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洪杰专利>正文

一种厨余垃圾干湿分离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9303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厨余垃圾干湿分离处理装置,涉及厨余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机体、初次分离装置和二次分离装置,所述机体连接有初次分离装置,初次分离装置连接有二次分离装置,使用时将厨余垃圾倒入入料口,垃圾内的泔水都经过漏水孔落下流入储液腔内,电机带动转动杆和螺旋板转动将分离管内的固体垃圾向上运输送入下料管进入分离箱内,随后落入过滤桶内进行二次过滤分离,液压杆推动压板向下移动挤压固体垃圾,使垃圾内的泔水完全分离出来,分离出来的泔水经过过水管流入储液腔,再经过出水管排出进行后续的处理工序,从而使厨余垃圾中的干湿分离更彻底,方便了后续的加工。方便了后续的加工。方便了后续的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厨余垃圾干湿分离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厨余垃圾处理
,具体为一种厨余垃圾干湿分离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处理不方便,并且内部通常还会含有油污和水,给后续的垃圾处理带来不便,现有的例如公告号为CN212944615U的专利,厨余垃圾干湿分离装置及其厨余垃圾处理装置,虽然实现了厨余垃圾处理时的干湿分离,但在使用时仅通过漏板进行干湿分离,分离后物体垃圾内还是会积留很多泔水,影响后续的处理加工,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厨余垃圾干湿分离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厨余垃圾干湿分离处理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厨余垃圾干湿分离处理装置,包括机体、初次分离装置和二次分离装置,所述机体的内腔连接有初次分离装置,初次分离装置的左侧连接有二次分离装置;
[0007]所述机体包括外壳、入料口、观察板、储液腔和出水管,所述外壳的顶面开设有入料口,外壳的外侧顶部固定安装有观察板,外壳的内腔底部开设有储液腔,外壳的右侧底部连通有出水管。
[0008]优选的,所述初次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管、漏水孔、电机、转动杆、螺旋板和下料管,所述分离管连通在外壳的内腔顶部,分离管的左侧顶端穿过外壳,分离管在外壳内腔的部分的外圈开设有漏水孔,分离管的左侧中部通过连接板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右侧顶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外壳的内腔右侧顶部,转动杆的外圈焊接有螺旋板,分离管的左侧伸出外壳外侧部分的底部连通有下料管。
[0009]优选的,所述二次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箱、箱门、限位环、滑动板、过滤桶、液压杆、压板和过水管,所述分离箱连通在下料管的左侧出口处,分离箱的外侧底部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箱门,分离箱的内腔中部焊接有限位环,限位环的上方接触连接有滑动板,滑动板的底部焊接有过滤桶,分离箱的内腔顶面中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杆,液压杆的底端插接有压板,分离箱的底部右侧连通有过水管,过水管的右侧底端连通在外壳的左侧底部。
[0010]优选的,所述观察板为钢化玻璃板。
[0011]优选的,所述分离箱的底部设有支柱,且分离箱与箱门接触的地方设有密封垫。
[0012]优选的,所述限位环为正方形金属环,且限位环在箱门的位置处开设空腔。
[0013]优选的,所述分离管在外壳内腔的部分为半圆形长管,在外壳外侧的部分为圆形密封管,且漏水孔仅在外壳内腔的部分开设。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厨余垃圾干湿分离处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该厨余垃圾干湿分离处理装置,设有初次分离装置,使用时将厨余垃圾倒入入料口,随后垃圾经过漏水孔进行过滤,使大部分的泔水都经过漏水孔落下流入储液腔内,电机带动转动杆和螺旋板转动将分离管内的固体垃圾连带残留的泔水一同向上运输送入下料管内进行后续的分离,从而快速完成固体垃圾和泔水的分离,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0017]2、该厨余垃圾干湿分离处理装置,设有二次分离装置,使用时过滤后的固体垃圾通过下料管进入分离箱内,随后落入过滤桶内进行二次过滤分离,液压杆推动压板向下移动挤压固体垃圾,使垃圾内的泔水完全分离出来,分离出来的泔水经过过水管流入储液腔,再经过出水管排出进行后续的处理工序,打开箱门即可拉出过滤桶将固体垃圾取出,从而使厨余垃圾中的干湿分离更彻底,方便了后续的加工。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剖视图;
