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站改造站控层设备变动过渡方案的综合评估方法,首先,提出了考虑供电可靠性、电网安全性、改造工程时间及数据可靠上送等的全站改造站控层设备变动备选过渡方案。其次,针对全站改造站控层设备变动,提出了包含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及技术层面4个一级指标及全生命周期投资成本、全寿命周期收益、运行维护成本等11个二级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更综合全面;另外,建立了站控层设备变动过渡方案综合评估的层次结构模型,根据综合权重选择出最优的站控层设备变动过渡方案,可有效提升变电站自动化管理水平、提高改造安全性、减少改造及后期工作量、优化人力物力资源配置。力资源配置。力资源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站改造站控层设备变动过渡方案综合评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变电站自动化改造领域,是一种过渡方案的综合评估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全站改造站控层设备变动过渡方案综合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信息、计算机、通讯技术发展,变电站自动化改造工程引起广泛关注,具有显著的产业影响及社会价值。为解决运行年限长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因硬件设备老化、性能低下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的压力等问题,并满足未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的需要,因此需对变电站站控层设备进行改造。
[0003]站控层相当于变电站的“神经系统”,因此站控层设备变动是全站自动化改造的重要环节。站控层主要将主机、工作站、交换机、远动机等通过网络连接,能够协调管控间隔层设备及与集控中心、信息主站、调度中心的通信,既可为智能调度提供变电站各设备多源异构实时数据,且可增强人员与设备的交互能力,提高现场智能感知及多维交互能力。因此,变电站站控层设备变动过渡尤为关键。
[0004]站控层设备远动、监控后台、UPS、PMU、子站等,其改造过程需考虑供电可靠性、电网安全性、改造工程时间及数据的可靠上送等,目前缺乏合理的全站改造站控层设备变动过渡方案,对站控层设备变动过渡方案综合评估方法也缺乏研究。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1)提出了考虑供电可靠性、电网安全性、改造工程时间及数据的可靠上送等的两种全站改造站控层设备变动备选方案;2)针对全站改造站控层设备变动,提出了包含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及技术层面4个一级指标及全生命周期投资成本、全寿命周期收益、运行维护成本等11个二级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更综合全面;3)建立了站控层设备变动过渡方案综合评估的层次结构模型,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根据综合权重选择出最优的运营模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站改造站控层设备变动过渡方案综合评估方法,提出了考虑供电可靠性、电网安全性、改造工程时间及数据的可靠上送等的两种全站改造站控层设备变动备选方案,针对全站改造站控层设备变动,提出了包含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及技术层面4个一级指标及全生命周期投资成本、全寿命周期收益、运行维护成本等11个二级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站控层设备变动过渡方案综合评估的层次结构模型,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根据综合权重选择出最优的运营模式。基于全站改造站控层设备变动过渡方案综合评估,可有效提升变电站运自动化管理水平、提高改造安全性、减少改造工作量、降低后期运维工作量、优化人力物力资源配置。
[0007]一种全站改造站控层设备变动过渡方案综合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8]获取全站改造站控层设备变动备选方案;
[0009]建立全站改造站控层设备变动过渡方案综合评估的模型目标层;
[0010]建立全站改造站控层设备变动过渡方案综合评估的模型指标层;
[0011]建立全站改造站控层设备变动过渡方案综合评估的模型方案层;
[0012]分析影响全站改造站控层设备变动过渡方案的各影响因素;
[0013]获得基于站控层设备变动过渡方案决策层次分析结构模型的综合评价方法。
[0014]进一步的,所述模型目标层的目标为变电站综合运行效用最大化,并对改造方案进行综合指标评价。
[0015]进一步的,所述模型指标层包括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及技术层面4个一级指标及对应的11个二级指标;所述的一级指标及其相应的二级子指标分别为:
[0016]E1:经济性,对应的二级子指标为:F1:全生命周期投资成本;F2:全寿命周期收益;F3:运行维护成本;
