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制袋填充包装机、装有内容物的薄膜包装袋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4682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58
一种立式制袋填充包装机(1),具备:膜供应部(5),其将薄膜(F)从卷筒(Fr)抽出;制袋引导件(31),其将薄膜(F)折入为管状并使搬运方向变为下方向;纵密封部(60),其将薄膜(F)的侧缘彼此在上下方向进行热密封而制成管状;膜搬运部(50),其向下方向搬运薄膜(F);填充部(70),其向薄膜(F)的内侧投入内容物(X);横密封部(80),其将薄膜(F)在左右方向进行热密封而制成袋体;方底密封部(90),其在将袋体的底部从内侧延展为矩形后进行热密封而形成矩形的底面;以及切割器(89),其将袋体从薄膜(F)切离。其将袋体从薄膜(F)切离。其将袋体从薄膜(F)切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立式制袋填充包装机、装有内容物的薄膜包装袋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由塑料膜形成底面为矩形的袋体并填充液体或流体等内容物的立式制袋填充包装机。特别是,涉及在由韧性低的塑料膜形成大容量的薄膜包装袋并填充内容物后自动进行装箱的立式制袋填充包装机。

技术介绍

[0002]立式制袋填充包装机在由带状的塑料膜形成袋体的同时向该袋体中填充内容物,连续地制造封入有内容物的薄膜包装袋。立式制袋填充包装机多用于对食品进行自动包装。
[0003]从食品卫生等观点来看,在立式制袋填充包装机中,要求在制造封入有内容物的薄膜包装袋后,进一步将该薄膜包装袋自动地投入输送用的纸板箱等(装箱)。
[0004]填充餐饮店等消费的业务用食品的薄膜包装袋大多使用廉价的塑料膜(共挤出聚乙烯多层膜、低密度聚乙烯单层膜等)。由于这种塑料膜薄且韧性(粘着性)低,因此,当将薄膜包装袋投入纸板箱等时,袋底的两角部分会变形而不规则地弯折。
[0005]当在该薄膜包装袋中填充有变冷后会凝固的食品(黄油或巧克力、油脂等)的情况下,难以从袋底的两角部分取出内容物。由于两角部分的膜会陷入到变冷凝固的内容物中,因此,在将内容物从薄膜包装袋取出时,膜会被撕下并留在内容物内。为了避免异物混入食品,就不得不废弃填充到袋底的两个角部的内容物。
[0006]因此,在立式制袋填充包装机中,要求使用低韧性的塑料膜来制造底面为四方形且适于装箱的薄膜包装袋。
[0007]现有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23109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11]专利文献1的立式制袋填充包装机使横密封部、方筒成形引导筒、三角折翼形成构件相配合,将包装袋的袋底折叠,形成矩形的底面。一边沿着方筒成形引导筒搬运薄膜,一边用三角折翼形成构件压紧方筒成形引导筒与横密封部之间的薄膜。之所以能将包装袋的袋底良好地折叠成四方形,是由于使用了铝箔膜或干式层压多层膜等高韧性的塑料膜。
[0012]但是,在使用了上述低韧性膜的情况下,由于膜容易松弛,因此,在折叠袋底时,薄膜包装袋的底面会产生褶皱。特别是,在形成大容量的薄膜包装袋的情况下,由于方筒成形引导筒与横密封部的距离变大,因此,即使使用了高韧性膜,也会有无法没有褶皱地将袋底稳定折叠的问题。
[0013]另外,方筒成形引导筒由于表面积大,因而附着内容物的可能性高。因此,需要进行定期拆卸并清洗方筒成形引导筒。特别是,在填充粘性高的食品的情况下,需要频繁进行
方筒成形引导筒的清洗。
[0014]但是,方筒成形引导筒存在安装拆卸不容易、维护性差的问题。
[001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制袋填充包装机,能够不产生褶皱地将袋底折叠成矩形,高效地制造填充有内容物的薄膜包装袋。
[0016]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7]本专利技术的立式制袋填充包装机的实施方案的特征在于,具备:膜供应部,其将薄膜从卷筒抽出;制袋引导件,其将所述薄膜折入为管状并使搬运方向变为下方向;纵密封部,其将所述薄膜的侧缘彼此在上下方向进行热密封而制成管状;膜搬运部,其向下方向搬运所述薄膜;填充部,其向所述薄膜的内侧投入内容物;横密封部,其将所述薄膜在左右方向进行热密封而制成袋体;方底密封部,其将所述袋体的底部从内侧延展为矩形并进行热密封而制成矩形的底面;以及切割器,其将所述袋体从所述薄膜切离。
[0018]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底密封部具备:方底成形部,其将所述袋体的底部从内侧延展为矩形,将所述袋体的两角部分折叠成三角形;以及方底加热器,其将所述两角部分在前后方向进行热密封。
[0019]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底加热器在所述横密封部的上表面处将所述两角部分在前后方向进行热密封。
[0020]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底成形部具备:4根第一引导棒,其与所述薄膜的内表面抵接;以及第一引导棒驱动部,其使所述4根第一引导棒向四角方向移动。
[002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棒驱动部使所述4根第一引导棒一边与所述薄膜的内侧抵接,一边下降移动到在四角方向外侧接近所述方底加热器的工作位置,使所述4根第一引导棒上升移动到在四角方向内侧与所述方底加热器分开的退避位置,从而不能接触所述薄膜的内侧。
