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信道信息反馈、恢复方法及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信道信息反馈、恢复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以及新空口(new radio,NR)等通信系统中,基站需要获取下行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用于确定调度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信道的资源、调制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预编码矩阵等配置。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模式中,由于上下行信道存在互易性,基站可以通过测量上行参考信号获取上行CSI,进而推测出较为精确的下行CSI,例如将上行CSI用作下行CSI。在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模式中,上下行信道不一定存在互易性,因此需要从终端设备获取下行CSI。例如,终端设备通过测量参考信号获得下行CSI,并将CSI反馈给基站。
[0003]在现有的宽带多天线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道信息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参考信号;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获得第一信道状态矩阵;根据第一稀疏图样对所述第一信道状态矩阵进行抽样,获得稀疏信道状态矩阵;所述第一稀疏图样由网络设备配置,所述第一稀疏图样用于对所述第一信道状态矩阵的至少一个维度进行抽样;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道信息,所述第一信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稀疏信道状态矩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参考信号,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用于训练所述第一稀疏图样对应的神经网络,所述神经网络用于根据所述稀疏信道状态矩阵恢复所述第一信道状态矩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所述第二参考信号所使用的第二预编码与接收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所使用的第一预编码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带宽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带宽。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对应的子载波间隔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状态矩阵的维度包含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维度、所述网络设备的天线维度和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频域维度和时域维度中的至少一个维度;所述第一稀疏图样指示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终端设备的天线维度中的至少一个天线的索引、所述网络设备的天线维度中的至少一个天线的索引、所述频域维度中的至少一个频域单元的索引和所述时域维度中的至少一个时域单元的索引。7.一种信道信息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包括: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参考信号;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信道信息,所述第一信道信息用于指示稀疏信道状态矩阵;所述稀疏信道状态矩阵为通过第一稀疏图样对第一信道状态矩阵的至少一个维度进行抽样获得的,所述第一信道状态矩阵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确定;通过神经网络对所述稀疏信道状态矩阵进行处理,获得第二信道状态矩阵,所述第二信道状态矩阵为对所述第一信道状态矩阵的恢复值;所述神经网络是通过根据所述第一稀疏图样抽样的数据训练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参考信号;根据所述第二参考信号获得第三信道状态矩阵;根据第三信道状态矩阵获取第四信道状态矩阵,所述第四信道状态矩阵在子载波维度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信道状态矩阵在子载波维度的长度,所述第四信道状态矩阵在接收天线维度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信道状态矩阵在发送天线维度的长度,所述第四信道状态矩阵在发送天线维度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一信道状态矩阵在接收天线维度的长度;
根据第一稀疏图样对第四信道状态矩阵的至少一个维度进行抽样获得第五信道状态矩阵;所述神经网络是通过多个第四信道状态矩阵以及对应的第五信道状态矩阵训练得到的。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参考信号,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用于训练所述第一稀疏图样对应的神经网络,所述神经网络用于根据所述稀疏信道状态矩阵恢复所述第一信道状态矩阵。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