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抗拉医疗级信号电源混合电缆,包括:中心电源线,沿着中心电源线外圆周至少设有四根同轴结构信号线,每两根相邻的同轴结构信号线之间设有电源线,所述同轴结构信号线与所述电源线之间填充有尼龙丝填充线形成抗拉层,所述抗拉层与所述中心电源线之间填充有尼龙丝,在抗拉层的外圆周依次设有第一铁氟龙带层、编织层、第二铁氟龙带层和外护套层;这样使得线材更加圆整,整体线材抗拉性更好,避免了芯与芯之间的电与信号之间传输的干扰,传输信号稳定,避免电力传输的时候影响信号衰减,提高了使用医用设备时的精度和效率。提高了使用医用设备时的精度和效率。提高了使用医用设备时的精度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抗拉医疗级信号电源混合电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级信号电源混合电缆
,具体涉及一种高抗拉医疗级信号电源混合电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高端医疗设备的研发生产,医疗线缆作为医疗设备里必须的功能部占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很多现有的医疗线缆已经跟不上设备的变革,无法满足最新医疗设备的使用要求,甚至严重制约了高端医疗产品的发展;现有的医疗电缆具体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0003]1)目前的医用线缆多为普通线缆,普通线缆抗拉性较差,频繁的进行拉伸容易造成线缆的损坏,极大的增加了医用设备的故障率,影响了工作效率;
[0004]2)医用线缆的芯与芯之间的电与信号之间的干扰严重,传输电力的时候影响信号衰减,极大的影响了使用医用设备时的精度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抗拉医疗级信号电源混合电缆,使得线材更加圆整,整体线材抗拉性更好,避免了芯与芯之间的电与信号之间传输的干扰,传输信号稳定,避免电传输的时候影响信号衰减,提高了使用医用设备时的精度和效率。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抗拉医疗级信号电源混合电缆,包括:中心电源线,沿着中心电源线外圆周至少设有四根同轴结构信号线,每两根相邻的同轴结构信号线之间设有电源线,所述同轴结构信号线与所述电源线之间填充有尼龙丝填充线形成抗拉层,所述抗拉层与所述中心电源线之间填充有尼龙丝,在抗拉层的外圆周依次设有第一铁氟龙带层、编织层、第二铁氟龙带层和外护套层。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抗拉医疗级信号电源混合电缆,使得线材更加圆整,整体线材抗拉性更好,避免了芯与芯之间的电与信号之间传输的干扰,传输信号稳定,避免电传输的时候影响信号衰减,提高了使用医用设备时的精度和效率。
[0009]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中心电源线上的中心位置呈相对设有导体线,沿着导体线外呈相对设有填充尼龙丝填充线,在尼龙丝填充线外从里到外依次设有编织层和内护套。
[0010]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同轴结构信号线包括:中心填充件,在中心填充件外圆周至少设有四根导体线,在导体线外设有铁氟龙带层。
[0011]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体线包括:中心导体,在中心导体外圆周设有绝缘层。
[0012]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源线包括:第一电源线和第二电源线,所述第一电源线和所述第二电源线沿着中心电源线的中心轴线呈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电源线与其相邻的同轴结构信号线之间设有导体线。
[0013]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源线包括:同轴件,在同轴件外圆周依次设有编织
层和内护套。
[0014]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电源线上的中心位置至少设有三根导体线,在导体线外依次设有绝缘层、编织层和铁氟龙带层。
[0015]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二电源线相邻一侧设有第三电源线,在所述第三电源线上的中心位置至少设有三根导体线,在导体线外设有铁氟龙带层,所述第三电源线与所述第二电源线之间填充有尼龙丝填充线。
[0016]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二电源线相邻另一侧设有第四电源线,在所述第四电源线上的中心位置设有同轴件,在同轴件外圆周依次设有编织层和内护套,所述第二电源线与所述第四电源线之间填充有尼龙丝填充线。
[0017]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绝缘层为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绝缘层,所述外护套层为改性弹性体聚氯乙烯和乙烯、丙烯以及非共轭二烯烃的三元共聚物混合体外护套,所述内护套为改性弹性体聚氯乙烯和乙烯、丙烯以及非共轭二烯烃的三元共聚物混合体内护套。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抗拉医疗级信号电源混合电缆,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抗拉医疗级信号电源混合电缆,使得线材更加圆整,整体线材抗拉性更好,避免了芯与芯之间的电与信号之间传输的干扰,传输信号稳定,避免电传输的时候影响信号衰减,提高了使用医用设备时的精度和效率;
