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0959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9 00:3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中的第一报文数据,其中,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为用户所使用的终端设备移动位置后所属的多服务边缘设备,第一报文数据中至少包括第一用户标识;在第一用户标识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对第一报文数据执行目标操作,使得从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发出的第一报文数据经路由器传输至第二多服务边缘设备,其中,第二多服务边缘设备为终端设备移动位置前所属的多服务边缘设备。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用户办公地点变化或移机接入至新的边缘设备时,可能会存在业务中断的技术问题。存在业务中断的技术问题。存在业务中断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一般来说,运营商会为互联网专线客户分配若干固定IP地址,各互联网专线客户就近接入局端边缘MSE设备。当客户办公地点变化或移机接入至新的局端MSE设备时,运营商将会为客户分配新的IP地址,客户IP地址发生变化。
[0003]随着城市的发展,或因客户自身发展的需要,需要搬迁的客户越来越多,但是客户的很多应用(例如网站、视频监控、远程VPN、程序代码等)都绑定了IP地址,若移机更换IP,便会影响应用的使用,进而给用户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可能导致业务中断的问题。
[0004]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当用户办公地点变化或移机接入至新的边缘设备时,可能会存在业务中断的技术问题。
[000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中的第一报文数据,其中,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为用户所使用的终端设备移动位置后所属的多服务边缘设备,第一报文数据中至少包括第一用户标识;在第一用户标识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对第一报文数据执行目标操作,使得从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发出的第一报文数据经路由器传输至第二多服务边缘设备,其中,第二多服务边缘设备为终端设备移动位置前所属的多服务边缘设备,目标操作为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和第二多服务边缘设备分别为终端设备分配不同IP的情况下,将第一报文数据发送给第二多服务边缘设备。
[0007]可选地,获取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中的第一报文数据,包括: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接收二层设备转发的第一报文数据,其中,第一报文数据为终端设备发送的经过终端设备的以太网接口封装后的报文数据。
[0008]可选地,获取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中的第一报文数据之后,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中的预设用户标识名单;通过判断第一用户标识是否存在于预设用户标识名单,确定第一用户标识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0009]可选地,对第一报文数据执行目标操作,包括: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为第一报文数据标记内层标签和第一外层标签,其中,内层标签用于标记用户,第一外层标签为与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对应的标签;将携带有内层标签和第一外层标签的第一报文数据经路由器转发给第二多服务边缘设备。
[0010]可选地,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为第一报文数据标记内层标签和第一外层标签之前,方法还包括: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与第二多服务边缘设备之间建立标签交换通道,其中,标签交换通道中配置有进入标签交换通道时的第一外层标签,以及退出标签交换通道
时的第二外层标签,第一外层标签与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所对应,第二外层标签与第二多服务边缘设备所对应。
[0011]可选地,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包括第一虚电路,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为第一报文数据标记内层标签和第一外层标签,包括: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根据第一虚电路为第一报文数据标记内层标签;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依据标签交换通道,为第一报文数据标记第一外层标签。
[0012]可选地,方法还包括:在第一用户标识不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依据终端设备的IP地址完成用户的接入。
[001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另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接收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发送的第一报文数据,其中,第一报文数据携带有内层标签和第一外层标签,第一外层标签为与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对应的标签,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为用户所使用的终端设备移动位置后所属的多服务边缘设备,第一报文数据中至少包括第一用户标识;将第一外层标签替换为第二外层标签,其中,第二外层标签为与第二多服务边缘设备对应的标签,第二多服务边缘设备为终端设备移动位置前所属的多服务边缘设备;将携带有内层标签和第二外层标签的第二报文数据转发给第二多服务边缘设备。
[001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又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接收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发送的经路由器转发的第二报文数据,其中,第二报文数据携带有内层标签和第二外层标签,第二外层标签为与第二多服务边缘设备对应的标签,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为用户所使用的终端设备移动位置后所属的多服务边缘设备,第二多服务边缘设备为终端设备移动位置前所属的多服务边缘设备,第二报文数据中至少包括第一用户标识;依据内层标签选择对应的二层虚拟以太网接口,并为第二报文数据分配虚拟局域网标记,其中,虚拟局域网标记、二层虚拟以太网接口和三层虚拟以太网接口所在的虚拟以太网组相同;依据虚拟局域网标记传输第二报文数据。
[001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中的第一报文数据,其中,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为用户所使用的终端设备移动位置后所属的多服务边缘设备,第一报文数据中至少包括第一用户标识;执行模块,用于在第一用户标识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对第一报文数据执行目标操作,使得从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发出的第一报文数据经路由器传输至第二多服务边缘设备,其中,第二多服务边缘设备为终端设备移动位置前所属的多服务边缘设备,目标操作为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和第二多服务边缘设备分别为终端设备分配不同IP的情况下,将第一报文数据发送给第二多服务边缘设备。