[0017]E2:可靠性,对应的二级子指标为:F4:数据中断时间;F5:工程调试时间;F6:故障率;
[0018]E3:安全性,对应的二级子指标为:F7:误控断路器风险率;F8:持续供电水平;F9:数据损坏率;
[0019]E4:技术层面,对应的二级子指标为:F10:智能化改造水平;F11:运行维护复杂度。
[0020]进一步的,所述建立全站改造站控层设备变动过渡方案综合评估的模型方案层,方案层为使全站改造站控层设备变动获得最大综合运行效用的运营方案。
[0021]进一步的,所述获得基于站控层设备变动过渡方案决策层次分析结构模型的综合评价方法为:结合各二级指标相对于站控层设备变动过渡方案的权重及各二级子指标相对最大综合运行效用总目标的综合权值,进行综合权重计算,综合权重越大的站控层设备变动过渡方案,其综合评估效果越好。
[0022]进一步的,所述全站改造站控层设备变动备选方案为两种,则运营方案1为:1)信息子站、2)UPS、3)PMU、4)监控后台、5)远动装置;运营方案2为:1)UPS、2)PMU、3)信息子站、4)监控后台、5)远动装置。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24]1、针对全站改造站控层设备变动,提出了包含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及技术层面4个一级指标及全生命周期投资成本、全寿命周期收益、运行维护成本等11个二级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更综合全面;
[0025]2、提出了考虑供电可靠性、电网安全性、改造工程时间及数据的可靠上送等的两种全站改造站控层设备变动备选方案,保证设备的安装及调试验收的正确性及可靠性,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网安全,保证变电站数据的可靠上送;
[0026]3、建立了站控层设备变动过渡方案综合评估的层次结构模型,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根据综合权重选择出最优的运营模式。基于全站改造站控层设备变动过渡方案综合评估,可有效提升变电站运自动化管理水平、提高改造安全性、减少改造及后期工作量、优化人力物力资源配置,为变电站站控层设备变动的发展提供了过渡方案参考;
[0027]4、提出基于站控层设备变动过渡方案决策层次分析结构模型的综合评价方法,本专利技术为站控层设备变动过渡方案决策提供了一种改造更加安全可靠、评估更加综合全面、评估效果更好的综合评估方法。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全站改造站控层设备变动过渡方案的综合评估方法的流程图;
[0029]图2为综合效用评估的过渡方案的层次分析模型。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3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全站改造站控层设备变动过渡方案综合评估方法。首先,提出了考虑供电可靠性、电网安全性、改造工程时间及数据的可靠上送等的两种全站改造站控层设备变动备选方案。其次,针对全站改造站控层设备变动,提出了包含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及技术层面4个一级指标及全生命周期投资成本、全寿命周期收益、运行维护成本等11个二级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更综合全面。另外,建立了站控层设备变动过渡方案综合评估的层次结构模型,根据综合权重选择出最优的运营模式,可有效提升变电站管理水平、提高改造安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站改造站控层设备变动过渡方案综合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考虑供电可靠性、电网安全性、改造工程时间及数据可靠上送的全站改造站控层设备变动备选方案;建立全站改造站控层设备变动过渡方案综合评估的模型目标层;建立全站改造站控层设备变动过渡方案综合评估的模型指标层;建立全站改造站控层设备变动过渡方案综合评估的模型方案层;分析影响全站改造站控层设备变动过渡方案的各影响因素;获得基于站控层设备变动过渡方案决策层次分析结构模型的综合评价方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站改造站控层设备变动过渡方案综合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目标层的目标为变电站综合运行效用最大化,并对改造过渡方案进行综合指标评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站改造站控层设备变动过渡方案综合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指标层包括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及技术层面4个一级指标及对应的11个二级指标;所述的一级指标及其相应的二级子指标分别为:E1:经济性,对应的二级子指标为:F1:全生命周期投资成本;F2:全寿命周期收益;F3:运行维护成本;E2:可靠性,对应的二级子指标为:F4:数据中断时间;F5:工程调试时间;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杰,高新智,张昌钦,周琳洁,曾禹棠,甄国栋,姚泰昂,沈浮,张宇,杜梦佳,刘宇浩,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