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2604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其中,方法包括获取Q个不支持目标互联网机制的第一网络的网络拓扑,Q为正整数;根据Q个第一网络的网络拓扑,确定与Q个第一网络一一对应的Q个传输路径;生成与Q个传输路径一一对应的Q个传输路径标签;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Q个传输路径标签。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设备确定报文在第一网络中的传输路径,并生成与传输路径对应的传输路径标签,可使报文根据传输路径标签确定传输路径在第一网络中传输,不需要大规模的升级现网中不支持目标互联网机制的网元,即可实现端到端以目标互联网机制的方式上云,从而降低了端到端以目标互联网机制的方式上云的成本。以目标互联网机制的方式上云的成本。以目标互联网机制的方式上云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云专网采用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简称IP)路由器设备,基于分段路由互联网第六版(Segment Routing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简称SRv6)技术实现业务承载。目前,云专网主要部署在地市及以上,地市以下的位置未部署云专网的设备,需采用切片分组网(Slicing Packet Network,简称SPN)或其他传输技术接入云专网。
[0003]SPN或其他传输技术不支持SRv6,若需接入云专网,需要多段业务拼接才能实现,而多段业务拼接,会导致端到端业务下发以及故障定位等较为复杂。若使端到端实现SRv6上云,可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通过规模性的升级SPN或其他传输技术的网元使其支持SRv6,从而实现端到端SRv6上云。但地市以下的位置部署的网元超过20万端,规模性的升级SPN或其他传输技术网元对现网的改动较大,且会对现网业务造成影响,使得端到端实现SRv6上云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以解决端到端实现SRv6上云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由第一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在报文发送设备与报文接收设备之间包括Q个不支持目标互联网机制的第一网络,Q为正整数的情况下,获取所述Q个第一网络的网络拓扑;
[0007]根据所述Q个第一网络的网络拓扑,确定与所述Q个第一网络一一对应的Q个传输路径;
[0008]生成与所述Q个传输路径一一对应的Q个传输路径标签;
[0009]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Q个传输路径标签,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报文发送设备相关。
[0010]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由第二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Q个传输路径标签,所述Q个传输路径标签与Q个不支持目标互联网机制的第一网络一一对应,所述Q个第一网络为报文发送设备和报文接收设备之间的网络,Q为正整数;
[0011]在第一报文的报文头中增加所述第一信息中的全部标签,且所述报文头中标签的设置顺序与第一顺序匹配,所述第一顺序与标签对应的网络在目标传输路径中的顺序匹配,所述目标传输路径为所述报文发送设备至所述报文接收设备的传输路径;
[0012]根据所述报文头中的标签,确定第三设备,所述第三设备为所述报文发送设备与所述报文接收设备之间的设备;
[0013]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报文。
[0014]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由第四设备执行,所述第四设备为目标第一网络的首节点,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五设备发送的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的报文头包括第一信息中的全部标签,所述第一信息包括Q个传输路径标签,所述Q个传输路径标签与Q个不支持目标互联网机制的第一网络一一对应,所述Q个第一网络为报文发送设备和报文接收设备之间的网络,Q为正整数,所述传输路径标签包括BSID;
[0015]根据确定的与目标第一网络关联的第二BSID,确定与所述第二BSID对应的目标SR

TP隧道标签;
[0016]在所述第一报文的报文头中增加所述目标SR

TP隧道标签;
[0017]向所述目标SR

TP隧道标签对应的第六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报文,所述第六设备为所述第一网络的末节点。
[0018]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包括:第一处理器,用于在报文发送设备与报文接收设备之间包括Q个不支持目标互联网机制的第一网络,Q为正整数的情况下,获取所述Q个第一网络的网络拓扑;
[0019]根据所述Q个第一网络的网络拓扑,确定与所述Q个第一网络一一对应的Q个传输路径;
[0020]生成与所述Q个传输路径一一对应的Q个传输路径标签;
[0021]第一收发器,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Q个传输路径标签,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报文发送设备相关。
[0022]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包括:第二处理器,用于在第一报文的报文头中增加第一信息中的全部标签,且所述报文头中标签的设置顺序与第一顺序匹配,所述第一顺序与标签对应的网络在目标传输路径中的顺序匹配,所述目标传输路径为所述报文发送设备至所述报文接收设备的传输路径;
[0023]根据所述报文头中的标签,确定第三设备,所述第三设备为所述报文发送设备与所述报文接收设备之间的设备;
[0024]第二收发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Q个传输路径标签,所述Q个传输路径标签与Q个不支持目标互联网机制的第一网络一一对应,所述Q个第一网络为报文发送设备和报文接收设备之间的网络,Q为正整数;
[0025]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报文。
[0026]第六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包括:第三处理器,用于根据确定的与目标第一网络关联的第二BSID,确定与所述第二BSID对应的目标SR

