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箱、广告牌用的七彩荧光灯装置,其特征在于:交流电源供给部的输出端与灯的驱动部输入端和O位检测输入端相连,灯的驱动部输出端与荧光灯连接,O位检测的输出端经滤波稳压后与单片机PIC16C相连,起动信号、调光信号经单片机PIC16C传送到O位检测、灯的驱动部及预热部,经灯的驱动部、预热部传至荧光灯。(*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灯箱、广告牌用的七彩荧光灯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灯箱、广告牌的多个荧光灯在瞬间启动、频繁启动时容易失败,对镇流器及灯管寿命有极大影响,对荧光灯的亮度难以控制,不能履行广告任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使多个荧光灯瞬间、频繁启动,自动调整亮度的灯箱、广告牌用的七彩荧光灯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灯箱、广告牌用的七彩荧光灯装置,其特征在于交流电源供给部的输出端与灯的驱动部输入端和O位检测输入端相连,灯的驱动部输出端与荧光灯连接,O位检测的输出端经滤波稳压后与单片机PIC16C相连,起动信号、调光信号经单片机PIC16C传送到O位检测、灯的驱动部及预热部,经灯的驱动部、预热部传至荧光灯。一种灯箱、广告牌用的七彩荧光灯装置,镇流器的初级T1与220V交流电源连接,镇流器的次级TA与荧光灯的灯丝F1连接,镇流器的次级TB与荧光灯的灯丝F2连接,双向可控硅BTA1的控制极与电阻R1、电容C1连接,电阻R1、电容C1并联后连接在双向可控硅BTA1的阳极并与灯丝F1镇流器次级TA连接,双向可控硅BTA1的阴极与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的正极与荧光灯的灯丝F2和镇流器的次级TB相连接,镇流器的次级T2与镇流器次级的TA和荧光灯的灯丝F1相连接,另一端通过双向可控硅BTA3、电阻R3、三极管TR1、电阻R5与单片机PIC16C连接,O位检测的输入端与电源相连,输出端经电源稳压5V与单片机PIC16C相连,单片机PIC16C的IO口至少连有3个荧光灯控制端,在单片机PIC16C的IO口一端接有电位器W。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从外部引进起动信号通过预热部使荧光灯的灯丝充分预热,这时通过O位置检测部分析从交流电源供应部出来的交流电源的波形检出O位置,以O位置做为标准延迟3700μS时,交流电源正弦的波形80°的位置上使灯的驱动部动作,于是要点亮的荧光灯会全部起动,从延迟3700μS的交流电源正弦波形80位置使灯驱动器动作的过程要反复3~10周期,使启动更加可靠,在荧光灯点亮状况下从外部引进荧光灯的调光信号,单片机从O位检测部检出交流电源的O位置经很短时间后使灯的驱动部动作,能调节荧光灯的亮度,这时调光动作从O位为标准0~5000μS延时交流电源波形在0~108°位置让开关处于“ON”的状态,本技术能够使多个荧光灯瞬间、频繁启动,自动调整亮度,顺利完成广告任务。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的起动动作的波形图。图4为本技术的起动动作及调光动作的波形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灯箱、广告牌用的七彩荧光灯装置,交流电源供给部的输出端与灯的驱动部输入端和O位检测输入端相连,灯的驱动部输出端与荧光灯连接,O位检测的输出端经滤波稳压后与单片机PIC16C相连,起动信号、调光信号经单片机PIC16C传送到O位检测、灯的驱动部及预热部,经灯的驱动部、预热部传至荧光灯。