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炉渣筛选分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298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炉渣筛选分离设备,包括壳体,该壳体的内部设置为中空结构,壳体的一端侧壁中部贯穿设置有进料管,壳体的一端侧壁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壳体的另一端侧壁设置有出料盒,壳体的两侧侧壁底部均设置有若干支撑腿;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筛筒,筛筒的顶端设置有防堵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科学紧凑,操作简单便捷,能够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不仅带动筛筒进行转动,还实现了对防堵机构的驱动,从而实现了对炉渣的筛选分离。从而实现了对炉渣的筛选分离。从而实现了对炉渣的筛选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焚烧炉渣筛选分离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炉渣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炉渣筛选分离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对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而产生的焚烧炉渣,若需要将其应用于建筑材料回收再利用,则需要经过一定处理,例如水洗以清除其表面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及对重金属进行回收和再利用,以避免直接污染环境,而石块等建筑物质经过高温焚烧后所产生的颗粒物可作为建筑构件的骨料所使用。
[0003]然而,由于焚烧炉渣存在颗粒物粒径的差异,若不经过一定的筛选和分离,则容易导致建筑材料的整体粒径存在较大差异而不符合要求,因此对于焚烧炉渣进行处理时,则需要经过一定的筛选处理,以将不同粒径的材料进行筛选、分类,这样不仅能够大大提升能够作为建筑材料再利用的焚烧炉渣的整体质量,并且还可有目的地对粒径过大的焚烧炉渣进行再次破碎,或者适应性地应用于不同场合。
[0004]与此同时,对焚烧炉渣进行筛分处理时,外径偏大的焚烧炉渣颗粒物容易堵塞筛网的网孔,因此筛分装置需要配备有相应的清除装置,以提高实际运行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垃圾焚烧炉渣筛选分离设备,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垃圾焚烧炉渣筛选分离设备,包括壳体,该壳体的内部设置为中空结构,壳体的一端侧壁中部贯穿设置有进料管,壳体的一端侧壁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壳体的另一端侧壁设置有出料盒,壳体的两侧侧壁底部均设置有若干支撑腿;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筛筒,筛筒的顶端设置有防堵机构。
[0008]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对炉渣的筛选分离,能够通过螺旋导杆的设置下,使得筛筒在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将炉渣从壳体的一端移动至壳体的另一端,完成对炉渣的筛选分离,筛筒圆周外壁的一端设置有驱动齿,筛筒的圆周内壁设置有螺旋导杆。
[0009]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对筛筒的驱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壳体的一端侧壁并设置有与驱动齿相啮合的第一齿轮。
[0010]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对筛筒的侧壁进行清理,通过轨道槽的设置,并能够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滑块进行往复运动,从而带动刮板对筛筒的侧壁进行清理,能够防止筛筒在长时间的使用后筛孔出现堵塞,进而能够保证筛筒的筛选效果,防堵机构包括贯穿壳体两端侧壁且位于筛筒上方的转轴,转轴的两端的圆周侧壁均设置有挡盘,转轴的圆周侧壁且位于其中一个挡盘的一侧套设有与驱动齿相啮合的第二齿轮;转轴的圆周侧壁且位于挡
盘之间套设有滑块;转轴的圆周侧壁且位于挡盘之间开设有对称且相交错的轨道槽。
[0011]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滑块在进行往复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滑块的一侧壁中部开设有与转轴相配合的穿孔,穿孔的内壁设置有与轨道槽相配合的挡块,滑块的底端设置有与筛筒配合的刮板;滑块的两端侧壁均设置有吊耳,且吊耳的侧壁贯穿设置有导向杆,且导向杆的两端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1、本技术结构科学紧凑,操作简单便捷,能够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不仅带动筛筒进行转动,还实现了对防堵机构的驱动,从而实现了对炉渣的筛选分离。
[0014]2、通过设置螺旋导杆,从而能够在筛筒的转动下,将筛筒内的炉渣从壳体的一端移动至壳体的另一端,不仅实现了对炉渣的筛选分离,还能够防止筛筒内不会造成堆积,影响筛选效率。
[0015]3、通过设置防堵机构,从而实现了对筛筒的侧壁进行清理,通过轨道槽的设置,并能够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滑块进行往复运动,带动刮板对筛筒的侧壁进行清理,能够防止筛筒在长时间的使用后筛孔出现堵塞,进而能够保证筛筒的筛选效果,提高分离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垃圾焚烧炉渣筛选分离设备的结示意图;
[0018]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垃圾焚烧炉渣筛选分离设备的剖视图;
[0019]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垃圾焚烧炉渣筛选分离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0020]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5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垃圾焚烧炉渣筛选分离设备中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
[0024]1、壳体;2、进料管;3、驱动电机;301、第一齿轮;4、出料盒;5、支撑腿;6、筛筒;601、驱动齿;602、螺旋导杆;7、防堵机构;701、转轴;7011、轨道槽;702、挡盘;703、第二齿轮;704、滑块;7041、穿孔;7042、挡块;7043、刮板;7044、吊耳;7045、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0026]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垃圾焚烧炉渣筛选分离设备。
[0027]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

6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垃圾焚烧炉渣筛选分离设备,包括壳体1,该壳体1的内部设置为中空结构,壳体1的一端侧壁中部贯穿设置有进料管2,壳体1的一端侧壁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3,壳体1的另一端侧壁设置有出料盒4,壳体1的两侧侧壁底部均设置有若干支撑腿5;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筛筒6,筛筒6的顶端设置有防堵机构7,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贯穿壳体1的一端侧壁并设置有与驱动齿601相啮合的第一齿轮301(此外,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与壳体1之间通过轴承连接),其中,壳体1的一端侧壁且位于所述进料管2的一侧设置控制面板(此外,在具体应用时,控制面板内部含有PLC控制器),且驱动电机3与控制面板电连接。
[0028]借助于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结构科学紧凑,操作简单便捷,能够在驱动电机3的驱动下,不仅带动筛筒6进行转动,还实现了对防堵机构7的驱动,从而实现了对炉渣的筛选分离。
[0029]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筛筒6来说,筛筒6圆周外壁的一端设置有驱动齿601,筛筒6的圆周内壁设置有螺旋导杆602,从而能够在筛筒6的转动下,将筛筒6内的炉渣从壳体1的一端移动至壳体1的另一端,不仅实现了对炉渣的筛选分离,还能够防止筛筒6内不会造成堆积,影响筛选效率。
[0030]在一个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焚烧炉渣筛选分离设备,包括壳体(1),该壳体(1)的内部设置为中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端侧壁中部贯穿设置有进料管(2),所述壳体(1)的一端侧壁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3),所述壳体(1)的另一端侧壁设置有出料盒(4),所述壳体(1)的两侧侧壁底部均设置有若干支撑腿(5);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筛筒(6),所述筛筒(6)的顶端设置有防堵机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炉渣筛选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筒(6)圆周外壁的一端设置有驱动齿(601),所述筛筒(6)的圆周内壁设置有螺旋导杆(6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炉渣筛选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贯穿所述壳体(1)的一端侧壁并设置有与所述驱动齿(601)相啮合的第一齿轮(30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炉渣筛选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机构(7)包括贯穿所述壳体(1)两端侧壁且位于所述筛筒(6)上方的转轴(701),所述转轴(701)的两端的圆周侧壁均设置有挡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光毅叶富城罗健明周锦潮阮伟涛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绿富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