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环式瓶盖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4974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环式瓶盖及其加工方法,属于瓶盖加工技术领域,所述拉环式瓶盖,包括瓶盖主体和连接在瓶盖主体一侧的拉环,瓶盖主体内侧安装有密封垫圈,瓶盖主体内侧还印刷有与密封垫圈可撕拉连接的油墨层,油墨层是由外圆弧面油墨层、内圆弧面油墨层以及弧形缺口组成的圆形;通过拉环拉开瓶盖主体,密封垫圈确保瓶盖主体和瓶口密封性;油墨层位于瓶盖主体和密封垫圈之间,可以减少密封垫圈与瓶盖主体之间的粘连性,可以增加高频加热设备的功率适用范围;使密封垫圈更好的和瓶盖主体贴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拉环式瓶盖实现瓶口密封,可以快速打开瓶口,同时提高瓶盖内密封垫圈粘连合格率,进而节约材料,降低了成本。降低了成本。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环式瓶盖及其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拉环式瓶盖及其加工方法,属于瓶盖加工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瓶盖的加工方法是通过铝片进行外打底、内涂、外印刷、外光油和内印刷形成带图案的铝片,通过波剪裁剪出瓶盖的平面形状,经过冲压形成瓶盖的雏形,再通过加热密封垫圈和安装拉环,最后形成一个带拉环的瓶盖,但在这加工过程中存在如下缺陷:
[0003]1、瓶盖内TPE材料(或PE材料、硅胶材料等)在接受高频加热设备加热和冲压设备压塑下形成密封垫圈时,高频加热设备的高频加热功率需要实时调控大小,如调节不到位就容易导致密封垫圈粘连不够紧而脱落,或者粘连过高瓶盖不好拉启打开,整个生产操作过程比较多重复性和麻烦,且费时费力;2、合格率不高,密封垫圈的粘连性直接影响了瓶盖的生产效率和拉启容易度,在现有的加工方法中,密封垫圈总是容易粘连性过高或者过低,过低的在拉启时存在密封垫圈脱落风险出,过高的密封垫圈拉扯不开且看不到内侧的二维码信息的情况;3、瓶盖不易拉启,容易导致拉环拉断,影响消费使用感,4、密封垫圈的粘连性恰好合适的情况下,在碳酸饮料或者啤酒瓶上打开时,可以发出清脆的“啵”声,而这种情况下需要TPE材料(或PE材料、硅胶材料等)在加热和压塑下形成密封垫圈时,各项数据都达标,如:高频加热功率,密封垫圈的粘连程度。
[0004]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瓶盖的加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是提供一种拉环式瓶盖及其加工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拉环式瓶盖,包括瓶盖主体和连接在所述瓶盖主体一侧的拉环,所述瓶盖主体内侧安装有密封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主体内侧安装有密封垫圈,所述瓶盖主体内侧还印刷有与所述密封垫圈可撕拉连接的油墨层,所述油墨层是由外圆弧面油墨层、内圆弧面油墨层以及弧形缺口组成的圆形,所述外圆弧面油墨层是由同圆心的第一弧形边和第二弧形边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弧形边和所述第二弧形边的两段连接段围成的弧面,所述第一弧形边和所述所述第二弧形边同向间隔排列,且所述第一弧形边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弧形边的半径;
[0008]所述内圆弧面油墨层是由所述第二弧形边和第三弧形边围成的弧面,所述第三弧形边远离所述拉环,且所述第三弧形边的两端分别与两段所述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三弧形边与两段所述连接段处在同一圆弧线上;
[0009]所述弧形缺口是由第三弧形边、两段所述连接段以及第四弧形边围成的弧面,所述第四弧形边与所述第一弧形边能合为一个圆圈;所述第四弧形边的圆心角θ小于180度且大于45度。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拉环拉开瓶盖主体,密封垫圈确保瓶盖主体和瓶口的密封性;油墨层位于瓶盖主体和密封垫圈之间,油墨可以减少密封垫圈与瓶盖主体之间的粘连性,油墨层是由外圆弧面油墨层、内圆弧面油墨层以及弧形缺口组成的圆形,其中弧形缺口部分无油墨覆盖,在高频加热设备的低加热功率或者高加热功率均能实现密封垫圈与弧形缺口部分的高粘连性,油墨覆盖部分的外圆弧面油墨层和内圆弧面油墨层在高频加热设备的高功率加热冲压下与密封垫圈的粘连性不高,进而在瓶盖主体内侧油墨层上安装密封垫圈这一个过程中,可以适应高频加热设备的多个加热功率范围区间,即在高功率加热冲压下,密封垫圈2与瓶盖主体1之间的粘连性也不会过高;整个拉环式瓶盖可以实现快速的打开瓶口,确保了整体的效率质量及消费体验感。第四弧形边圆心角θ小于180度且大于45度,在此范围内弧形缺口也相应变化,同时弧形缺口位于远离拉环的一端,这样可以确保密封垫圈在拉环拉启的后端弧形缺口处保持紧密的连接。
[0011]总体上,油墨层扩大了高频加热设备加热功率的适用范围,不需要人工再去实时的每批次的针对性调节高频加热设备加热功率,减少了人力的损耗,同时也提高了瓶盖主体和密封垫圈之间的密封合格率。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3]进一步,所述外圆弧面油墨层上油墨图案的覆盖率为100%,所述内圆弧面油墨层上油墨图案的覆盖率为10%

