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风控调温设备及换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3502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3
一种模块化风控调温设备及换电站,模块化风控调温设备包括空气调节控制设备、风机和框架,框架具有空腔,空气调节控制设备和风机均安装于空腔内,框架设置在换电站的行车通道上方,模块化风控调温设备与行车通道旁侧的换电站仓室的顶部形成换电站的顶部结构,框架上还设有连接孔,空气调节控制设备的进风通道、回风通道,以及风机的进风通道分别穿过对应的连接孔与位于换电站仓室内的对应的风控装置连接。该模块化风控调温设备的空气调节控制设备和风机集成安装在框架内,实现模块化,便于与换电站仓室快速装配,并且框架设置在行车通道的上方,对下方的行车通道形成遮蔽,提高用户换电体验。换电体验。换电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块化风控调温设备及换电站
[0001]本申请要求申请日为2021/09/30的中国专利申请202122411481.3的优先权。本申请引用上述专利申请的全文。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换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块化风控调温设备及换电站。

技术介绍

[0003]电动汽车具有零排放、低噪音、运营和维护都十分经济等优点,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电动汽车使用的能源为自身搭载的动力电池组提供的电能,电动汽车在电能使用完后需要充电。由于现有的电池技术和充电技术的限制,电动汽车充满电需要花费较长时间,不如燃油汽车直接加油简单快速。因此,为了减少用户的等待时间,在电动汽车的电能快耗尽时更换电池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为了便于给电动汽车更换电池,满足电动汽车的换电需求,需要建造换电站,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普及,需要建造更多的换电站来满足需求。
[0004]当前换电站的制冷空气调节控制设备和风机分开设置并直接被安置在换电站的充电仓顶部,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2921160U的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设备安装平台及充换电仓中,换电站的充电室上方设置有空调室,空调安装在充电室上方。该种空调及风机的设置方式占用充电仓安装空间大,也使得充电仓的顶部局部受压变形,进而凹陷积水,导致充电仓内部进水,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换电站的空气调节控制设备和风机设置不合理的缺陷,提供一种模块化风控调温设备及换电站。
[0006]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一种模块化风控调温设备,其用于换电站,所述模块化风控调温设备包括空气调节控制设备、风机和框架,所述框架具有空腔,所述空气调节控制设备和所述风机均安装于所述空腔内,所述框架设置在所述换电站的行车通道上方,所述模块化风控调温设备与所述行车通道旁侧的换电站仓室的顶部形成所述换电站的顶部结构,所述框架上还设有与所述空气调节控制设备的进风通道、回风通道,以及所述风机的进风通道位置分别相对应的连接孔,所述空气调节控制设备的进风通道、回风通道,以及所述风机的进风通道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连接孔与位于所述换电站仓室内的对应的风控装置连接。
[0008]在本方案中,该模块化风控调温设备的空气调节控制设备和风机集成安装在框架内,实现模块化,便于与换电站仓室快速装配,空气调节控制设备和风机的重量由框架承载,而无需直接放置在换电站仓室的顶部,既能够节约换电站仓室的安装空间,提高换电站仓室的空间利用率,也不会造成换电站仓室顶部凹陷而积水,能够有效避免换电站仓室发生漏水而造成经济损失。并且,上述的模块化风控调温设备的框架设置在行车通道的上方,使得模块化风控调温设备与行车通道旁侧的换电站仓室的顶部共同形成换电站的顶部结
构,模块化风控调温设备的下表面即形成行车通道的屋顶,能够对下方的行车通道形成遮蔽,避免日晒雨淋,有助于提高用户换电体验。
[0009]较佳地,所述行车通道的两侧均设置有换电站仓室,所述框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换电站仓室的上端。
[0010]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充分利用两个换电站仓室的结构,以形成框架的两个支撑腿,能够有效提高风控调温设备的安装稳定性。同时,在支撑腿之间形成换电站的行车通道,提高换电站的集成度,简化结构。
[0011]较佳地,所述框架在所述行车通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的侧壁上均连接有向外凸起的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沿所述行车通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限位凸台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连接孔,所述限位凸台通过紧固件穿过所述连接孔固定于所述换电站仓室的顶部。
[0012]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便于框架与两个换电站仓室快速安装,同时增大限位凸台与换电站仓室顶部的接触面积,提高连接固定效果。将框架固定在换电站仓室的顶部,也便于在模块化风控调温设备的正下方形成较大空间的行车通道。
[0013]较佳地,所述框架上于空腔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
[0014]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便于将框架的空腔内的水通过排水口完全排出,以避免空腔内积水造成空气调节控制设备或风机损坏。
[0015]较佳地,所述排水口开设于所述框架朝向一侧的所述换电站仓室的侧壁上,所述排水口与所述换电站仓室内的排水管道连通。
[0016]在本方案中,水从模块化风控调温设备的侧方排出,便于将与排水口相连的排水管隐藏设置在换电站仓室内,而不会占用下方的行车通道,使得行车通道开阔,又使换电站简洁美观。
[0017]较佳地,所述模块化风控调温设备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连接于所述框架上,且所述盖板遮盖于所述框架与所述换电站仓室之间的结合部上方。
[0018]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避免雨水等液体进入框架与换电站仓室之间的结合部,进而渗入换电站仓室内部,影响换电站仓室的正常工作,设置盖板还能够提高换电站的遮蔽效果,提升整体美观度。
[0019]较佳地,所述框架的侧壁上设置有百叶窗,所述百叶窗设于所述行车通道的正上方,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正对所述百叶窗。
[0020]在本方案中,百叶窗一方面用于风机排风;另一方面当排水口不能够及时排水时还可用于排水,防止水进入空气调节控制设备和风机,提高安全性。
[0021]较佳地,所述框架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位于所述百叶窗的正下方,所述引流槽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框架的两侧。
[0022]在本方案中,从百叶窗流出的水流入引流槽内,引流槽将水引流至行车通道的两侧,避免水流入行车通道上。
[0023]较佳地,所述框架的下表面安装有灯箱。
[0024]在本方案中,灯箱用于给行车通道照明,提升行车通道的整体美观程度。