如图2所示,一种灯箱、广告牌用的七彩荧光灯装置,镇流器的初级T1与220V交流电源连接,镇流器的次级TA与荧光灯的灯丝F1连接,镇流器的次级TB与荧光灯的灯丝F2连接,双向可控硅BTA1的控制极与电阻R1、电容C1连接,电阻R1、电容C1并联后连接在双向可控硅BTA1的阳极并与灯丝F1镇流器次级TA连接,双向可控硅BTA1的阴极与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的正极与荧光灯的灯丝F2和镇流器的次级TB相连接,镇流器的次级T2与镇流器次级的TA和荧光灯的灯丝F1相连接,另一端通过双向可控硅BTA3、电阻R3、三极管TR1、电阻R5与单片机PIC16C连接,镇流器的初级T4与220V交流电源连接,镇流器的次级TC与荧光灯的灯丝F3连接,镇流器的次级TD与荧光灯的灯丝F4连接,双向可控硅BTA2的控制极与电阻R2、电容C2连接,电阻R2、电容C2并联后连接在双向可控硅BTA2的阳极并与灯丝F3镇流器次级TC连接,双向可控硅BTA2的阴极与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二极管的正极与荧光灯的灯丝F4和镇流器的次级TD相连接,镇流器的次级T3与镇流器次级的TC和荧光灯的灯丝F3相连接,另一端通过双向可控硅BTA4、电阻R4、三极管TR2、电阻R6与单片机PIC16C连接,O位检测的输入端与电源相连,输出端经电源稳压5V与单片机PIC16C相连,单片机PIC16C的IO口至少连有3个荧光灯控制端,在单片机PIC16C的IO口一端接有电位器W,控制开、关、调光速度。如图3所示,灯丝的电源因镇流器的电感比引入电源慢t3中的转换器处于关闭状态,同时引入电源阴极的半周期。如图4所示,荧光灯的交流电源正弦波形在80°位置时开关合到开的位置,这时荧光灯电源引起的起动成功率是最高的,同时调光中荧光灯上所加的电量的达40%以下时荧光灯开关的关闭时间长而人的情况可用肉眼看到,起动时,交流电源的正弦波形80°位置时开关合到开,就多上荧光灯同时点亮,避免起动点灯的失败。调节光亮时,开关处于合的位置在波形的0~108°位置范围内任意设定均能满足。另外,排列多个荧光灯使用于广告牌时单片机从外部引进点灯信号通过预热部使荧光灯的灯丝充分预热,这时通过O位置检测部分析从交流电源供应部出来的交流电源的波形检出O位置,以O位置做为标准延迟3700μS时,交流电源的正弦波形80°的位置上使灯的驱动部动作,于是要点亮的荧光灯会全部起动,从延迟3700μS的交流电源正弦波形80位置使灯驱动器动作的过程要反复3~10周期,使启动更加可靠,在荧光灯点亮状况下从外部引进荧光灯的调光信号,单片机从O位测检出交流电源的O位置经很短时间后使灯的驱动部动作,能调节荧光灯的亮度,这时调光动作从O位为标准0~5000μS延时交流电源波形在0~108°位置让开关处于合的状态。权利要求1.一种灯箱、广告牌用的七彩荧光灯装置,其特征在于交流电源供给部的输出端与灯的驱动部输入端和O位检测输入端相连,灯的驱动部输出端与荧光灯连接,O位检测的输出端经滤波稳压后与单片机PIC16C相连,起动信号、调光信号经单片机PIC16C传送到O位检测、灯的驱动部及预热部,经灯的驱动部、预热部传至荧光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灯箱、广告牌用的七彩荧光灯装置,其特征在于镇流器的初级T1与220V交流电源连接,镇流器的次级TA与荧光灯的灯丝F1连接,镇流器的次级TB与荧光灯的灯丝F2连接,双向可控硅BTA1的控制极与电阻R1、电容C1连接,电阻R1、电容C1并联后连接在双向可控硅BTA1的阳极并与灯丝F1镇流器次级TA连接,双向可控硅BTA1的阴极与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的正极与荧光灯的灯丝F2和镇流器的次级TB相连接,镇流器的次级T2与镇流器次级的TA和荧光灯的灯丝F1相连接,另一端通过双向可控硅BTA3、电阻R3、三极管TR1、电阻R5与单片机PIC16C连接,O位检测的输入端与电源相连,输出端经电源稳压5V与单片机PIC16C相连,单片机PIC16C的IO口至少连有3个荧光灯控制端,在单片机PIC16C的IO口一端接有电位器W。专利摘要一种灯箱、广告牌用的七彩荧光灯装置,交流电源供给部的输出端与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龙男,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韩东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