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逆作法肥槽提前回填的构造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逆作法肥槽提前回填的构造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逆作法施工地下室时,先施工桩和立柱,再从上到下依次施工每个楼层的梁和板结构,梁板结构与围护结构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与围护结构共同抵抗土压力,基坑内的土随施工进度从上至下开挖。底板完成之后,从下至上依次完成每个楼层地下室外墙,再回填基坑肥槽。
[0003]由于室外管线可能位于肥槽内,室外道路也可能位于肥槽上,所以施工这些室外管线和道路前需先将基坑肥槽回填。而常规逆作法中基坑回填需在全部地下室外墙施工完成之后进行,即当地下室有部分楼层的外墙施工未完成时,肥槽无法提前回填,这将造成室外管线、室外道路等室外总体的施工进度滞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缺陷,通过在地下室外墙和基坑围护结构之间设置上肋墙和下斜撑,使得连接板、腰梁、地下室外墙、上肋墙和下斜撑共同组成受力体系,使得回填土的重力荷载可以通过该体系传递至基坑围护结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逆作法肥槽提前回填的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肋墙固定构造(8),所述上肋墙固定构造(8)上的基坑围护结构(1)与地下室外墙(3)之间设置有上肋墙(4),且上肋墙(4)的表面固定设置有暗梁(2),同时上肋墙(4)的底部是连接板(5),并且连接板(5)端部与腰梁(6)固定连接,腰梁(6)的底部通过下斜撑(7)进行支撑;围护栏(9)、钢立柱(10)、工程桩(11)设置在施工基坑上,第一皮土(14)的表面覆盖有第一道连接板(13),且第一道连接板(13)与地下室顶板(15)安装在一起,同时第一道连接板(13)端部是第一道腰梁(12);地下室B1板(23)的端部与第二道腰梁(19)固定连接,且第二道腰梁(19)的底部设置有斜撑结构(20),同时B1外墙及防水(22)左上侧设置有肥槽(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逆作法肥槽提前回填的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肋墙固定构造(8)包括基坑围护结构(1)、暗梁(2)、地下室外墙(3)、上肋墙(4)、连接板(5)、腰梁(6)和下斜撑(7),且暗梁(2)与上肋墙(4)的上端表面均为倾斜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逆作法肥槽提前回填的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斜撑(7)的剖面为直角梯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逆作法肥槽提前回填的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5)、腰梁(6)的底部通过下斜撑(7)进行支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逆作法肥槽提前回填的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B1板(2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皮土(24),且B1外墙及防水(22)、地下室B1板(23)为垂直设置。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天雨,韩君,段博,符伟猜,滕世华,杨威,胡升友,吴雨桐,王伯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