[001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另一种数据传输的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发送的第一报文数据,其中,第一报文数据携带有内层标签和第一外层标签,第一外层标签为与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对应的标签,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为用户所使用的终端设备移动位置后所属的多服务边缘设备,第一报文数据中至少包括第一用户标识;替换模块,用于将第一外层标签替换为第二外层标签,其中,第二外层标签为与第二多服务边缘设备对应的标签,第二多服务边缘设备为终端设备移动位置前所属的多服务边缘设备;转发模块,用于将携带有内层标签和第二外层标签的第二报文数据转发给第二多服务边缘设备。
[001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又一种数据传输的装置,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发送的经路由器转发的第二报文数据,其中,第二报文数据携带有内层标签和第二外层标签,第二外层标签为与第二边缘设备对应的标签,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为用户所使用的终端设备移动位置后所属的多服务边缘设备,第二多服务边缘设备为终端设备移动位置前所属的多服务边缘设备,第二报文数据中至少包括第一用户标识;选择模块,用于依据内层标签选择对应的二层虚拟以太网接口,并为第二报文数据分配虚拟局域网标记,其中,虚拟局域网标记、二层虚拟以太网接口和三层虚拟以太网接口所在的虚拟以太网组相同;传输模块,用于依据虚拟局域网标记传输第二报文数据。
[0018]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系统,包括: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路由器和第二多服务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中的第一报文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为用户所使用的终端设备移动位置后所属的多服务边缘设备,所述第一报文数据中至少包括第一用户标识;在所述第一用户标识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报文数据执行目标操作,使得从所述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发出的第一报文数据经路由器传输至第二多服务边缘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多服务边缘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移动位置前所属的多服务边缘设备,所述目标操作为所述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和所述第二多服务边缘设备分别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不同IP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报文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多服务边缘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中的第一报文数据,包括:所述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接收二层设备转发的第一报文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报文数据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经过所述终端设备的以太网接口封装后的报文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中的第一报文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中的预设用户标识名单;通过判断所述第一用户标识是否存在于所述预设用户标识名单,确定所述第一用户标识是否满足预设条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一报文数据执行目标操作,包括:所述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为所述第一报文数据标记内层标签和第一外层标签,其中,所述内层标签用于标记用户,所述第一外层标签为与所述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对应的标签;将携带有所述内层标签和所述第一外层标签的第一报文数据经所述路由器转发给所述第二多服务边缘设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为所述第一报文数据标记内层标签和第一外层标签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与所述第二多服务边缘设备之间建立标签交换通道,其中,所述标签交换通道中配置有进入所述标签交换通道时的第一外层标签,以及退出所述标签交换通道时的第二外层标签,所述第一外层标签与所述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所对应,所述第二外层标签与所述第二多服务边缘设备所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包括第一虚电路,所述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为所述第一报文数据标记内层标签和第一外层标签,包括:所述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虚电路为所述第一报文数据标记所述内层标签;所述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依据所述标签交换通道,为所述第一报文数据标记所述第一外层标签。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依据所述终端设备的IP地址完成用户的接入。
8.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发送的第一报文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报文数据携带有内层标签和第一外层标签,所述第一外层标签为与所述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对应的标签,所述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为用户所使用的终端设备移动位置后所属的多服务边缘设备,所述第一报文数据中至少包括第一用户标识;将所述第一外层标签替换为第二外层标签,其中,所述第二外层标签为与第二多服务边缘设备对应的标签,所述第二多服务边缘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移动位置前所属的多服务边缘设备;将携带有所述内层标签和所述第二外层标签的第二报文数据转发给所述第二多服务边缘设备。9.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发送的经路由器转发的第二报文数据,其中,所述第二报文数据携带有内层标签和第二外层标签,所述第二外层标签为与第二多服务边缘设备对应的标签,所述第一多服务边缘设备为用户所使用的终端设备移动位置后所属的多服务边缘设备,所述第二多服务边缘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移动位置前所属的多服务边缘设备,所述第二报文数据中至少包括第一用户标识;依据所述内层标签选择对应的二层虚拟以太网接口,并为所述第二报文数据分配虚拟局域网标记,其中,所述虚拟局域网标记、所述二层虚拟以太网接口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