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化高塔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房建和桥梁施工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化高塔施工 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早期高塔采用翻模进行施工,一般使用人工进行混凝土浇筑和振捣,现场施工环境也 较差,随着国外爬模技术引进,新的工艺也随之而来,自动化设备也慢慢投入到建筑施工 中,但是仍然无法通过实现工厂化、智能化达到提高品质和功效的要求。而钢塔或组合塔 施工一般采用搭设支架或安装临时平台进行,虽然目前采用液压爬模改改造成简单的自动 爬升平台,满足了自动化的要求,但是却无法改善现场施工环境,仍然需要人工和料斗进 行混凝土浇筑并采用人工操作振捣系统进行混凝土振捣,现场施工效率低下,施工质量没 法保证。钢塔或组合塔钢壳焊接一般对环境要求很高,受风和外部温度干扰较大,常规工 艺一般无法解决各种因素对焊缝质量的影响;由于组合塔采用钢壳和混凝土组合式结构, 混凝土的施工属于隐蔽工程,很难保证整体质量,更是无法采用有效措施进行混凝土养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高塔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地面完成高塔N节段施工,N≥2,提升N+1节段钢壳并与N节段钢壳连接,完成粗定位和精确定位;安装内腔多功能平台,并完成钢筋对接;启动自动焊接系统完成拼缝焊接;S21、收起内腔多功能平台的顶部围护系统,打开自动布料系统完成N+1节段混凝土浇筑,智能振捣装置完成振捣;S22、N+1和N节段焊缝检测完毕后,自动喷涂系统完成焊缝区表面涂装;S31、收起自动布料系统和自动喷涂系统,内腔架体整体提出内腔多功能平台;S32、启动自动检测系统和智能养护系统,完成N+1阶段混凝土脱空检测和养护;S41、提升N+2节段与N+1节段连接,完成粗定位和精确定位;S42、在N+2节段钢壳上安装内腔多功能平台并上提至位于N+1节段处,通过自动焊接系统完成N+2节段钢壳与N+1节段钢壳对接;S43、安装N+1节段处预埋件和承重挂靴,收起自动检测系统,启动智能控制系统,爬升智能爬升装置的轨道系统;S44、拆除N
‑
1节段预埋件和承重挂靴;S45、收起自动焊接系统和智能养护系统,启动智能控制系统,爬升智能爬升装置的智能筑塔装置;S5、之后重复步骤S21~S4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高塔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多功能平台包括:支撑系统、承载平台一、行走系统和内腔平台;所述支撑系统支撑于高塔最上方的钢壳上,承载平台一安放于支撑系统上,内腔平台通过行走系统悬挂于承载平台一上位于高塔的内部;支撑系统包括若干立柱、若干立柱呈框型分布,呈框型分布的立柱相对的两侧通过可调连杆组一连接,其另外相对的两侧通过可调连杆组一连接,所述立柱的下端设置有锁紧装置,所述立柱的上端设置有行走滚轮一,所述立柱上端位于行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环宇,陈良,翟保进,古明昌,臧晏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