[0020]图3为初次分离装置处的细节图;
[0021]图4为二次分离装置处的细节图;
[0022]图5为分离箱处的细节图;
[0023]图6为分离管处的细节图。
[0024]其中,1、机体;101、外壳;102、入料口;103、观察板;104、储液腔;105、出水管;2、初次分离装置;201、分离管;202、漏水孔;203、电机;204、转动杆;205、螺旋板;206、下料管;3、二次分离装置;301、分离箱;302、箱门;303、限位环;304、滑动板;305、过滤桶;306、液压杆;307、压板;308、过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厨余垃圾干湿分离处理装置,如图1

6所示,包括机体1、初次分离装置2和二次分离装置3,机体1的内腔连接有初次分离装置2,初次分离装置2的左侧连接有二次分离装置3;
[0027]机体1包括外壳101、入料口102、观察板103、储液腔104和出水管105,外壳101的顶面开设有入料口102,外壳101的外侧顶部固定安装有观察板103,外壳101的内腔底部开设有储液腔104,厨余垃圾倒入入料口102,随后垃圾经过漏水孔202进行过滤,使大部分的泔水都经过漏水孔202落下流入储液腔104内,外壳101的右侧底部连通有出水管105,本装置实现了厨余垃圾的干湿分离处理,方便了后续的处理,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0028]进一步的,初次分离装置2包括分离管201、漏水孔202、电机203、转动杆204、螺旋板205和下料管206,分离管201连通在外壳101的内腔顶部,分离管201的左侧顶端穿过外壳101,分离管201在外壳101内腔的部分的外圈开设有用于沥水的漏水孔202,分离管201的左
侧中部通过连接板固定安装有电机203,电机203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杆204,转动杆204的右侧顶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外壳101的内腔右侧顶部,转动杆204的外圈焊接有用于运输固体垃圾的螺旋板205,分离管201的左侧伸出外壳101外侧部分的底部连通有用于运料的下料管206,电机203带动转动杆204和螺旋板205转动将分离管201内的固体垃圾连带残留的泔水一同向上运输送入下料管206进入分离箱301内。
[0029]进一步的,二次分离装置3包括分离箱301、箱门302、限位环303、滑动板304、过滤桶305、液压杆306、压板307和过水管308,分离箱301连通在下料管206的左侧出口处,分离箱301的外侧底部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箱门302,分离箱301的内腔中部焊接有用于限制过滤桶305高度的限位环303,限位环303的上方接触连接有滑动板304,滑动板304的底部焊接有用于沥水的过滤桶305,打开箱门302即可拉出滑动板304和过滤桶305将固体垃圾取出进行清理,分离箱301的内腔顶面中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杆306,液压杆306的底端插接有用于挤压固体垃圾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厨余垃圾干湿分离处理装置,包括机体(1)、初次分离装置(2)和二次分离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内腔连接有初次分离装置(2),初次分离装置(2)的左侧连接有二次分离装置(3);所述机体(1)包括外壳(101)、入料口(102)、观察板(103)、储液腔(104)和出水管(105),所述外壳(101)的顶面开设有入料口(102),外壳(101)的外侧顶部固定安装有观察板(103),外壳(101)的内腔底部开设有储液腔(104),外壳(101)的右侧底部连通有出水管(1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干湿分离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次分离装置(2)包括分离管(201)、漏水孔(202)、电机(203)、转动杆(204)、螺旋板(205)和下料管(206),所述分离管(201)连通在外壳(101)的内腔顶部,分离管(201)的左侧顶端穿过外壳(101),分离管(201)在外壳(101)内腔的部分的外圈开设有漏水孔(202),分离管(201)的左侧中部通过连接板固定安装有电机(203),电机(203)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杆(204),转动杆(204)的右侧顶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外壳(101)的内腔右侧顶部,转动杆(204)的外圈焊接有螺旋板(205),分离管(201)的左侧伸出外壳(101)外侧部分的底部连通有下料管(20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厨余垃圾干湿分离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分离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杰
申请(专利权)人:刘洪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