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溶性纱布的制备方法和产品及其应用,将天然纤维素、硫脲、尿素和碱液进行混合,在反应釜中循环反应,制得混合反应液;向混合反应液中添加碱液进行二次反应,制得碱化后的反应液;向碱化后的反应液中加入乙醇和酸液反应,取出反应后的产物,压榨排除反应液,漂洗、晾干,即得所述水溶性纱布。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溶性纱布,实现遇水溶解为纤维素液体,黏附于伤口表面,一定浓度时形成膜状,对伤口有止血、防粘连等保护作用。防粘连等保护作用。防粘连等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溶性纱布的制备方法和产品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材料制备
,具体涉及到一种水溶性纱布的制备方法和产品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纱布是一种经纬稀疏的棉织品,结构稀疏,有明显的网格,用途广泛。其中,脱脂纱布主要用于医用绷带,药布、橡皮膏等。
[0003]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的医用敷料一般都是由脱脂纱布消毒处理后使用的,这样的敷料使用后成为废弃物不易腐烂,长期污染环境;且在取出敷料的过程中可能会对伤口产生二次创伤,部分残留体内的敷料可能在体内产生过敏、炎症等反应,影响预后效果。
[0004]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水溶性纱布及其制备方法,实现遇水溶解为纤维素液体,黏附于伤口表面,一定浓度时形成膜状,对伤口有止血、防粘连等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6]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07]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水溶性纱布的制备方法。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溶性纱布的制备方法,将天然纤维素、硫脲、尿素和碱液进行混合,在反应釜中循环反应,制得混合反应液,进行碱化反应;
[0009]向碱化后的反应液中加入乙醇和酸液反应,再向混合反应液中添加碱液进行二次反应至反应完全,取出反应后的产物,压榨排除反应液,漂洗、晾干,即得所述水溶性纱布。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水溶性纱布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将天然纤维素、硫脲、尿素和碱液进行混合,其中,硫脲占天然纤维素的质量百分比为1~2%,尿素占天然纤维素的质量百分比为1.5~2%,碱液占天然纤维素的质量百分比为10%~50%。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水溶性纱布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硫脲占天然纤维素的质量百分比为1%,尿素占天然纤维素的质量百分比为1.5%,碱液占天然纤维素的质量百分比为20%。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水溶性纱布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碱液包括氢氧化钠溶液,其浓度为30%。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水溶性纱布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循环反应,其中,反应温度为30~80℃,反应时间为2~8h。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水溶性纱布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向碱化后的
反应液中加入乙醇和酸液反应,其中,乙醇占碱化后的反应液体系质量百分比为50~85%,酸液占碱化后的反应液体系质量百分比为15~65%。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水溶性纱布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酸液为氯乙酸,酸液的浓度为15~65%,反应温度为30~80℃,反应时间1~2h。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水溶性纱布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向混合反应液中添加碱液进行二次反应,其中,碱液占混合反应液体系质量百分比为18%~24%,反应温度为30~80℃,反应时间为1~5h。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水溶性纱布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漂洗,其中,溶剂为50%~75%乙醇或60%~90%异丙醇。
[0018]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水溶性纱布作为医用敷料中的应用。
[0019]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溶性纱布的制备方法,通过合理的配比与时间,碱纤维的粒度与蓬松度适合,均匀性良好,有利于后续的醚化反应,在此过程中生成可溶性纤维素盐,遇水溶解为纤维素液体,黏附于伤口表面,一定浓度时形成膜状,对伤口有止血、防粘连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水溶性纱布结构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水溶性纱布
13
C
‑
NMR谱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水溶性纱布IR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6]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7]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0028]实施例1
[002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溶性纱布的制备方法,步骤为:
[0030](1)将天然纤维素放入反应釜中,加入1%的硫脲与1.5%的尿素并通入20%的碱液(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30%),在反应釜中循环反应6h;
[0031](2)向碱化完成的反应釜中通入60%的乙醇及30%的酸液(氯乙酸质量浓度为20%),30℃、反应1h。
[0032](3)再加入20%的碱液(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30%)进行二次反应1h,增加碱纤维的均匀性。
[0033](4)取出反应后的产物,使用压榨机对产物进行压榨排除反应液,使用75%乙醇对反应物进行漂洗,晾干,制得水溶性纤维素。
[0034]水溶性纱布结构图见图1,水溶性纱布
13
C
‑
NMR谱图见图2,水溶性纱布IR图谱见图3。
[0035]天然纤维素放入反应时已经编织成纱布状态,反应完成后进行晾干,整理平整或者裁剪就是水溶性纱布。
[0036]对制得的水溶性纱布的性质进行检测,水溶性纱布完成为白色或微黄色纤维状织物,对其溶解度进行测定。
[0037]实施例2
[0038]在实施例1的条件下,步骤(1)与实施例1不同,其他均同实施例1:
[0039]将天然纤维素放入反应釜中,加入2.5%的尿素并通入20%的碱液(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30%),在反应釜中循环反应6h。
[0040]实施例3
[0041]在实施例1的条件下,步骤(1)与实施例1不同,其他均同实施例1:
[0042]将天然纤维素放入反应釜中,加入2.5%的硫脲并通入20%的碱液(氢氧化钠溶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溶性纱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天然纤维素、硫脲、尿素和碱液进行混合,在反应釜中循环反应,制得混合反应液,进行碱化反应;向碱化后的反应液中加入乙醇和酸液反应,再向混合反应液中添加碱液进行二次反应至反应完全,取出反应后的产物,压榨排除反应液,漂洗、晾干,即得所述水溶性纱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溶性纱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天然纤维素、硫脲、尿素和碱液进行混合,其中,硫脲占天然纤维素的质量百分比为1~2%,尿素占天然纤维素的质量百分比为1.5~2%,碱液占天然纤维素的质量百分比为10%~5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溶性纱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脲占天然纤维素的质量百分比为1%,尿素占天然纤维素的质量百分比为1.5%,碱液占天然纤维素的质量百分比为20%。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溶性纱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液包括氢氧化钠溶液,其浓度为30%。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溶性纱布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克兵,代艺虹,彭湖,张迅,阮婧华,徐浩淇,罗朝艳,陈汉柒,任战涛,张思宇,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金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