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浆分离膜的注胶粘合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3527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血浆分离膜的注胶粘合方法,涉及血浆分离膜技术领域,所述血浆分离膜的注胶粘合方法包括下述操作步骤:S1、血浆分离膜的放置;S2、内孔封闭;S3、一次注胶粘合;S4、二次注胶粘合;S5、血浆分离膜固定完成和S6、初始完成品的处理。该一种血浆分离膜的注胶粘合方法,血浆分离膜选择55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浆分离膜的注胶粘合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血浆分离膜
,具体为一种血浆分离膜的注胶粘合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血浆分离膜与血液透析膜类似,是一种微孔型的中空纤维膜,膜壁上有许多微孔,血浆分离膜的膜内表面微孔孔径:大约是0.1

0.6μm,利用不同膜孔径的分离膜可将血液中不同分子量的物质分离出:孔径为0.1μm可清除5500D的物质,0.2pm可清除60000D的物质,0.4μm可清除300万D的物质,0.6μm清除600万D的物质,把血浆分离膜粘结在外壳上需要用到胶粘剂,将胶粘剂涂覆在膜与壳体的两端,经过胶粘剂润湿、流变、扩散、渗透、叠合,然后固化后,保持膜与壳固定直至粘接牢固。
[0003]但是,现有的血浆分离膜由于其膜微孔孔径大约是0.1

0.6μm,一般600mPa.s粘度的胶粘剂可以浸润到膜孔内表面把膜内孔堵住,而导致血液不能在膜内孔流动,从而影响或失去分离血液中物质的效果。
[000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血浆分离膜的注胶粘合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血浆分离膜的注胶粘合方法,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血浆分离膜的注胶粘合方法,所述血浆分离膜的注胶粘合方法包括下述操作步骤:
[0007]S1、血浆分离膜的放置:
[0008]将血浆分离膜整齐放置在壳体中,使得血浆分离膜与壳体两者的两端整齐分布;
[0009]S2、内孔封闭:
[0010]用铝箔或者其他方式,把内孔加热融化,封闭;
[0011]S3、一次注胶粘合:
[0012]将注射针从血浆分离膜与壳体的一端插入,插入至血浆分离膜与壳体之间的缝隙中,再利用注射针将粘胶剂注入至该缝隙中;
[0013]S4、二次注胶粘合:
[0014]再将注射针从血浆分离膜与壳体的另一端插入,并将粘胶剂注入至该端的血浆分离膜与壳体之间的缝隙中;
[0015]S5、血浆分离膜固定完成:
[0016]等待粘胶剂的胶分子浸润、扩散、固化,使得血浆分离膜与壳体之间完成粘接固定,由此获得初始的完成品;
[0017]S6、初始完成品的处理:
[0018]取下初始的完成品,切除初始的完成品两端多余固化后的胶以及膜丝,由此获得
完成粘接固定后的完成品。
[0019]进一步的,所述S1步骤中,血浆分离膜的数量择取与壳体内表面积大小相适配。
[0020]进一步的,所述S3、S4步骤中,粘胶剂选用5500

6500mPa.s粘度的胶粘剂。
[0021]进一步的,所述S3、S4步骤中,注射针的针头部位呈扁平状且是侧面开设出胶口,出胶口呈长条状。
[0022]进一步的,所述针头部位呈扁平状,且针头部位宽度控制在3

5毫米。
[0023]进一步的,所述S3、S4步骤中,注射针的针头部位插入血浆分离膜与壳体之间的缝隙中,且沿该缝隙走向匀速移动,移动过程中均匀注入粘胶剂。
[0024]进一步的,所述S5步骤中,粘胶剂固化时利用低温加热的方式加速固化流程。
[0025]进一步的,所述低温加热的温度控制在50

75摄氏度。
[0026]进一步的,所述S6步骤中,切除多余固化后的胶以及膜丝时,刀片侧面贴于壳体一端侧面,且刀口朝向多余的胶以及膜丝并进行用力。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血浆分离膜的注胶粘合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8]该血浆分离膜的注胶粘合方法,血浆分离膜选择5500