TP隧道标签;
[0027]在第一报文的报文头中增加所述目标SR

TP隧道标签;
[0028]第三收发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五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报文,所述第一报文的报文头包括第一信息中的全部标签,所述第一信息包括Q个传输路径标签,所述Q个传输路径标签与Q个不支持目标互联网机制的第一网络一一对应,所述Q个第一网络为报文发送设备和报文接收设备之间的网络,Q为正整数,所述传输路径标签包括BSID;
[0029]向所述目标SR

TP隧道标签对应的第六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报文。
[0030]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
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实现如前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中的步骤;或,如前述第二方面所述方法中的步骤;或,如前述第三方面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0031]第六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中的步骤,或,实现如前述第二方面所述方法中的步骤;或,如前述第三方面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003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对于报文发送设备与报文接收设备之间的Q个第一网络,第一网络为不支持目标互联网机制比如SRv6机制的网络,第一设备可以根据Q个第一网络的网络拓扑,确定与Q个第一网络一一对应的Q个传输路径,然后生成并向第二设备发送与Q个传输路径一一对应的Q个传输路径标签,以使第二设备将所述Q个传输路径标签添加至报文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报文发送设备与报文接收设备之间包括Q个不支持目标互联网机制的第一网络,Q为正整数的情况下,获取所述Q个第一网络的网络拓扑;根据所述Q个第一网络的网络拓扑,确定与所述Q个第一网络一一对应的Q个传输路径;生成与所述Q个传输路径一一对应的Q个传输路径标签;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Q个传输路径标签,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报文发送设备相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报文发送设备与所述报文接收设备之间还包括P个支持目标互联网机制的第二网络,P为正整数的情况下,获取所述P个第二网络的网络拓扑;根据所述P个第二网络的网络拓扑,确定与所述P个第二网络一一对应的P个首节点,以及与所述P个第二网络一一对应的P个末节点;生成与所述P个首节点一一对应的P个首节点标签,以及与所述P个末节点一一对应的P个末节点标签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所述P个首节点标签和所述P个末节点标签中的至少一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路径标签,满足以下至少一项:在所述第二设备为客户前置设备CPE或目标第二网络的首节点的情况下,所述传输路径标签包括绑定段标签BSID,所述目标第二网络为所述P个第二网络中的一个第二网络;在所述第二设备为目标第一网络的首节点的情况下,所述传输路径标签包括面向传送的分段路由技术SR

TP的隧道标签,所述目标第一网络为所述Q个第一网络中的一个第一网络。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满足以下至少一项:在所述第二设备为CPE或目标第一网络的首节点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P个首节点标签和所述P个末节点标签,所述目标第一网络为所述Q个第一网络中的一个第一网络;在所述第二设备为目标第二网路的首节点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目标第二网络的末节点标签,与P

1个第二网络一一对应的P

1个首节点标签和P

1个末节点标签,所述目标第二网络为所述P个第二网络中的一个第二网络;所述P

1个第二网络为所述P个第二网络中除所述目标第二网络之外的P

1个第二网络。5.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Q个传输路径标签,所述Q个传输路径标签与Q个不支持目标互联网机制的第一网络一一对应,所述Q个第一网络为报文发送设备和报文接收设备之间的网络,Q为正整数;在第一报文的报文头中增加所述第一信息中的全部标签,且所述报文头中标签的设置顺序与第一顺序匹配,所述第一顺序与标签对应的网络在目标传输路径中的顺序匹配,所述目标传输路径为所述报文发送设备至所述报文接收设备的传输路径;根据所述报文头中的标签,确定第三设备,所述第三设备为所述报文发送设备与所述报文接收设备之间的设备;
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报文。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P个首节点标签和P个末节点标签,所述P个首节点标签与P个支持目标互联网机制的第二网络的首节点一一对应,所述P个末节点标签与所述P个第二网络的末节点一一对应,所述P个第二网络为所述报文发送设备与所述报文接收设备之间包括的第二网络。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路径标签,满足以下至少一项:在所述第二设备为客户前置设备CPE或目标第二网络的首节点的情况下,所述传输路径标签包括绑定段标签BSID,所述目标第二网络为所述P个第二网络中的一个第二网络;在所述第二设备为目标第一网络的首节点的情况下,所述传输路径标签包括面向传送的分段路由技术SR

TP的隧道标签,所述目标第一网络为所述Q个第一网络中的一个第一网络。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报文头中的标签,确定第三设备的步骤,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确定第一标签,所述第一标签为K个标签中的第一个标签,所述K个标签为所述第一信息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