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选择性拖网渔具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2385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柔性选择性拖网渔具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有拖网网囊,还包括有安装在拖网网囊上不少于一个的柔性风筝形装置和小型沉子链;柔性风筝形装置采用帆布制成,沿拖网网囊的周向分布其沿拖网网囊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呈敞口的拱形状,并且迎流面的前端开口大,后端开口小;小型沉子链则分布在拖网网囊腹面的正下方;柔性风筝形装置和小型沉子链通过水流产生张力,使拖网网囊的网目横向扩张。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柔性风筝形装置安装在拖网网囊上,利用该装置在水流作用下产生的扩张力,能够使拖网网囊网目张开,增加幼体逃逸,有效提高拖网网囊网目的选择性。网目的选择性。网目的选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选择性拖网渔具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态型渔具渔法——渔具选择性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选择性拖网渔具及其使用方法,用于提高拖网网囊网目的选择性。

技术介绍

[0002]海洋捕捞是捕捞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和降低贫困现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拖网渔具在我国海洋捕捞生产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平均年捕捞产量占全国海洋捕捞产量的48%,为人们提供着丰富且优质的蛋白质。合理的拖网渔具结构对于降低幼鱼比例和副渔获物,以及提高捕捞效率起着关键作用,这就需要对现有拖网渔具进行结构优化,不仅能满足生产需要也能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网目选择性是拖网渔具选择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拖网正常拖曳过程中传统菱形网目形状的变化一直是拖网渔具选择性优化的重要研究类容。拖曳过程菱形网目在水流的作用下,网目形状会发生变形,常趋于闭合,导致幼鱼和副渔获物在网囊处,难以直接通过网目进行逃逸。因此,需在拖网的网囊网衣上增加一种选择性装置改变网目形状。
[0003]在上述过程中,所增加的选择性装置必须满足制作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并且还能够为网衣提供扩张力,从而保证菱形网目的网目形状。目前使用较多的且能够提供扩张力的选择性装置是由刚性材料制成的装置(例如浮子和沉子),但在拖网作业中刚性结构质量和面积较大,操作不便,尤其是在拖网作业放网和收网过程中,较大较重的刚性结构无法用绞机进行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柔性选择性拖网渔具及其使用方法,可用于拖网渔具实际生产作业中,降低幼鱼、副渔获物比例,提高捕捞效率,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柔性选择性拖网渔具,包括有拖网网囊,还包括有安装在拖网网囊上不少于一个的柔性风筝形装置和小型沉子链;
[0006]其中,柔性风筝形装置采用帆布制成,沿拖网网囊的周向分布其沿拖网网囊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呈敞口的拱形状,并且迎流面的前端开口大,后端开口小;小型沉子链则分布在拖网网囊腹面的正下方;柔性风筝形装置和小型沉子链通过水流产生张力使拖网网囊的网目横向扩张。
[0007]优选的,拖网网囊沿其长度方向被划分为三段,划分拖网网囊的两个横截面分别为拖网网囊1/3断面和拖网网囊2/3断面,其中拖网网囊1/3断面靠近拖网网囊的开口端;拖网网囊1/3断面和拖网网囊2/3断面两个横截面上均分布有柔性风筝形装置和小型沉子链。
[0008]优选的,拖网网囊1/3断面平均分为成八个区域,靠近水底的两个区域为网囊腹面,小型沉子链通过绳连接在网囊腹面的中部,其余六区域的中部则各安装一个柔性风筝形装置;
[0009]拖网网囊2/3断面平均分为成六个区域,靠近水底的一个区域为网囊腹面,小型沉子链通过绳连接在网囊腹面正的中部,其余五个区域的等分线处各安装一个柔性风筝形装置。
[0010]优选的,小型沉子链安装在拖网网囊1/3断面和拖网网囊2/3断面正下方中间位置,柔性风筝形装置在拖网网囊1/3断面和拖网网囊2/3断面的正上方中间位置。
[0011]优选的,柔性风筝形装置平面展开形状为等腰梯形,柔性风筝形装置的长边朝向迎流面前端,短边在迎流面后端,且前后两端为开口状态,利用针线将柔性风筝形装置的斜边与拖网网囊相连。