[0022]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搬运部在所述4根第一引导棒从所述退避位置向所述工作位置移动时,与所述两角部分的折叠量相应地向下方向搬运所述薄膜。
[0023]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密封部具备:扁平成形部,其使所述薄膜扁平化;以及横向加热器,其在左右方向对所述薄膜进行夹持并进行热密封。
[0024]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成形部具备:2根第二引导棒,其与所述薄膜的内表面抵接;以及第二引导棒驱动部,其使所述2根第二引导棒在左右方向移动。
[0025]其特征在于,具备:膜夹紧件,其使所述薄膜保持于所述制袋引导件;膜张力释放部,其使架设在所述膜供应部与所述制袋引导件之间的所述薄膜松弛;以及计量部,其支撑所述制袋引导件,对所述内容物进行计量。
[0026]其特征在于,所述计量部具备一对负载传感器,所述制袋引导件架设在所述一对负载传感器之间。
[0027]其特征在于,具备一对除气板,所述一对除气板配置在所述横密封部的正下方,在所述横密封部工作时限制所述袋体的厚度。
[0028]其特征在于,具备袋支撑部,所述袋支撑部配置在所述横密封部的下方向,在所述横密封部工作时支撑所述袋体的底部,所述袋支撑部在所述切割器工作后将所述袋体朝向袋体搬出部搬运。
[0029]其特征在于,所述袋支撑部具备传送机,使所述传送机向下方向摆动来使所述袋
体滑落。
[0030]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搬出部向所述袋支撑部的下方向搬运收纳箱,所述袋支撑部使所述传送机向下方向摆动来使所述收纳箱的上盖张开。
[0031]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是共挤出聚乙烯多层膜或低密度聚乙烯单层膜。
[0032]本专利技术的装有内容物的薄膜包装袋的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具有:膜成形工序,将从卷筒抽出的薄膜折入为管状;纵密封工序,将所述薄膜的侧缘彼此在上下方向进行热密封而制成管状;膜搬运工序,向下方向搬运所述薄膜;填充工序,向所述薄膜的内部投入内容物;横密封工序,将所述薄膜在左右方向进行热密封而制成袋体;方底密封工序,在将所述袋体的底部从内侧延展为矩形后进行热密封而形成矩形的底面;以及袋体切离工序,将所述袋体从所述薄膜切离。
[0033]专利技术效果
[0034]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一种能够制造形成了没有褶皱的矩形的底面并填充有内容物的薄膜包装袋的立式制袋填充包装机。特别是,即使是在由低韧性膜形成薄膜包装袋的情况下或者是在形成大容量的薄膜包装袋的情况下,也能够将袋底折叠成矩形而不会产生褶皱。
附图说明
[0035]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装有内容物的薄膜包装袋的立体图。
[0036]图2是实施方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立式制袋填充包装机,其特征在于,具备:膜供应部,其将薄膜从卷筒抽出;制袋引导件,其将所述薄膜折入为管状并使搬运方向变为下方向;纵密封部,其将所述薄膜的侧缘彼此在上下方向进行热密封而制成管状;膜搬运部,其向下方向搬运所述薄膜;填充部,其向所述薄膜的内侧投入内容物;横密封部,其将所述薄膜在左右方向进行热密封而制成袋体;方底密封部,其将所述袋体的底部从内侧延展为矩形并进行热密封而制成矩形的底面;以及切割器,其将所述袋体从所述薄膜切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制袋填充包装机,其中,所述方底密封部具备:方底成形部,其将所述袋体的底部从内侧延展为矩形,将所述袋体的两角部分折叠成三角形;以及方底加热器,其将所述两角部分在前后方向进行热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制袋填充包装机,其中,所述方底加热器在所述横密封部的上表面处将所述两角部分在前后方向进行热密封。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立式制袋填充包装机,其中,所述方底成形部具备:4根第一引导棒,其与所述薄膜的内表面抵接;以及第一引导棒驱动部,其使所述4根第一引导棒向四角方向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制袋填充包装机,其中,所述第一引导棒驱动部使所述4根第一引导棒一边与所述薄膜的内侧抵接,一边下降移动到在四角方向外侧接近所述方底加热器的工作位置,使所述4根第一引导棒上升移动到在四角方向内侧与所述方底加热器分开的退避位置,从而不能接触所述薄膜的内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制袋填充包装机,其中,所述膜搬运部在所述4根第一引导棒从所述退避位置向所述工作位置移动时,与所述两角部分的折叠量相应地向下方向搬运所述薄膜。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立式制袋填充包装机,其中,所述横密封部具备:扁平成形部,其使所述薄膜扁平化;以及横向加热器,其在左右方向对所述薄膜进行夹持并进行热密封。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式制袋填充包装机,其中,所述扁平成形部具备:2根第二引导棒,其与所述薄膜的内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鹤田正贵山口晶横山隆之
申请(专利权)人:织宽工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