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3997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尤其是一种透光层的出光面上形成有图案结构的有机发光显示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包括一出光基层,及一形成在出光基层上的透光层,其具有一出光面;在上述出光面上形成有一棱镜膜,该棱镜膜具有多个棱镜结构(Prisms)。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机发光显示器通过棱镜膜表面的棱镜结构减小出射光线的出射角,使光线完全集中在有效视角内,能有效利用出光基层发射出来的光线,从而进一步提升显示器的光学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尤其是一种透光层的出光面上形成有图案结构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具有较高的光学利用率。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显示器的研究始于1980年代,美国柯达公司的Ching.W.Tang及S.A.VanSlyke(Appl.Phys.Lett.,1987,51,913)利用蒸镀的方法制成结构为ITO/Diamine/Alq3/Mg:Ag的组件(ITO为铟锡氧化物,Diamine为二元胺,Alq3为三(8-羟基喹啉)化铝(Tris(8-hydroxyquinoline)Aluminum));而在1990年,英国剑桥大学J.H.Burroughes等人也利用PPV(poly(p-phenylenevinylene))作为发光层,制得结构为ITO/PPV/Ca的组件,参见美国专利第5,247,190号。故在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发展上便分为发光层为小分子染料(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OLED)及高分子材料(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PLED)的两种系统,而在称呼上为有别于无机发光二极管系统(In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通常称为有机发光显示器(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Display)。有机发光显示器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其为一层叠结构,主要包括一出光基层1及透光层2,透光层2包括一出光面21。在实际应用上为增加显示器的可靠度将再增加一封装保护层3。出光基层1具自发光特性,其详细结构如图2所示,包含一有机发光层11,置于代表阳极14与阴极15之间,形成三层结构组件,而为增加其发光效果通常会在有机发光层11与电极间加入有利于载子传递的层,如空穴传输层12及电子传输层13。一般的有机发光显示器结构中以玻璃作透光层2,而封装保护层3则为封装玻璃或金属盖板;有机发光层11可从众多发荧光的有机固体中选择,可由多个子层或单个混合层组成。当将电压加至阳极14与阴极15上,在电压产生的电场驱动下,带负电荷的电子从阴极15移向电子传输层13并最终到达有机发光层11。与此同时,通常称为空穴的正电荷从阳极14移向空穴传输层12并最终到达同一有机发光层11。当正电荷与负电荷在有机发光层11中相遇时,它们复合并产生光子而发光。光子的波长及相应的颜色取决于产生光子的有机材料的特性。通过选择有机材料,或通过选择掺杂剂,或通过已有技术公知的其它技术能控制由有机发光显示器发出的光的颜色。通过混合由不同的有机发光体发射的光可以产生不同颜色的光。例如,通过同时混合红色、绿色及蓝色光产生白色光(参见美国专利第6,747,618号)。在典型的有机发光显示器中,或阳极或阴极是透明以便使光通过阳极或阴极面能提供给观察者。阴极通常由低逸出功的材料构成,例如钙、镁、铝、铟、锂等。通常,从阳极注入的空穴,经空穴传输层进入有机发光层,阳极为高逸出功的材料,如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氧化铟、氧化锌、氧化镍、三氧化二锑等相关化合物,或是掺杂态的导电高分子(如聚苯胺系、聚塞吩等共轭高分子及其相关的掺杂态物种)等具有发射空穴功能的材料。典型情况下,有机发光显示器采用2至30伏的直流偏压工作。通过调整施加到阳极及阴极上的电压或电流来控制有机发光显示器的亮度。所产生的相对光量通常称为“灰度级”。通常以直流方式工作时,有机发光显示器工作最好。恒定电流驱动的光输出比恒定电压驱动的光输出更加稳定。这与通常以电压方式工作的许多其它显示技术相反。有机发光显示器具有许多有益特性,包括自发光,无须背光模块;低驱动电压(小于10伏)且省电、高能量效率(161m/W)、高亮度(100,000cd/m2以上)、高对比度、响应时间短(<2μs);重量轻、厚度薄、结构简单、成本低、可挠性(塑料基底,参见美国专利第6,787,990号)、可全彩化;广视角(接近180度)。有机发光显示器已应用于电视、图像显示系统以及数字打印中。由于有机发光显示器具有广视角的特点,如第三图所示,α1,α2,α3及α4为发光点Y向外射出的光线折射路径,发光点Y向外射出光线的最大视角为θ1,其约为180度;但对于显示器件而言,其视角需求最多也只要160度;因此,超过160度的光线是浪费的,导致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光学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光线利用率较低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其出光面上形成有一棱镜膜(Prismatic Film),通过棱镜膜的棱镜结构(Prisms)减小出射光的出射角,使光线被充分利用以提升显示器的光学利用率。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包括一出光基层,及一形成在出光基层上的透光层,其具有一出光面;其中,该有机发光显示器还包括一棱镜膜,其形成在上述出光面之上,且该棱镜膜的上表面具有多个棱镜结构。所述棱镜结构是通过压印方法形成的。所述压印方法包括热压印方法(Hot-embossing)及步进-闪光压印方法(Step-and-Flash Lithography)。所述出光基层包括一第一电极,与其相对的一第二电极,及形成在第一与第二电极之间的一有机层,其具有自发光特性。所述棱镜结构的顶角分布为60~120度。优选的,所述棱镜结构的顶角分布为70~100度。所述棱镜膜为一单层结构棱镜膜,也可为一多层结构棱镜膜。所述棱镜结构包括三角柱结构(Triangular Prisms)。所述棱镜结构包括三角锥结构(Triangular Pyramid)。所述棱镜膜的材料包括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氟化树脂,氯乙烯树脂,聚碳酸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其透光层的出光面上形成有一棱镜膜,通过棱镜膜表面的棱镜结构减小出射光线的出射角,使光线完全集中在有效视角内,能有效利用出光基层发射出来的光线,从而进一步提升显示器的光学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出光基层的分解结构图。图3是现有技术中有机发光显示器光线发射示意图。图4是相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相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棱镜膜的光线折射路径示意图。图6是相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棱镜膜制作方法中的压模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将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见图4,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包括一出光基层10、透光层20及一封装保护层30;出光基层10具有自发光特性,透光层20包含一出光面201;一棱镜膜40形成在出光面201之上,上述棱镜膜40为一单层结构,其上表面包含有大量的棱镜结构41,与其相对的另一表面则与出光面201结合。上述出光基层10包括一相对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及一位于第一、第二电极之间的有机发光层;当有机发光显示器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加在第一及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压而形成电场,电子及空穴在电场的驱动下移向有机发光层,并在有机发光层中相遇,复合后产生光子而发光;当然,与有机发光层与电极之间还可以增加利于电子/空穴注入效率或平衡电子/空穴的传递速率或增加电子/空穴再结合的几率等的其它层。上述棱镜膜40的棱镜结构41具有一顶角β,且β的大小分布范围为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其包括:一出光基层,和一形成在出光基层上的透光层,该透光层具有一出光面,其特征在于该有机发光显示器还包括一棱镜膜,该棱镜膜形成在上述出光面,且该棱镜膜具有多个棱镜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泰成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