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焊接设备以及电池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4790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焊接设备以及电池生产线。上述电池焊接设备包括焊接装置、定位座、架体以及顶起装置,顶起装置包括第一驱动件以及顶起件,第一驱动件安装在架体上,顶起件与第一驱动件传动连接并能与中心小孔正对,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顶起件沿第一方向运动以使顶起件伸入中心小孔并电动极柱与汇流排抵紧。通过顶起件伸入中心小孔中顶起件能够继续将极柱向上顶起,使得极柱与卷芯有微小的变形,以弥补极柱与汇流排之间的间隙,保证焊接极柱时与汇流排抵接,从而保证极柱与汇流排的焊接有效性以及焊接稳固性,提高电池的焊接成品率。上述电池生产线通过采用上述电池焊接设备,能够提高电池焊接质量,提高电池生产效率。电池生产效率。电池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焊接设备以及电池生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焊接设备以及电池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圆柱电池包括卷芯和极柱,卷芯中间由于卷芯的卷绕动作形成沿卷芯轴向延伸的中心小孔,极柱与卷芯连接并突出于卷芯的上部,由于汇流排的待焊接面为凹陷的,极柱是突出的,极柱与汇流排焊接在一起尺寸合适。但是在实际焊接时,由于汇流排或者极柱的制造偏差,汇流排的凹陷高度与极柱的突出高度往往不同,如果极柱的突出高度不足,则导致极柱与汇流排凹陷区域的底面无法接触,导致焊接失败,降低焊接成品率。即使在卷芯的底部增加顶起装置,也只是使得卷芯与汇流排接触,而不能解决极柱与汇流排无法接触的问题。
[0003]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电池焊接设备以及电池生产线,以解决极柱与汇流排焊接时接触不够紧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焊接设备,能够保证极柱与汇流排焊接时接触紧密,提高焊接成品率。
[000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生产线,能够提高电池焊接质量,提高电池生产效率。
[0006]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电池焊接设备,电池包括相连的卷芯和极柱,上述卷芯底部形成沿轴向延伸的中心小孔,上述电池焊接设备包括:
[0008]焊接装置,用于焊接上述极柱与汇流排;
[0009]定位座,设置在上述焊接装置的下方,上述定位座上开设有能够定位上述电池的定位槽;
[0010]架体;以及<br/>[0011]顶起件装置,包括第一驱动件以及顶起件,上述第一驱动件安装在上述架体上,上述顶起件与上述第一驱动件传动连接并能与上述中心小孔正对,上述第一驱动件被配置为能驱动上述顶起件沿第一方向运动以使上述顶起件伸入上述中心小孔并顶起上述极柱与上述汇流排抵紧。
[0012]作为优选方案,上述电池焊接设备还包括导向装置,上述导向装置包括:
[0013]第二驱动件,上述第二驱动件安装在架体上;以及
[0014]导向件,与上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上述第二驱动件被配置为驱动上述导向件沿上述第一方向运动,上述导向件上开设过孔,上述过孔能正对上述中心小孔,上述顶起件能沿上述过孔与上述导向件相对滑动。
[0015]作为优选方案,上述电池焊接设备还包括传输装置,上述传输装置包括:
[0016]第三驱动件;以及
[0017]传输件,与上述第三驱动件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上述传输件上设置多个工位,上述工位用于安装上述定位座,上述第三驱动件被配置为驱动上述传输件运动并带动多个上述工位间歇运动。
[0018]作为优选方案,上述电池焊接设备还包括二次定位装置,上述二次定位装置包括:
[0019]第一夹持机构,设置在上述架体上并设置在上述传输件的一侧,上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第四驱动件以及第一夹持件,上述第四驱动件设置在上述架体上,上述第一夹持件与上述第四驱动件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上述第一夹持件朝向上述电池一侧面与上述电池形状适配;以及
[0020]第二夹持机构,设置在上述架体上并设置在上述传输件的另一侧,上述第一夹持件与上述第二夹持机构能共同夹紧上述电池。
[0021]作为优选方案,上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
[0022]第五驱动件,安装在上述架体上;
[0023]第一安装件,与上述第五驱动件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0024]夹持组件,包括第二夹持件以及胶套,上述第二夹持件与上述第一安装件传动连接,上述胶套套设于上述第二夹持件上并能与上述卷芯抵接。
[0025]作为优选方案,上述夹持组件还包括;
[0026]第二安装件,上述第二安装件能沿第二方向相对上述第一安装件滑动,上述第二安装件一端安装有上述第二夹持件,上述第二方向与上述第一方向呈夹角设置;以及
[0027]弹性件,一端与上述第一安装件连接,另一端与上述第二安装件的另一端连接。
[0028]作为优选方案,上述第一安装件包括:
[0029]第一安装板,设置在上述第五驱动件的输出端;
[0030]第二安装板,一端与上述第一安装板连接;以及
[0031]第三安装板,一端与上述第二安装板的另一端连接;上述弹性件一端与上述第三安装板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安装件能沿上述第二安装板滑动。
[0032]作为优选方案,上述第二夹持机构还包括导向组件,上述导向组件设置在上述第一安装件与上述第二安装件之间,上述导向组件包括:
[0033]导轨,设置在上述第二安装板上并沿上述第二方向延伸;以及
[0034]滑块,安装在上述第二安装件上并与上述导轨滑动配合连接。
