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钢筋桁架叠合板和楼承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3334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组合式钢筋桁架叠合板和楼承板,包括若干钢筋桁架、若干短桁架、若干板底筋和模板,若干板底筋之间形成网格状并固定连接,以形成若干板底网,钢筋桁架设置在板底网上,短桁架位于两钢筋桁架之间,钢筋桁架之间未设置有短桁架部分通过混凝土与板底网浇筑固定,混凝土仅将板底网和钢筋桁架的下半部分浇筑固定后形成叠合板,若干钢筋桁架之间设置有短桁架的部分形成楼承板,模板设置在楼承板的下方,并与钢筋桁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在钢筋桁架之间预先设置有短桁架,将短桁架、班底网和叠合板一侧的部分钢筋桁架在装配时与现浇墙相浇筑,以此形成大跨度的叠合板与楼承板组合结构,由此不但结构牢固并且吊装运输均很方便。运输均很方便。运输均很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钢筋桁架叠合板和楼承板


[000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钢筋桁架叠合板和楼承板。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装配式建筑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推动下持续发展,其中高层住宅由于其规模效应强,标准化程度高,越来越多的高层住宅采用装配式建筑。但由于剪力墙、柱等竖向受力构件在装配式设计、制作及施工还存在一定难点,目前最常用预制构件为叠合板、预制楼梯等。随着人们改善需求的提升,住宅户型扩大和改进,客厅空间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客厅大板跨度也从通常的4m左右,增加到了7m

8m,这为叠合板的制作、运输、吊装带来了新的问题,由于设备及技术限制,许多构件厂未能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在于提供一种部分现浇筑的叠合板与楼层板,不但便于吊装运输,并且浇筑完成后形成跨度大,并且在现浇墙上固定安装牢固。
[0004]本技术提出一种组合式钢筋桁架叠合板和楼承板,包括若干钢筋桁架、若干短桁架和若干板底筋,若干所述板底筋之间形成网格状并固定连接,以形成若干板底网,所述钢筋桁架设置在板底网上,若干所述板底网之间相互连接,所述短桁架的一端设置在板底网上,所述短桁架位于两钢筋桁架之间,所述钢筋桁架之间未设置有短桁架部分通过混凝土与板底网浇筑固定,所述混凝土将板底网和钢筋桁架的下半部分浇筑固定后形成叠合板,若干所述钢筋桁架之间设置有短桁架的部分形成楼承板,所述模板设置在楼承板的下方并与钢筋桁架固定连接。
[00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若干板底筋排成网格状并连接固定,以此形成板底网,将若干钢筋桁架间隔安装在板底网上,钢筋桁架的长度尺寸与板底网相匹配,最后将若干短桁架安装在钢筋桁架之间并位于板底网的一端上方相固定,最后通过混凝土将钢筋桁架和板底网之间浇筑固定,由此形成叠合板;在通过混凝土进行浇筑时,混凝土仅浇筑到钢筋桁架高度一半的位置,剩余未通过混凝土浇筑的一侧钢筋桁架和短桁架部分为楼承板部分;在对该叠合板进行安装时,钢筋桁架和短桁架置于现浇墙上,叠合板通过支撑以处于水平状态,最后通过混凝土将钢筋桁架和短桁架均与现浇墙完全浇筑固定,模板的设置对混凝土起到支撑作用,并通过混凝土将叠合板上方的钢筋桁架一同浇筑固定以形成现浇层,以此形成大跨度的叠合板和楼层板,不但在现浇墙上安装固定牢固,并且吊装运输均很方便。
[0006]优选的,所述短桁架靠近叠合板的一端与钢筋桁架、板底网一同浇筑固定。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短桁架的长度延长,使得短桁架的长度尺寸大于所需预制楼承板的长度尺寸,通过混凝土将钢筋桁架和板底网之间进行浇筑形成叠合板时,使得短桁架靠近叠合板的一端连同混凝土一同浇筑固定,由此使得短桁架的一端位于叠合板
内,从而使得建造完成的叠合板和楼承板结构更加稳固。
[0008]优选的,所述叠合板的侧面和顶部表面设置形成粗糙面。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叠合板进行安装时,将钢筋桁架和短桁架置于现浇墙上后,通过混凝土浇筑形成楼承板和现浇层,当叠合板的侧面和顶面为粗糙面时,通过混凝土浇筑形成的楼承板和现浇层与叠合板之间固定得更加牢固。
[0010]优选的,所述板底筋的一端设置有弯钩,所述弯钩的平直段长度为L,所述板底筋的直径为D,所述L和D之间的关系为L≥5D。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若干叠合板进行安装时,楼承板的一端通过现浇墙支撑,相邻两块叠合板中的板底筋相互交叉,最后通过混凝土将两叠合板之间连同叠合板上方一同浇筑固定;由此将板底筋的一端设置有弯钩,并保证弯钩的平直段的长度足够长,通过混凝土将两叠合板之间及两叠合板上方浇筑固定后,使得两叠合板之间的固定更加牢固。
