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开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昆虫病原线虫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31483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昆虫病原线虫分离装置,包括内筒、外筒、挤压板和动力装置,所述内筒套设在外筒内,所述内筒内用于放置载有昆虫病原线虫的海绵;所述内筒的侧面上开设有多个过滤孔,所述内筒内设置挤压板,所述内筒连接进水口;所述外筒上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挤压板与动力装置连接,以使得挤压板在内筒内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通过将培养昆虫病原线虫的海绵放置在内筒内,挤压板运动挤压海绵,将海绵中的线虫通过水流体从海绵中爬出,从而有效提高了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效率,且省时省水,成本较低,有望实现昆虫病原线虫的规模化生产。生产。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昆虫病原线虫分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线虫分离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昆虫病原线虫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昆虫病原线虫是昆虫的专化性寄生天敌,寄主广泛,尤其对土栖型及钻蛀型害虫有特殊防效,侵染致死率高、致死时间快、并且对非靶标生物安全,不污染环境,不产生抗性,可大规模生产,在害虫可持续治理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0003]现有昆虫病原线虫的培养方法主要是固体培养,固体培养是通过无菌操作技术,在人工培养基中接种共生细菌和单菌线虫一级种后注入海绵中进行大量培养。使用海绵进行大量培养时,当线虫培养到最佳时间,侵染期线虫的产量最高,其它虫态的线虫比例最小,这时应该立即收获,否则由于线虫死亡数增加而导致产量和质量下降。固体培养收获线虫的步骤主要是将培养物浸泡于自来水中,让线虫通过筛网,留下海绵等杂质,95%左右的侵染期线虫从培养物中爬出;或人用手挤压海绵,使线虫从海绵流出;这些过程都比较费时费力。昆虫病原线虫收获中,将线虫从海绵中分离已经是线虫生产的关键限制步骤。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新型的昆虫病原线虫分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昆虫病原线虫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筒、外筒、挤压板和动力装置,所述内筒套设在外筒内,所述内筒内用于放置载有昆虫病原线虫的海绵;所述内筒的侧面上开设有多个过滤孔,所述内筒内设置挤压板,所述内筒连接进水口;所述外筒上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挤压板与动力装置连接,以使得挤压板在内筒内上下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病原线虫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板与内筒的底面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病原线虫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的底面铺设有橡胶垫。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病原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维斌
申请(专利权)人:南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