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元坤专利>正文

日光灯的启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2905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日光灯的启辉器,包括绝缘底板,装在绝缘底板上的两个电极支脚及一只氖泡和外壳,其氖泡的两只引脚分别接于两个电极支脚上,氖泡横卧于两个电极支脚之间,氖泡横卧于两个电极支脚之间,和外壳相应适配,使外壳高可减小15至20MM,这样可以降低生产外壳成本,启辉器不用外露于支架壳外,达到使用美观的优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日光灯的启辉器
技术介绍
市面上的日光灯的启辉器,如图1所示,其结构为绝缘底板,装在绝缘底板上的两个电极支脚及一只氖泡,和外壳等组成,氖泡由玻璃外壳封闭一倒”U”形的双金属片,倒”U”型的一端安装引出脚,别一引出脚,容于两只引出脚之间,氖泡垂直连接于两个电极支脚,造成外壳相应适配,外壳高度为30至35MM之间,这样结构增加制造成本;并且,现有的日光灯支架的超溥型流行,启辉器的外壳大部分突出支架的外壳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成使用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的缺点,而提供一种低成本、使用美观的日光灯的启辉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的启辉器,包括绝缘底板,装在绝缘底板上的两个电极支脚及一只氖泡和外壳,其氖泡的两只引脚分别接于两个电极支脚上,氖泡横卧于两个电极支脚之间。上述的氖泡外径为4至10MM,长度为8至12MM。上述氖泡内所设的倒“U”型双金属自由端位于所设引脚的外侧。上述外壳的顶部设有一字槽或十字槽。上述外壳的高度在5至20MM之间,外壳顶部周边设凸纹。本技术有益效果氖泡横卧于两个电极支脚之间,和外壳相应适配,使外壳高可减小15至20MM,这样可以降低生产外壳成本,启辉器不用外露于支架壳外,达到使用美观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外壳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图3是氖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所示,包括绝缘底板1,装在绝缘底板1上的两个电极支脚2、3及一只氖泡4和外壳5,其氖泡4的两只引脚6、7分别接于两个电极支脚2、3上,氖泡4横卧于两个电极支脚2、3之间,氖泡4外径为4至10MM,长度为8至12MM,一般采用外径为5MM高度,外壳5的高度在5至20MM之间,一般采在10MM高度,为提高氖泡4的使用寿命和减小体积,将氖泡4内所设的倒“U”型双金属自由端8位于所设的引脚7的外侧,而外壳5顶部周边设凸纹9,外壳5的顶部设有一字槽10或十字槽11,都是为了方便打开启辉器的外壳5而设的。权利要求1.一种日光灯的启辉器,包括绝缘底板,装在绝缘底板上的两个电极支脚及一只氖泡和外壳,其特征在于氖泡的两只引脚分别接于两个电极支脚上,氖泡横卧于两个电极支脚之间。2.根据权利权要求1所述的日光灯的启辉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氖泡外径为4至10MM,长度为8至12MM。3.根据权利权要求1所述的日光灯的启辉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氖泡内所设的倒“U”型双金属自由端位于所设的引脚的外侧。4.根据权利权要求1所述的日光灯的启辉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壳的顶部设有一字槽。5.根据权利权要求1所述的日光灯的启辉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壳的顶部设有十字槽。6.根据权利权要求1所述的日光灯的启辉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壳的顶部周边设凸纹。7.根据权利权要求4至6任一项所述的日光灯的启辉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壳的高度在5至20MM之间。专利摘要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日光灯的启辉器,包括绝缘底板,装在绝缘底板上的两个电极支脚及一只氖泡和外壳,其氖泡的两只引脚分别接于两个电极支脚上,氖泡横卧于两个电极支脚之间,氖泡横卧于两个电极支脚之间,和外壳相应适配,使外壳高可减小15至20MM,这样可以降低生产外壳成本,启辉器不用外露于支架壳外,达到使用美观的优点。文档编号H05B41/04GK2810096SQ20052006098公开日2006年8月23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2日专利技术者曹元坤, 陈广永 申请人:曹元坤, 陈广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日光灯的启辉器,包括绝缘底板,装在绝缘底板上的两个电极支脚及一只氖泡和外壳,其特征在于:氖泡的两只引脚分别接于两个电极支脚上,氖泡横卧于两个电极支脚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元坤陈广永
申请(专利权)人:曹元坤陈广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