河岸挡墙主要由二个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组成:一为插桩1;二为插板2。插桩1:钢筋混凝土预制结构,断面为250mm
×
270mm的长方形,插桩1长度为4~6m,上部1~2m范围布置呈对称的插槽。插板2:钢筋混凝土预制结构,板宽500mm
×
长900mm
×
厚80mm。插板2式河岸挡墙不需要围堰施工,施工主要步骤为:插桩1和插板2预制--河岸清理--插桩1打入--插板2插入--后侧回填土--完成施工。
[0024]所述插桩1与插板2相接的端面均设置有轴向插槽11,所述插板2两端均设有与轴向插槽11轮廓、长度适配的插接凸起21。
[0025]插桩2上设置的轴向插槽11若为不贯穿的槽,那插板2压入地下时,先入的端部可以先不和插桩1连接,而是大部分进入后,末尾插接凸起21插入轴向插槽11,进行拼接及导正。这样的好处是施工更为灵活。
[0026]所述轴向插槽11为贯穿槽,所述插板2于入土的端部设有排土尖角,该排土尖角对应设置于轴向插槽11位置处。
[0027]而轴向插槽11设置为贯穿的通槽时,在插板2压入地下的起始,就通过插接凸起21进入轴向插槽11,这样设置的方案,施工更为精细,拼接合缝,结构强度更高。而为了更易进入轴向插槽11,设置的排土尖角,便于将轴向插槽11内的土挤出。
[0028]所述插桩2呈分体结构,包括先入件22及后入件23,该先入件22包括柱尖部、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该第一侧面设有自先入件22顶部端面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插板式河岸挡墙,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插桩及若干个插板,所述若干个插桩呈间隔压入地下,间隔距离与插板宽度适配,两插桩之间压入一插板,该插板压入地下,且两端分别与两插桩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板式河岸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桩与插板相接的端面均设置有轴向插槽,所述插板两端均设有与轴向插槽轮廓、长度适配的插接凸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板式河岸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插槽为贯穿槽,所述插板于入土的端部设有排土尖角,该排土尖角对应设置于轴向插槽位置处。4.根据权利要求2或3的插板式河岸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桩呈分体结构,包括先入件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一彬孙永义马洪羽宋嘉嘉何煦陈剑刘琦刘易赵东淼林昌宁蔡松翰周洋孙徐阳余旻昊朱恬曼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