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拉线混合驱动人工肌肉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康复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气动拉线混合驱动人工肌肉。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应用康复领域的柔性机器人设备主要采用气动或者线驱的人工肌肉来驱动外骨骼装置。无论是气动柔性肌肉或者拉线柔性肌肉,单一的驱动方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0003]气动柔性肌肉通常可以通过增大肌肉外壁和调整内部气压的方式来实现较大的推力,但受限于其自身的刚性与柔性材料的压缩能力,难以提供较大的拉力。拉线驱动的肌肉执行器只能提供单向的拉力,如果作用于某一转动关节,则需要在两个方向上同时布置拉线肌肉执行器。并且,拉线肌肉执行器自身结构缺乏刚性,无法作为结构支撑件使用。
[0004]在康复医疗领域,柔性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既要提供足够的结构支撑,又要在关节进行主动运动时提供辅助力。现有的柔性外骨骼无法同时满足上述条件,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动拉线混合驱动人工肌肉,以解决现有的柔性外骨骼无法同时提供结构支撑和辅助力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拉线混合驱动人工肌肉,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动执行器(1)、气压调节组件(2)和拉线驱动组件(3),所述气压调节组件(2)与气动执行器(1)连通,用于调节所述气动执行器(1)中的气压,以控制所述气动执行器(1)伸展或压缩;所述拉线驱动组件(3)的伸缩端与气动执行器(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执行器压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拉线混合驱动人工肌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执行器(1)包括内伸缩管(11)、外伸缩管(12)、第一端盖(13)和第二端盖(14),所述内伸缩管(11)嵌套在外伸缩管(12)内,所述内伸缩管(11)和外伸缩管(12)的第一端均与第一端盖(13)密封连接,所述内伸缩管(11)和外伸缩管(12)的第二端均与第二端盖(14)密封连接,以形成封闭的气腔(15);所述内伸缩管(11)的内腔通过第二端盖(14)上的中心通孔(141)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气压调节组件(2)与气腔(15)连通,所述拉线驱动组件(3)的伸缩端与第一端盖(13)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动拉线混合驱动人工肌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盖(14)上靠近第一端盖(13)的一侧设有环形槽(142),所述环形槽(142)位于内伸缩管(11)和外伸缩管(12)之间,并与所述气腔(15)连通;所述第二端盖(14)的侧壁上设有与环形槽(142)连通的气孔(143),所述气压调节组件(2)与所述气孔(143)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动拉线混合驱动人工肌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调节组件(2)包括与所述气腔(15)连通,用于向气腔(15)中充气的高压泵(21),以及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勇,李晓东,端木德浩,王小军,曹翔,
申请(专利权)人:香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