6500mPa.s粘度的胶粘剂,经过测试5500

6500mPa.s粘度的胶粘剂不能浸润穿过0.5μm的膜微孔,由此可避免0.5μm及以下孔径的膜微孔受到封堵,且注射针的针头部位插入血浆分离膜与壳体之间的缝隙中,且沿该缝隙走向匀速移动,移动过程中均匀注入粘胶剂,使得血浆分离膜与壳体之间得以粘接均匀和牢固。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血浆分离膜的注胶粘合方法的操作流程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血浆分离膜的注胶粘合方法的针头部位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32]如图1

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血浆分离膜的注胶粘合方法,血浆分离膜的注胶粘合方法包括下述操作步骤:
[0033]S1、血浆分离膜的放置:
[0034]将血浆分离膜整齐放置在壳体中,使得血浆分离膜与壳体两者的两端整齐分布;
[0035]其中,血浆分离膜的数量择取与壳体内表面积大小相适配,即血浆分离膜需要完全覆盖壳体内表面;
[0036]S2、内孔封闭:
[0037]用铝箔或者其他方式,把内孔加热融化,封闭;
[0038]S3、一次注胶粘合:
[0039]将注射针从血浆分离膜与壳体的一端插入,插入至血浆分离膜与壳体之间的缝隙中,再利用注射针将粘胶剂注入至该缝隙中;
[0040]S4、二次注胶粘合:
[0041]再将注射针从血浆分离膜与壳体的另一端插入,并将粘胶剂注入至该端的血浆分
离膜与壳体之间的缝隙中;
[0042]S3、S4步骤中,粘胶剂选用5500

6500mPa.s粘度的胶粘剂,且S3、S4步骤中,注射针的针头部位呈扁平状且是侧面开设出胶口,出胶口呈长条状,针头部位呈扁平状,且针头部位宽度控制在3

5毫米,而且S3、S4步骤中,注射针的针头部位插入血浆分离膜与壳体之间的缝隙中,且沿该缝隙走向匀速移动,移动过程中均匀注入粘胶剂;
[0043]其中,确定选用5500

6500mPa.s粘度的胶粘剂,进行了下述测试:
[0044]选取了自500mPa.s粘度的胶粘剂为A胶粘剂,由此每增加500mPa.s粘度的胶粘剂为B胶粘剂、C胶粘剂
……
,A胶粘剂、B胶粘剂、C胶粘剂
……
均经过S1

S6步骤的操作,其中血浆分离膜选择具有0.5μm膜微孔的,最终对各完成品进行检测,发现选用5500

6500mPa.s粘度的胶粘剂对血浆分离膜进行粘接时并不会堵塞膜微孔;
[0045]而且,注射针通过管道与流量计、泵体以及储胶箱连接,泵体将储胶箱内部的胶粘剂沿着管道注入至注射针中,最终胶粘剂从针头部位侧面的出胶口处流出,而流量计实时监测出胶量以实现匀速出胶;
[0046]血浆分离膜选择55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浆分离膜的注胶粘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浆分离膜的注胶粘合方法包括下述操作步骤:S1、血浆分离膜的放置:将血浆分离膜整齐放置在壳体中,使得血浆分离膜与壳体两者的两端整齐分布;S2、内孔封闭:用铝箔把内孔加热融化,封闭;S3、一次注胶粘合:将注射针从血浆分离膜与壳体的一端插入,插入至血浆分离膜与壳体之间的缝隙中,再利用注射针将粘胶剂注入至该缝隙中;S4、二次注胶粘合:再将注射针从血浆分离膜与壳体的另一端插入,并将粘胶剂注入至该端的血浆分离膜与壳体之间的缝隙中;S5、血浆分离膜固定完成:等待粘胶剂的胶分子浸润、扩散、固化,使得血浆分离膜与壳体之间完成粘接固定,由此获得初始的完成品;S6、初始完成品的处理:取下初始的完成品,切除初始的完成品两端多余固化后的胶以及膜丝,由此获得完成粘接固定后的完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浆分离膜的注胶粘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血浆分离膜的数量择取与壳体内表面积大小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浆分离膜的注胶粘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S4步骤中,粘胶剂选用55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庆丰周梦月张雨萌张艳新邢瀚李赞帅小慧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君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