80%,所述弧形缺口上油墨图案的覆盖率为零。
[00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外圆弧面油墨层全部印刷油墨覆盖,利于在拉环拉启阶段,与瓶口的分离,同时也方便密封垫圈与瓶盖主体内侧面的脱离,内圆弧面油墨层为网点状油墨覆盖确保了密封垫圈与内圆弧面油墨层的粘连性高于外圈,同时提高了密封垫圈与瓶盖主体内侧的粘连性,在拉开瓶盖后,密封垫圈的脱离先是从外圆弧面油墨层与瓶盖主体分离,再在拉力作用下,沿内圆弧面油墨层脱离,这个过程中保证了密封垫圈的密封效果和开盖简易程度。
[0015]进一步,所述内圆弧面油墨层内部是由多条等间距竖向排列的网点线和多条等间距横向排列的网点线形成的网格结构,在每条所述网点线上均依次排列有多个网点,在每个所述网点上均有油墨覆盖。
[00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内圆弧面油墨层为网点状油墨图案,其多条等间距竖向排列的网点线和多条等间距横向排列的网点线形成的网格结构,可以保持密封垫圈的粘连效果在油墨层的内圆弧面油墨层范围内均匀性,确保瓶盖中密封垫圈的粘连性保持在合适区间。
[0017]进一步,所述网点的形状为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中的任意一种,在每条所述网点线上排列有10个

175个所述网点。
[00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内圆弧面油墨层的网点状图案,在每条所述网点线上排列有10

175个所述网点的范围内,均可以有效的提高粘连效果,确保高频加热设备的高频加热功率的适用范围,调控在较大区间内,网点的形状为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中的任意一种,可以保持网点中的油墨区和非油墨区对密封垫圈的粘连效果保持粘连效果均匀。
[0019]进一步,所述瓶盖主体外侧还设有用于实现所述拉环与所述密封垫圈分离的撕线,所述撕线有两条,分别沿拉环对称设置在所述瓶盖主体的外侧面上,且两条所述撕线围
绕所述拉环的两侧延伸至所述瓶盖主体远离所述拉环的一端。
[00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撕线方便在拉环拉启时瓶盖主体沿撕线撕裂,进而方便瓶盖在瓶口上的脱落。
[0021]进一步,所述瓶盖主体的外侧面印刷有图案,内侧所述油墨层上还打印有二维码。
[002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外侧面印刷的图案为商家提供,图案提高了商品的趣味性,二维码增加了商家、产品和用户之间的互动性。
[0023]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拉环式瓶盖的其加工方法,加工形成如权利要求1

6任一项的拉环式瓶盖,包括步骤:
[0024]步骤1:外打底
[0025]取铝片,在所述铝片的一表面上,均匀涂覆聚丙二醇,形成第一聚丙二醇膜,然后进行烘烤,得到外打底铝片;
[0026]步骤2:内涂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环式瓶盖,包括瓶盖主体(1)和连接在所述瓶盖主体(1)一侧的拉环(3),所述瓶盖主体(1)内侧安装有密封垫圈(2),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主体(1)内侧安装有密封垫圈(2),所述瓶盖主体(1)内侧还印刷有与所述密封垫圈(2)可撕拉连接的油墨层(12),所述油墨层(12)是由外圆弧面油墨层(121)、内圆弧面油墨层(122)以及弧形缺口(123)组成的圆形,所述外圆弧面油墨层(121)是由同圆心的第一弧形边(121a)和第二弧形边(121b)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弧形边(121a)和所述第二弧形边(121b)的两段连接段(121d)围成的弧面,所述第一弧形边(121a)和所述所述第二弧形边(121b)同向间隔排列,且所述第一弧形边(121a)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弧形边(121b)的半径;所述内圆弧面油墨层(122)是由所述第二弧形边(121b)和第三弧形边(121c)围成的弧面,所述第三弧形边(121c)远离所述拉环(3),且所述第三弧形边(121c)的两端分别与两段所述连接段(121d)连接,所述第三弧形边(121c)与两段所述连接段(121d)处在同一圆弧线上;所述弧形缺口(123)是由第三弧形边(121c)、两段所述连接段(121d)以及第四弧形边(121f)围成的弧面,所述第四弧形边(121f)与所述第一弧形边(121a)能合为一个圆圈;所述第四弧形边(121f)的圆心角θ小于180度且大于45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拉环式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圆弧面油墨层(121)上油墨图案的覆盖率为100%,所述内圆弧面油墨层(122)上油墨图案的覆盖率为10%

80%,所述弧形缺口(123)上油墨图案的覆盖率为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拉环式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圆弧面油墨层(122)内部是由多条等间距竖向排列的网点线和多条等间距横向排列的网点线形成的网格结构,在每条所述网点线上均依次排列有多个网点,在每个所述网点上均有油墨覆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拉环式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点的形状为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中的任意一种,在每条所述网点线上排列有10个

175个所述网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拉环式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主体(1)外侧还设有用于实现所述拉环(3)与所述密封垫圈(2)分离的撕线(11),所述撕线(11)有两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培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翔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