[0020]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抗拉医疗级信号电源混合电缆,结构采用同轴结构信号线与电源线分组隔离方式绞合,在同轴结构信号线与电源线之间填充有尼龙丝填充线,使线材更加圆整,整体线材抗拉性更好;
[002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抗拉医疗级信号电源混合电缆,所述外护套采用改性弹性体聚氯乙烯和乙烯、丙烯以及非共轭二烯烃的三元共聚物混合体外护套,所述内护套采用改性弹性体聚氯乙烯和乙烯、丙烯以及非共轭二烯烃的三元共聚物混合体内护套,维持高阻燃性,同时整体线材更加柔韧和耐磨,避免加工过程中对外被保护层的伤害;
[0022]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抗拉医疗级信号电源混合电缆,同轴结构信号线采用同轴结构,电源线采用分组绞合,保护信号传输稳定性的同时,线材结构的稳定性更好。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抗拉医疗级信号电源混合电缆的结构图;
[0024]其中,1
‑
中心电源线;2
‑
同轴结构信号线;3
‑
电源线;4
‑
尼龙丝填充线;5
‑
第一铁氟龙带层;6
‑
编织层;7
‑
第二铁氟龙带层;8
‑
外护套层;9
‑
导体线;10
‑
尼龙丝;11
‑
内护套;12
‑
中心填充件;14
‑
铁氟龙带层;15
‑
中心导体;16
‑
绝缘层;17
‑
第一电源线;18
‑
第二电源线;19
‑
同轴件;21
‑
第三电源线;22
‑
第四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6]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
[0027]可以理解,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一些实施例为了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
提供的一种高抗拉医疗级信号电源混合电缆,包括:中心电源线1,在所述中心电源线1上的中心位置呈相对设有导体线9,沿着导体线9外呈相对设有填充尼龙丝填充线4,在尼龙丝填充线4外从里到外依次设有编织层6和内护套11形成中心电源线1;沿着中心电源线1外圆周至少设有四根同轴结构信号线2,每两根相邻的同轴结构信号线2之间设有电源线3,所述同轴结构信号线2与所述电源线3之间填充有尼龙丝填充线4形成抗拉层,所述抗拉层与所述中心电源线1之间填充有尼龙丝10,在抗拉层的外圆周依次设有第一铁氟龙带层5、编织层6、第二铁氟龙带层7和外护套层8;所述同轴结构信号线2包括:中心填充件12,在中心填充件12外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抗拉医疗级信号电源混合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电源线,沿着中心电源线外圆周至少设有四根同轴结构信号线,每两根相邻的同轴结构信号线之间设有电源线,所述同轴结构信号线与所述电源线之间填充有尼龙丝填充线形成抗拉层,所述抗拉层与所述中心电源线之间填充有尼龙丝,在抗拉层的外圆周依次设有第一铁氟龙带层、编织层、第二铁氟龙带层和外护套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抗拉医疗级信号电源混合电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心电源线上的中心位置呈相对设有导体线,沿着导体线外呈相对设有填充尼龙丝填充线,在尼龙丝填充线外从里到外依次设有编织层和内护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抗拉医疗级信号电源混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结构信号线包括:中心填充件,在中心填充件外圆周至少设有四根导体线,在导体线外设有铁氟龙带层。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高抗拉医疗级信号电源混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线包括:中心导体,在中心导体外圆周设有绝缘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抗拉医疗级信号电源混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包括:第一电源线和第二电源线,所述第一电源线和所述第二电源线沿着中心电源线的中心轴线呈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电源线与其相邻的同轴结构信号线之间设有导体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雪原,张良良,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信昌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