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海上桩基础实现区域潮汐水位监测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3759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海上桩基础实现区域潮汐水位监测系统及方法,包括缠绕在其上的多段温度传感光缆;所述温度传感光缆呈分布式布置,沿海上桩基础间隔布设;所述温度传感光缆包括纤芯,在纤芯上由内至外逐层套设的第一加筋管、第一护套、第二加筋管和第二护套,其中,第二加筋管内填充有油膏。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海上桩基础上缠绕测温光缆,可实现区域性的潮汐水位长期实时监测,具有抗电磁和耐腐蚀性强、耐久性高、轻便灵巧等优势,且不用增加水位检测的成本。的成本。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海上桩基础实现区域潮汐水位监测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潮汐水位监测
,涉及一种利用海上桩基础实现区域潮汐水位监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0003]近年来,海上风电建设蓬勃发展,其建设区域的近海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潮汐水位监测是重要的一项监测内容。我国较早的利用建设潮汐站进行潮汐测量,多采用浮子式验潮仪、压力式验潮仪等。浮子式验潮仪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维修方便,但受海洋环境制约,宜腐蚀和损坏,需频繁更换。压力式验潮仪实现了潮汐测量的自动化,且提高了精度,但传感器较为脆弱,在运输、安装过程中需避免碰撞、跌落,否则会损坏内置芯片。随着潮汐测量技术的发展,超声波、激光水位监测方法等高精技术手段得到广泛应用。但在潮汐高落差及滩涂的复杂环境中,数值误差相对较高,且露天环境下的盐雾、海风对设备的腐蚀磨损相当严重,使得原本成本较高的设备维护成本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海上桩基础实现区域潮汐水位监测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缠绕在其上的多段温度传感光缆;所述温度传感光缆呈分布式布置,沿海上桩基础间隔布设;所述温度传感光缆包括纤芯,在纤芯上由内至外逐层套设的第一加筋管、第一护套、第二加筋管和第二护套,其中,第二加筋管内填充有油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海上桩基础实现区域潮汐水位监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温度传感光缆通过环氧树脂胶全黏贴布设于海上桩基外表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海上桩基础实现区域潮汐水位监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温度传感光缆总的布设范围为全面覆盖潮汐水位变化历史最大区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海上桩基础实现区域潮汐水位监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温度传感光缆通过海底光缆串联连接至布设在远端的解调设备。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海上桩基础实现区域潮汐水位监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加筋管和第二加筋管均为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材质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志浩江峻毅杨庆义亓乐常增亮李允忠张震于生飞卢卓曲兆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