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正电极活性物质、其制备方法和包括其的可再充电的锂电池
[0001]公开了用于可再充电的锂电池的正电极活性物质、其制备方法和包括其的可再充电的锂电池。
技术介绍
[0002]诸如移动电话、膝上型计算机和智能电话等的便携式信息装置或者电动车辆已经使用具有高能量密度和易携带性的可再充电的锂电池作为驱动电源。最近,已经积极地进行研究以使用具有高能量密度的可再充电的锂电池作为混合动力车辆或电动车辆的驱动电源或储能电源。
[0003]已经研究了各种正电极活性物质以实现应用于所述用途的可再充电的锂电池。在这些正电极活性物质之中,锂镍类氧化物、锂镍锰钴复合氧化物、锂镍钴铝复合氧化物和锂钴氧化物等主要用作正电极活性物质。然而,这些正电极活性物质在重复充电和放电期间会出现结构塌陷或破裂,并且因此出现使可再充电的锂电池的长期循环寿命劣化且增大电阻的问题,因此没有表现出令人满意的容量特性。相应地,需要开发确保长期循环寿命特性以及实现高容量和高能量密度的新型正电极活性物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提供了用于可再充电的锂电池的正电极活性物质、其制备方法和包括其的可再充电的锂电池,该正电极活性物质在实现高容量的同时具有改善的循环寿命特性。
[0005]在实施方式中,用于可再充电的锂电池的正电极活性物质包括锂镍类复合氧化物,其中,正电极活性物质包括:次级颗粒,在次级颗粒中聚集了多个初级颗粒,其中,初级颗粒的至少一部分径向布置;硼涂层,设置在次级颗粒的表面上并且包含锂硼酸盐;以及硼掺杂层,在暴露于次级颗粒的表面的初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可再充电的锂电池的正电极活性物质,所述正电极活性物质包括锂镍类复合氧化物,其中,所述正电极活性物质包括:次级颗粒,在所述次级颗粒中聚集了多个初级颗粒,其中,所述初级颗粒的至少一部分径向布置;硼涂层,设置在所述次级颗粒的表面上并且包含锂硼酸盐;以及硼掺杂层,在暴露于所述次级颗粒的所述表面的所述初级颗粒内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可再充电的锂电池的正电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硼掺杂层设置在距暴露于所述次级颗粒的所述表面的所述初级颗粒的外表面10nm的深度范围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可再充电的锂电池的正电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硼掺杂层设置在距暴露于所述次级颗粒的所述表面的所述初级颗粒的外表面5nm的深度范围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可再充电的锂电池的正电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硼涂层的所述锂硼酸盐包括LiBO2、Li3B7O
12
、Li6B4O9、Li3B
11
O
18
、Li2B4O7、Li3BO3、Li8B6O
13
、Li5B3O7、Li4B2O5、Li
10
B4O
11
、Li8B2O7或其任何组合。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可再充电的锂电池的正电极活性物质,其中,基于所述正电极活性物质,所述硼涂层的所述锂硼酸盐的含量为0.02wt%~0.5wt%。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可再充电的锂电池的正电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正电极活性物质进一步包括晶界硼涂覆部,所述晶界硼涂覆部设置在所述次级颗粒内部的所述初级颗粒的表面上并且包括锂硼酸盐。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可再充电的锂电池的正电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硼涂层的重量大于所述晶界硼涂覆部的重量。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可再充电的锂电池的正电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硼涂层的重量至少为所述晶界硼涂覆部的重量的4倍。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可再充电的锂电池的正电极活性物质,其中,基于所述硼涂层和所述晶界硼涂覆部的总量,包括的所述硼涂层的量为70wt%~98wt%,并且包括的所述晶界硼涂覆部的量为2wt%~30wt%。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可再充电的锂电池的正电极活性物质,其中,基于所述正电极活性物质,所述硼涂层的含量为0.02wt%~0.5wt%,并且所述晶界硼涂覆部的含量为0.001wt%~0.05wt%。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可再充电的锂电池的正电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弼相,金钟玟,金玄凡,朴商仁,李韩瑟,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