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置文丘里管的油雾分离器及油雾分离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雾分离器
,尤其涉及一种内置文丘里管的油雾分离器及油雾分离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被动式油雾分离器在一些特定的工况点无法实现曲轴箱全时负压的情况,无法满足后续更加严格的排放法规需求,如欧V的排放法规,针对此情况,提出了内置文丘里管的油雾分离器以实现曲轴箱全时负压,同时对于增程式新能源发动机,内置文丘里管的油雾分离器也可以帮助延长机油寿命,增加机油更换时间。现有内置文丘里管的油雾分离器方案中,主要包括文丘里管、出气管、壳体和盖板,其中文丘里管和出气管单独设的,在注塑完成后,从壳体的开口处安装在壳体上,安装盖板后焊接密封。如图7所示,文丘里管和出气管安装到曲轴箱壳体时,由于壳体的开口空间小,文丘里管需要在狭小的开口内放入预定位置后,横向推入安装位置,操作难度较大,安装工艺复杂。安装后通过盖板上的凹槽和文丘里管以及出气管的凹槽进行卡接固定并用盖板压紧文丘里管和出气管,导致盖板的结构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文丘里管的油雾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盖板(200)、文丘里管(300)、出气管(400)和止退结构;所述壳体(100)上设置有安装口(10a),所述文丘里管(300)通过所述安装口(10a)并沿自身轴线方向插装于所述壳体(100)内并与所述壳体(100)抵接;所述盖板(200)与所述壳体(100)连接,用于封闭所述安装口(10a),所述盖板(200)靠近所述文丘里管(300)的进气口(30a)一端;所述止退结构用于防止所述文丘里管(300)向所述安装口(10a)移动;所述出气管(400)设置于所述壳体(100)内并与所述壳体(100)连接,所述出气管(400)的入口(40a)设置于所述文丘里管(300)的出气口(30b)一端并与所述出气口(30b)间隔设置;所述进气口(30a)与涡轮增压器的出气端连通,所述出气管(400)的出口(40b)与涡轮增压器的进气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文丘里管的油雾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管(300)的外圆设置有限位凸台(310),所述限位凸台(310)靠近所述出气口(30b)的一侧抵接于所述壳体(1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文丘里管的油雾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内设置有阻挡板(110),所述阻挡板(110)垂直于所述文丘里管(300)的轴线并抵接于所述限位凸台(3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文丘里管的油雾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晓龙,赵春,
申请(专利权)人:马勒汽车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