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海南医学院专利>正文

促进葡萄糖消耗活性的两个二萜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14627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促进葡萄糖消耗活性的两个二萜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从冰糖草全株中分离得到两个新的aphidicolane型二萜,命名为Scopadulinol A(1)和Scopadulinol B(2)。通过核磁共振、H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促进葡萄糖消耗活性的两个二萜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促进葡萄糖消耗活性的两个二萜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冰糖草为玄参科野甘草属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冰糖草提取物具有抗糖尿病作用。从冰糖草中得到化学类型主要有二萜类、生物碱类。其中二萜类化合物结构独特,是冰糖草的特征性成分。其中Aphidicolane型二萜在高等植物中非常罕见,目前从冰糖草中仅分离得到1个该类化合物scopadulin。因此,开展冰糖草中其他Aphidicolane型二萜化合物的相关研究,对于进一步丰富Aphidicolane型二萜化合物的类型,以及对于冰糖草化学成分的分析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4]本专利技术第一个方面提供两个二萜类化合物,其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0005][0006]本专利技术第二个方面是提供上述两个二萜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1)将冰糖草干燥全株,用体积浓度为9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回收乙醇后,加水溶解后用石油醚萃取,得石油醚部位;
[0008](2)石油醚部位经硅胶柱层析,以不同体积比的石油醚

乙酸乙酯梯度洗脱,收集石油醚

乙酸乙酯比例为100:20的洗脱液,浓缩,干燥后得浸膏;
[0009](3)浸膏经硅胶柱色谱,采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梯度洗脱,收集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体积比为5:1:1的流分,经半制备液相色谱经洗脱得到化合物1和化合物2。
[0010]进一步,所述的步骤(2)中,硅胶柱层析所用硅胶为200

300目。
[0011]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混合溶液的体积比例为100:0

100:100;所述的步骤(3)中,石油醚、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混合液的体积比例为50:1:1

1:1:1。
[0012]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混合溶液的体积比例依次为100:0、100:1、100:2、100:3、100:4、100:5、100:8、100:10、100:12、100:20、100:50、100:100;所述的步骤(3)中,石油醚和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混合溶液的体积比例依次为50:1:1、30:1:1、25:1:1、20:1:1、15:1:1、12:1:1、10:1:1、8:1:1、5:1:1、1:1:1。
[0013]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高效液相色谱柱为YMC

pack ODS

A column(250mm
×
10mm,5μm,12nm,YMC Co.,Ltd.,Kyoto,Japan),洗脱剂:甲醇

0.2%甲酸水(71:29),流速为2mL/min,化合物1、2的保留时间约分别为156分钟,152分钟。
[0014]本专利技术第一个方面提供上述两个二萜类化合物在制备促进葡萄糖消耗的制剂中的应用。
[0015]进一步,所述的应用中,所述的两个二萜类化合物能够促进肝细胞对葡萄糖的消耗。
[0016]进一步,所述的应用中,所述的肝细胞为HL

7702人肝细胞。
[0017]进一步,所述的应用中,两个二萜类化合物的浓度均为0.39

6.25μM。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9]从冰糖草全株中分离得到两个新的aphidicolane型二萜,被命名为Scopadulinol A(1)和Scopadulinol B(2)。通过核磁共振、HR

ESI

MS等波谱技术确定了它们的结构。此外,对这两个化合物进行了体外糖消耗活性检测实验,发现这两个化合物都具有显著促进HL

7702人肝细胞葡萄糖消耗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化合物1的1H NMR(600MHz,CDCl3)。
[0022]图2为化合物1的
13
C NMR(150MHz,CDCl3)。
[0023]图3为化合物2的1H NMR(600MHz,CDCl3)。
[0024]图4为化合物2的
13
C NMR(150MHz,CDCl3)。
[0025]图5为化合物1(compound1)和化合物2(compound2)对HL

7702人肝细胞葡萄糖消耗的影响。其中MET为二甲双胍。所有数据均表示为平均值
±
SD;与对照相比,*为P<0.05,**P<0.005,***P<0.001。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1
[0028]1.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0029]将冰糖草干燥全株(50.0kg)用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两次,每次2小时。回收溶剂,用水溶解后依次用石油醚、二氯甲烷、正丁醇萃取,得石油醚部位350g,将石油醚部位经硅胶(200

300目)柱层析,分别采用不同体积比的石油醚

乙酸乙酯(100:0

100:100)梯度洗脱,得到12个流分,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混合溶液的体积比例依次为100:0(Fr.1)、100:1(Fr.2)、100:2(Fr.3)、100:3(Fr.4)、100:4(Fr.5)、100:5(Fr.6)、100:8(Fr.7)、100:10(Fr.8)、100:12(Fr.9)、100:20(Fr.10)、100:50(Fr.11)、100:100(Fr.12)。收集石油醚

乙酸乙酯比例为100:20(Fr.10)的洗脱液,减压浓缩,干燥后得浸膏。
[0030]其中流分10(Fr.10)经硅胶柱色谱,采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体积比为50:1:1

1:1:1)梯度洗脱,石油醚和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混合溶液的体积比例依次为50:1:1(Fr.10.1),30:1:1(Fr.1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两个二萜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式Ⅰ所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个二萜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冰糖草干燥全株,用体积浓度为9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提取液回收乙醇后,加水溶解,用石油醚萃取,得石油醚部位;(2)石油醚部位经硅胶柱层析,以不同体积比的石油醚

乙酸乙酯梯度洗脱,收集石油醚

乙酸乙酯比例为100:20的洗脱液,浓缩,干燥后得浸膏;(3)浸膏经硅胶柱色谱,采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梯度洗脱,收集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体积比为5:1:1的流分,经半制备液相色谱经洗脱得到化合物1和化合物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硅胶柱层析所用硅胶为200

300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混合溶液的体积比例为100:0

100:100;所述的步骤(3)中,石油醚、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混合液的体积比例为50:1:1

1:1:1。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混合溶液的体积比例依次为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琳张寿文陈咪咪张勇黄兹宝曹明玉张小坡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