[0012]优选的,小型沉子链用于为拖网网囊提供沉力,其由数个椭圆形铁环依次相连组成,利用直径为0.5mm高强度聚乙烯网线与拖网网囊相连。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如上述提及的一种柔性选择性拖网渔具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4]步骤一、根据水槽实验得出柔性风筝形装置的升阻力系数,建立柔性风筝形装置结构参数与其水动力特性的响应模型,为柔性风筝形装置的设计提供数据参考;
[0015]步骤二、根据实际生产作业中拖网渔具的类型、具体尺寸及模型实验准则,确定小型沉子链的规格以及柔性风筝形装置的尺寸和个数;
[0016]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制得的柔性风筝形装置和小型沉子链安装在拖网网囊上相应的位置;
[0017]步骤四、将制备好的拖网渔具放置在作业渔船上,完成拖网作业前的所有准备工作;
[0018]步骤五、按照设置工况,开始进行拖网渔具的海上实验。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0](1)本专利技术将柔性风筝形装置安装在拖网网囊上,利用该装置在水流作用下产生的扩张力,能够使拖网网囊网目张开,增加幼体逃逸,有效提高拖网网囊网目的选择性。
[0021](2)本专利技术中的装置自身由柔性材料帆布制成,帆布为柔性结构物,安装在网囊上不影响拖网起网和放网等正常操作,不宜损坏。对于采用浮球等固定浮力的拖网选择性装置,起网放网时容易挤压浮球,造成网具结构破坏。另外,帆布结构不受深度的影响,尤其是在深海底拖网作业中,也能正常作业提供张力,对于浮球,深度大时由于水压大可能被压爆,而失去作用。
[0022](3)本专利技术采用柔性材料帆布制作装置,质量轻结构简单,使用更加广泛,不仅可用于中层拖网作业,也可用于底层拖网作业和深水渔业资源调查。
附图说明
[002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4]图1为实施例一中拖网渔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实施例一中柔性风筝形装置和小型沉子链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0026]图3为实施例二中拖网渔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实施例二中柔性风筝形装置和小型沉子链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柔性风筝形装置的平面展开示意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柔性风筝形装置的实验状态示意图。
[0030]图中:1、拖网网囊;2、柔性风筝形装置;3、小型沉子链;4、网线;5、拖网网囊1/3断面;6、拖网网囊2/3断面;7、柔性风筝形装置迎流前端;8、柔性风筝形装置迎流后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实施例一
[003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柔性选择性拖网渔具,主要适用于中层拖网作业,其包括有拖网网囊1,拖网网囊1由矩形网片拼接而成,在水流的作用下网囊形状近似圆柱,拖网网囊1沿其长度方向被划分为三段,如图2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选择性拖网渔具,包括有拖网网囊(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安装在拖网网囊(1)上不少于一个的柔性风筝形装置(2)和小型沉子链(3);其中,柔性风筝形装置(2)采用帆布制成,沿拖网网囊(1)的周向分布其沿拖网网囊(1)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呈敞口的拱形状,并且迎流面的前端开口大,后端开口小;小型沉子链(3)则分布在拖网网囊(1)腹面的正下方;柔性风筝形装置(2)和小型沉子链(3)通过水流产生张力,使拖网网囊(1)的网目横向扩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选择性拖网渔具,其特征在于:拖网网囊(1)沿其长度方向被划分为三段,划分拖网网囊(1)的两个横截面分别为拖网网囊1/3断面(5)和拖网网囊2/3断面(6),其中拖网网囊1/3断面(5)靠近拖网网囊(1)的开口端;拖网网囊1/3断面(5)和拖网网囊2/3断面(6)两个横截面上均分布有柔性风筝形装置(2)和小型沉子链(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选择性拖网渔具,其特征在于:拖网网囊1/3断面(5)平均分为成八个区域,靠近水底的两个区域为网囊腹面,小型沉子链(3)通过绳连接在网囊腹面的中部,其余六区域的中部则各安装一个柔性风筝形装置(2);拖网网囊2/3断面(6)平均分为成六个区域,靠近水底的一个区域为网囊腹面,小型沉子链(3)通过绳连接在网囊腹面正的中部,其余五个区域的等分线处各安装一个柔性风筝形装置(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六一杨意馨尤鑫星李玉岩邬骞力宋春德张荣军冯卫东吕元昊贾明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