[0012]优选的,所述钢筋桁架包括上弦钢筋、下弦钢筋和若干腹杆钢筋,所述上弦钢筋和下弦钢筋之间相互平行,所述腹杆钢筋的两端分别与上弦钢筋和下弦钢筋固定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上弦钢筋和下弦钢筋摆放至相互平行后,将若干腹杆钢筋的两端分别与上弦钢筋和下弦钢筋固定连接,由此使得上弦钢筋、下弦钢筋和腹杆钢筋形成立体结构,通过腹杆钢筋对上弦钢筋形成支撑,立体状的钢筋桁架通过混凝土浇筑固定后形成的结构更加稳固。
[0014]优选的,所述腹杆钢筋倾斜设置,若干所述腹杆钢筋的两端分别与上弦钢筋和下弦钢筋相安装后形成波浪状。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腹杆钢筋倾斜设置后,在保持上弦钢筋和下弦钢筋之间间距不变的情况下,使得腹杆钢筋可设置得长度更长,从而增加腹杆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接触面积;另外由于构件不仅只受到轴向拉力,还有可能受到其它方向的径向力,倾斜设置的腹杆钢筋在对抗其它方向上的径向力具有更好的效果。
[0016]优选的,所述模板设置为镀锌钢板,所述镀锌钢板向靠近叠合板的一侧延长以形成搭接部。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模板设置为镀锌钢板,由于钢板表面镀有锌层,在增加钢板表面美感的同时,可抵御外界环境对钢板造成氧化,不易出现断裂和变形的现象,从而延长使用寿命;另外将镀锌钢板靠近叠合板的一侧延长形成搭接部后,防止浇筑混凝土时出现漏浆的现象。
[0018]优选的,所述钢筋桁架和镀锌钢板之间设置有Z字形钢筋,所述Z字形钢筋的两侧分别与钢筋桁架和镀锌钢板相固定。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镀锌钢板进行固定时,将Z字形钢筋的其中一侧与镀锌钢板焊接固定,将Z字形钢筋的另一侧与钢筋桁架焊接固定,Z字形钢筋的设置使得镀锌钢板在钢筋桁架下方固定牢固,另外Z字形钢筋对钢筋桁架和镀锌钢板之间还起到缓冲作用。
[0020]优选的,还包括有若干板面筋,若干所述板面筋之间形成网格状并固定连接,以形成若干板面网,所述板面网位于上弦钢筋上并与上弦钢筋固定连接。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若干板面筋摆放成网格状并连接固定,使相邻两板面
筋之间的间距相同,将板面网与上弦钢筋相固定,板面网的设置使得钢筋桁架的结构更加稳定,在对叠合板和楼层板与现浇墙进行固定时,板底网的一端位于现浇墙上端,通过混凝土浇筑形成楼承板和现浇层;板面网的设置使得楼承板和现浇层的结构更加稳定。
[0022]优选的,所述板面筋的两端向靠近板底筋的方向弯折。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叠合板安装时,将板底筋架设在现浇墙上,板面筋位于现浇墙的上方,通过混凝土将板面筋、板底筋和现浇墙一同浇筑之后,板面筋的两端向靠近下弦钢筋的方向弯折,增大了板面筋在现浇墙上方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叠合板和楼承板在现浇墙上安装的更加稳固。
[0024]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1.将若干短桁架安装在钢筋桁架之间并位于板底网的一端上方相固定,以形成楼承板部分,现将钢筋桁架和板底网的一侧浇筑形成叠合板;安装时钢筋桁架和短桁架置于现浇墙上,最后通过混凝土将钢筋桁架和短桁架均与现浇墙完全浇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钢筋桁架叠合板和楼承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钢筋桁架、若干短桁架、若干板底筋和模板,若干所述板底筋之间形成网格状并固定连接,以形成若干板底网,所述钢筋桁架设置在板底网上,若干所述板底网之间相互连接,所述短桁架的一端设置在板底网上,所述短桁架位于两钢筋桁架之间,所述钢筋桁架之间未设置有短桁架部分通过混凝土与板底网浇筑固定,所述混凝土将板底网和钢筋桁架的下半部分浇筑固定后形成叠合板,若干所述钢筋桁架之间设置有短桁架的部分形成楼承板,所述模板设置在楼承板的下方,并与钢筋桁架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钢筋桁架叠合板和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桁架靠近叠合板的一端与钢筋桁架、板底网一同浇筑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钢筋桁架叠合板和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板的侧面和顶部表面设置形成粗糙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钢筋桁架叠合板和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底筋的一端设置有弯钩,所述弯钩的平直段长度为L,所述板底筋的直径为D,所述L和D之间的关系为L≥5D。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钢筋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峰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佰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