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式齿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4885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齿隙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剪式齿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剪式齿轮,包括齿数相等且同轴装配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在第一齿轮上且位于靠近第二齿轮的一侧设有凹陷的环槽,在环槽空间内具有与第一齿轮相连的第一锚定位和与第二齿轮相连的第二锚定位;沿环槽内还设有C形卡簧,C形卡簧的一端与第一锚定位卡合,另一端与第二锚定位卡合;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还具有角位移限位副,角位移限位副将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彼此绕转的角度限制在一极限角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剪式齿轮,结构紧凑可靠,生产成本较低,不需要额外配置锁止件,装配和维修都十分方便,运行时振动小噪音低。时振动小噪音低。时振动小噪音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剪式齿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齿隙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剪式齿轮。

技术介绍

[0002]齿轮传动具有高可靠性、高精度、高效率、长寿命等优点,在机械行业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但齿轮传动系统受限于零件公差、加工误差等因素,当一对齿轮啮合时,彼此的工作齿面相接触传递扭矩,而非工作齿面之间不可避免地形成间隙,引起齿轮之间相互撞击,产生噪声和振动。
[0003]剪式齿轮包括同轴配合在一起的主齿轮和副齿轮,并在主齿轮和副齿轮之间设置周向的预紧力使主齿轮和副齿轮产生彼此错开的趋势,从而消除非工作齿面之间的间隙。由于主齿轮和副齿轮之间具有彼此错开的趋势,因此剪式齿轮在与配对齿轮配合前需要对主齿轮和副齿轮的相对角度进行约束,防止预紧力完全释放。传统的约束方式如图1所示,将卡爪、卡钉等锁止件卡在主齿轮和副齿轮之间,当剪式齿轮与配对齿轮配合后,移除锁止件以释放预紧力。但这种方式在实际操作时仍存在许多不足,首先,剪式齿轮额外配置锁止件增加了生产成本,其次,剪式齿轮在运输过程中锁止件容易松动,再次,剪式齿轮与配对齿轮装配后,锁止件很容易丢失,给后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剪式齿轮,其特征在于:包括齿数相等且同轴装配的第一齿轮(1)和第二齿轮(2);在第一齿轮(1)上且位于靠近第二齿轮(2)的一侧设有凹陷的环槽(11),在所述环槽(11)空间内具有与所述第一齿轮(1)相连的第一锚定位和与所述第二齿轮(2)相连的第二锚定位;沿所述环槽(11)内还设有C形卡簧(3),所述C形卡簧(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锚定位卡合,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锚定位卡合;在所述第一齿轮(1)和第二齿轮(2)之间还具有角位移限位副,所述角位移限位副将第一齿轮(1)和第二齿轮(2)彼此绕转的角度限制在一极限角范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式齿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齿轮(1)上且位于环槽(11)内设有周向延伸的腰型孔(12),所述第二锚定位为固定在所述第二齿轮(2)侧壁上的柱状体,记为第二凸柱(21),所述第二凸柱(21)穿入所述腰型孔(12)内,从而,所述腰型孔(12)与所述第二凸柱(21)共同构成所述角位移限位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剪式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锚定位为固定在第一齿轮(1)上且位于所述环槽(11)空间内的柱状体,记为第一凸柱(13);所述C形卡簧(3)的一端与第一凸柱(13)卡合,另一端与第二凸柱(21)卡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剪式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型孔(12)的两端限制了第二凸柱(21)的极限位置,第二凸柱(21)靠近第一凸柱(13)时所处的极限位置记为第一极限位,第二凸柱(21)远离第一凸柱(13)时所处的极限位置记为第二极限位;所述第二凸柱(21)从第一极限位至第二极限位所旋转的角度不超过0.3倍的齿间角。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剪式齿轮,其特征在于:当第二凸柱(21)处在第一极限位时,第一齿轮(1)与第二齿轮(2)彼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复之潘柳军
申请(专利权)人:米巴精密零部件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