[0025]较佳地,所述框架在所述行车通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安装有卷帘门,所述卷帘门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行车通道。
[0026]在本方案中,当换电站运营时,通过卷帘门打开行车通道;当换电站关闭时,通过卷帘门关闭行车通道,提高换电站的安全性。
[0027]较佳地,所述框架由多个支架单元拼焊而成,各所述支架单元之间通过满焊的方式连接,相邻所述支架单元之间的结合部通过涂胶密封。
[0028]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制造工艺,便于加工制造框架,同时提高框架的防水能力,避免漏水。
[0029]较佳地,所述行车通道两侧的所述换电站仓室均为充电仓。
[0030]在本方案中,换电站仓室用于对若干个电池进行充电,同时也为电池提供仓储空间,行车道两侧均设置充电仓便于用户快速更换电池。
[0031]较佳地,所述框架还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框架在所述行车通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的侧壁上端,所述连接部沿所述行车通道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连接部用于连接遮挡篷。
[0032]在本方案中,遮挡篷对下方的行车通道的两端进行遮挡,进一步增大遮盖行车通道的面积,避免行车通道日晒雨淋。
[0033]较佳地,所述模块化风控调温设备还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风控调温设备,其用于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风控调温设备包括空气调节控制设备、风机和框架,所述框架具有空腔,所述空气调节控制设备和所述风机均安装于所述空腔内,所述框架设置在所述换电站的行车通道上方,所述模块化风控调温设备与所述行车通道旁侧的换电站仓室的顶部形成所述换电站的顶部结构,所述框架上还设有与所述空气调节控制设备的进风通道、回风通道,以及所述风机的进风通道位置分别相对应的连接孔,所述空气调节控制设备的进风通道、回风通道,以及所述风机的进风通道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连接孔与位于所述换电站仓室内的对应的风控装置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风控调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通道的两侧均设置有换电站仓室,所述框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换电站仓室的上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风控调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在所述行车通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的侧壁上均连接有向外凸起的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沿所述行车通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限位凸台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连接孔,所述限位凸台通过紧固件穿过所述连接孔固定于所述换电站仓室的顶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风控调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于空腔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风控调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开设于所述框架朝向一侧的所述换电站仓室的侧壁上,所述排水口与所述换电站仓室内的排水管道连通。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风控调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风控调温设备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连接于所述框架上,且所述盖板遮盖于所述框架与所述换电站仓室之间的结合部上方。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风控调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侧壁上设置有百叶窗,所述百叶窗设于所述行车通道的正上方,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正对所述百叶窗。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块化风控调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位于所述百叶窗的正下方,所述引流槽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框架的两侧。9.如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风控调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下表面安装有灯箱。10.如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风控调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在所述行车通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安装有卷帘门,所述卷帘门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行车通道。11.如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风控调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由多个支架单元拼焊而成,各所述支架单元之间通过满焊的方式连接,相邻所述支架单元之间的结合部通过涂胶密封。12.如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风控调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通道两侧的所述换电站仓室均为充电仓。13.如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风控调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还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框架在所述行车通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的侧壁上端,所述连接部沿所述行车通道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连接部用于连接遮挡篷。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模块化风控调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风控调温设备
还包括挡雨板,所述挡雨板的外侧具有向上延伸凸起的翻边部,所述挡雨板连接于所述框架上,并且所述挡雨板遮盖于所述框架与所述遮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平许梦珂陈新雨
申请(专利权)人: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