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双壳低温储罐的保冷结构及保冷方法,涉及低温储罐保冷技术领域,包括:至少一层保冷层,保冷层设置在双壳低温储罐的外罐壁的内侧,保冷层以双壳低温储罐的内罐吊顶与内罐壁顶部连接处为中心向上下两个方向延伸;绝热填料,填充在外罐壁与内罐壁之间;该保冷结构和保冷方法在双壳低温储罐的内罐吊顶与内罐壁顶部连接处外罐壁的内侧设置保冷层,有效增强了罐壁上部保冷效果,解决了外罐壁上部的局部漏冷问题。决了外罐壁上部的局部漏冷问题。决了外罐壁上部的局部漏冷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双壳低温储罐的保冷结构及保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低温储罐保冷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双壳低温储罐的保冷结构及保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存双壳低温罐主要由内罐、外罐、内外罐之间的保冷系统以及工艺仪表附件等组成。内罐由内罐底板、内罐壁板和吊顶组成,吊顶和内罐壁顶部设有柔性密封系统;外罐由外罐底板、外罐壁板、外罐顶组成;保冷系统由罐底保冷层、罐壁保冷层、吊顶保冷层等组成,其中罐壁保冷结构常采用内罐外壁挂弹性毡和内外罐间剩余环隙空间填充膨胀珍珠岩。由于储罐从建成到运行,温度从常温到低温,特别是预冷阶段内罐冷缩以及运行过程中液面的上下波动,不可避免的导致内外罐间膨胀珍珠岩不断的沉降。而吊顶与罐壁柔性结构保冷效果不够,一段时间后,低温罐的外罐壁外侧靠近吊顶与罐壁连接处或多或少会出现局部漏冷,罐内介质气相浓度明显增高等现象,大大降低低温罐保冷效果,严重时还会损坏储罐结构,对低温罐的生产运营造成较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双壳低温储罐的保冷结构及保冷方法,该保冷结构和保冷方法在双壳低温储罐的内罐吊顶与内罐壁顶部连接处外罐壁的内侧设置保冷层,有效增强了罐壁上部保冷效果,解决了外罐壁上部的局部漏冷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双壳低温储罐的保冷结构,该保冷结构包括:
[0005]至少一层保冷层,所述保冷层设置在双壳低温储罐的外罐壁的内侧,所述保冷层以所述双壳低温储罐的内罐吊顶与内罐壁顶部连接处为中心向上下两个方向延伸;
[0006]绝热填料,填充在所述外罐壁与所述内罐壁之间。
[0007]可选地,所述保冷层为非金属材料。
[0008]可选地,所述保冷层的材料为改性处理的聚氨酯、PUF、玻璃砖、PIR中的至少一种。
[0009]可选地,所述保冷层通过粘贴或喷涂附着于所述外罐壁的内侧。
[0010]可选地,所述绝热填料为膨胀珍珠岩。
[0011]可选地,所述保冷层以所述双壳低温储罐的内罐吊顶与内罐壁顶部连接处为中心向上下两个方向各延伸3m。
[0012]可选地,所述保冷层的厚度为50
‑
300mm。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双壳低温储罐的保冷方法,该保冷方法包括:
[0014]在双壳低温储罐的外罐壁的内侧设置保冷层,所述保冷层以所述双壳低温储罐的内罐吊顶与内罐壁顶部连接处为中心向上下两个方向延伸;
[0015]在所述外罐壁与所述内罐壁之间填充绝热填料。
[0016]可选地,所述保冷层为非金属材料。
[0017]可选地,所述保冷层通过粘贴或喷涂附着于所述外罐壁的内侧。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双壳低温储罐的保冷结构及保冷方法,其有益效果在于:该保冷结构和保冷方法在双壳低温储罐的内罐吊顶与内罐壁顶部连接处外罐壁的内侧设置保冷层,有效增强了罐壁上部保冷效果,解决了外罐壁上部的局部漏冷问题;降低了由于罐壁漏冷引发外罐压力迅速上升导致外罐破裂的风险,大大提高了低温储罐的安全性。
[0019]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0]通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0021]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双壳低温储罐的保冷结构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0022]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双壳低温储罐的保冷结构的运行一段时间后的状态示意图。