[0035]作为优选方案,上述电池焊接设备还包括:
[0036]保护气装置,设置在上述焊接装置下方并用于对上述极柱以及上述汇流排喷射保护气体;以及
[0037]除尘装置,用于将焊接产生的粉尘吸走。
[0038]电池生产线,包括上述的电池焊接设备。
[003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40]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焊接设备,通过设置顶起件并使得第一驱动件带动顶起件伸入中心小孔中,顶起件能够继续将极柱向上顶起,使得极柱与卷芯有微小的变形,以弥补极柱与汇流排之间的间隙,保证焊接极柱时,极柱与汇流排抵接,从而保证极柱与汇流排的焊接有效性以及焊接稳固性,提高电池的焊接成品率。
[004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生产线,通过采用上述电池焊接设备,能够提高电池焊接质量,提高电池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42]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焊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0044]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顶起装置和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定位座的结构示意图;
[0046]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7]图中:
[0048]10、定位座;11、定位槽;12、通孔;
[0049]20、架体;21、第一架;22、第二架;23、第三架;24、第四架;
[0050]30、顶起装置;31、第一驱动件;32、顶起件;33、顶起件安装座;
[0051]40、导向装置;41、第二驱动件;42、导向件;43、导向件安装座;
[0052]51、传输件;511、工位;
[0053]60、二次定位装置;61、第一夹持机构;611、第四驱动件;612、第一夹持件;6121、本体部;6122、定位块;
[0054]62、第二夹持机构;621、第五驱动件;622、第一安装件;6221、第一安装板;6222、第二安装板;6223、第三安装板;
[0055]623、夹持组件;6231、第二夹持件;6232、胶套;6233、第二安装件;6234、弹性件;
[0056]624、导向组件;62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池焊接设备,电池(200)包括相连的卷芯(210)和极柱(220),所述卷芯(210)底部形成沿轴向延伸的中心小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焊接设备包括:焊接装置,用于焊接所述极柱(220)与汇流排;定位座(10),设置在所述焊接装置的下方,所述定位座(10)上开设有能够定位所述电池(200)的定位槽(11);以及顶起装置(30),包括第一驱动件(31)以及顶起件(32),所述顶起件(32)与所述第一驱动件(31)传动连接并能与所述中心小孔正对,所述第一驱动件(31)被配置为能驱动所述顶起件(32)沿第一方向运动以使所述顶起件(32)伸入所述中心小孔并顶起所述极柱(220)与所述汇流排抵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焊接设备还包括导向装置(40),所述导向装置(40)包括:第二驱动件(41),所述第二驱动件(41)安装在架体(20)上;以及导向件(42),与所述第二驱动件(4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41)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导向件(42)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所述导向件(42)上开设过孔,所述过孔能正对所述中心小孔,所述顶起件(32)能沿所述过孔与所述导向件(42)相对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焊接设备还包括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包括:第三驱动件;以及传输件(51),与所述第三驱动件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传输件(51)上设置多个工位(511),所述工位(511)用于安装所述定位座(10),所述第三驱动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传输件(51)运动并带动多个所述工位(511)间歇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焊接设备还包括二次定位装置(60),所述二次定位装置(60)包括:第一夹持机构(61),设置在所述架体(20)上并设置在所述传输件(51)的一侧,所述第一夹持机构(61)包括第四驱动件(611)以及第一夹持件(612),所述第四驱动件(611)设置在所述架体(20)上,所述第一夹持件(612)与所述第四驱动件(61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件(612)朝向所述电池(200)一侧面与所述电池(200)形状适配;以及第二夹持机构(62),设置在所述架体(20)上并设置在所述传输件(51)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夹持件(612)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62)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运祥陆东池王飞华李养德邓明星殷火初李斌王世峰刘金成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金源精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