[0023]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双壳低温储罐的保冷方法的流程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保冷层;2、外罐壁;3、内罐吊顶;4内罐壁;5、绝热填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双壳低温储罐的保冷结构,该保冷结构包括:
[0028]至少一层保冷层,保冷层设置在双壳低温储罐的外罐壁的内侧,保冷层以双壳低温储罐的内罐吊顶与内罐壁顶部连接处为中心向上下两个方向延伸;
[0029]绝热填料,填充在外罐壁与内罐壁之间。
[0030]具体的,保冷层设置在外罐壁内侧双壳低温储罐的内罐吊顶与内罐壁顶部连接处,有效增强了罐壁上部保冷效果,解决了因绝热填料沉降产生的外罐局部漏冷问题,提高了双壳低温储罐的安全性。
[0031]可选地,保冷层为非金属材料。
[0032]具体的,保冷层采用具有一定冷收缩变形量的非金属材料。
[0033]可选地,保冷层的材料为改性处理的聚氨酯、PUF、玻璃砖、PIR中的至少一种。
[0034]可选地,保冷层通过粘贴或喷涂附着于外罐壁的内侧。
[0035]具体的,包括工厂预制成块现场粘贴、现场直接发泡粘贴、液体保冷材料现场喷涂等,在一个示例中,可以采用粘贴PUF预制块或喷涂聚氨酯PUF。
[0036]可选地,绝热填料为膨胀珍珠岩。
[0037]具体的,内罐壁的外侧挂弹性毡,内外罐间剩余环隙空间填充膨胀珍珠岩。
[0038]可选地,保冷层以双壳低温储罐的内罐吊顶与内罐壁顶部连接处为中心向上下两个方向各延伸3m。
[0039]具体的,初始状态下绝热填料采用膨胀珍珠岩填满外罐壁与内罐壁之间的空间;在运行一段时间后,膨胀珍珠岩发生沉降,在罐壁上部外罐壁与内罐壁之间形成没有膨胀珍珠岩的区域,而保冷层覆盖该区域,使得该区域仍然具备保冷能力,可以弥补低温储罐的罐壁上部的保冷缺陷,有效增强了罐壁上部保冷效果,解决了外罐壁局部漏冷问题,降低了由于罐壁漏冷引发外罐压力迅速上升导致外罐破裂的风险,大大提高了低温储罐的安全性。
[0040]可选地,保冷层的厚度为50
‑
300mm。
[0041]具体的,保冷材料的厚度及层数根据材料导热系数确定。
[004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双壳低温储罐的保冷方法,该保冷方法包括:
[0043]在双壳低温储罐的外罐壁的内侧设置保冷层,保冷层以双壳低温储罐的内罐吊顶与内罐壁顶部连接处为中心向上下两个方向延伸;
[0044]在外罐壁与内罐壁之间填充绝热填料。
[0045]可选地,保冷层为非金属材料。
[0046]可选地,保冷层通过粘贴或喷涂附着于外罐壁的内侧。
[0047]实施例
[0048]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双壳低温储罐的保冷结构,该保冷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双壳低温储罐的保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保冷结构包括:至少一层保冷层,所述保冷层设置在双壳低温储罐的外罐壁的内侧,所述保冷层以所述双壳低温储罐的内罐吊顶与内罐壁顶部连接处为中心向上下两个方向延伸;绝热填料,填充在所述外罐壁与所述内罐壁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壳低温储罐的保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冷层为非金属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双壳低温储罐的保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冷层的材料为改性处理的聚氨酯、PUF、玻璃砖、PIR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壳低温储罐的保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冷层通过粘贴或喷涂附着于所述外罐壁的内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壳低温储罐的保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填料为膨胀珍珠岩。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铜柱,李晓琳,张平,陈凯力,商家骏,李力松,尹青锋,段瑞,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