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柱式工业厂房建造平台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2293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柱式工业厂房建造平台及使用方法,单柱式工业厂房建造平台包括作业平台组件、伸缩套架机构和履带底盘机构,所述伸缩套架机构包括外套架组件、内套架组件、顶升油缸和调节油缸。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采用伸缩套架、作业平台、履带底盘与电液控制系统相结合的方式构成本单柱式建造平台,本建造平台结构更加轻便、抗倾覆性更好、对地面适应能力更佳,可以实现在施工现场对作业平台组件的实际离地高度及水平倾斜角度的灵活快捷调整,满足建造作业效率的需求,更适合在厂房大规模建造中投入使用,经济适用性更强,市场应用价值更高。市场应用价值更高。市场应用价值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柱式工业厂房建造平台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行业钢结构工业厂房建造装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单柱式工业厂房建造平台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钢结构工业厂房主要由钢柱、钢梁、墙面及屋面檩条、外封板及机电管线等组成。钢结构工业厂房的建造过程需要由人工将大量的钢结构件通过螺栓、焊接等方式连接起来。由于钢结构件尺寸大、重量重,并且作业面大部分设在高空,所以传统的高空作业施工方式多采用自制吊篮、井字架、登高车、钢爬梯等常规设备配合起重机来完成的。
[0003]然而在施工过程中,利用起重机进行高空作业,依旧存在着实际作业空间受限、操作不便、危险源较多、事故安全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的问题,所以建造平台应运而生。建造平台以其可实现大范围、广空间内安全高效进行高空作业的优势,逐渐在工业厂房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正是由于上述优势决定了大多数的建造平台存在着体型庞大、结构笨重的缺陷,导致了这些建造平台普遍存在调节操作不灵活、对地面适应能力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轻便、调节灵活的单柱式工业厂房建造平台及使用方法。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柱式工业厂房建造平台,包括作业平台组件、伸缩套架机构和履带底盘机构,所述作业平台组件可拆卸铰接在所述伸缩套架机构的顶部,所述履带底盘机构可拆卸转动安装在所述伸缩套架机构的底部;
[0006]所述伸缩套架机构包括外套架组件、内套架组件、顶升油缸和调节油缸,所述外套架组件滑动套设在所述内套架组件的外部,所述顶升油缸安装在所述内套架组件的内部,具有驱动所述内套架组件上下移动的运动行程,所述调节油缸铰接在所述内套架组件的一侧壁与所述作业平台组件同侧端的底部之间,具有驱动所述作业平台组件顶升倾斜的运动行程。
[0007]进一步地,所述顶升油缸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套架组件的底部之内,且所述顶升油缸经由外围设置有的安装座及支撑架居中竖直安装在所述内套架组件的内部。
[0008]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油缸的两端分别固定有铰接头,顶端的所述铰接头与所述作业平台组件底面侧端固定有的第一铰接支座铰接配合,底端的所述铰接头与所述内套架组件外侧壁上固定有的第二铰接支座铰接配合。
[0009]进一步地,所述伸缩套架机构还包括多个滑动铰接支座,所述滑动铰接支座的底部安装有与之滑动匹配的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固定在所述内套架组件顶部固定有的围框上,且所述滑动铰接支座与所述作业平台组件底面居中固定有的第一铰接支座铰接配合。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外套架组件呈矩体框架结构,包括第一立柱桁架和第一横向桁架,所述第一立柱桁架具有呈矩形状结构排列、竖直分布的四根,所述第一立柱桁架经由底部固定有的安装垫脚安装在所述履带底盘机构之上,所述第一横向桁架具有多根,水平连接在位于所述外套架组件外围任一竖直面内的相邻两根所述第一立柱桁架之间;
[0011]所述外套架组件还包括多根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交叉连接在位于所述外套架组件外围任一竖直面内的所述第一立柱桁架与所述第一横向桁架之间。
[0012]进一步地,所述内套架组件呈横截面小于所述外套架组件横截面的矩体框架结构,包括第二立柱桁架和第二横向桁架,所述第二立柱桁架具有呈矩形状结构排列、竖直分布的四根,所述第二横向桁架具有多根,水平连接在位于所述内套架组件外围任一竖直面内的相邻两根所述第二立柱桁架之间;
[0013]所述内套架组件还包括多根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交叉连接在位于所述内套架组件外围任一竖直面内的所述第二立柱桁架与所述第二横向桁架之间。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柱桁架朝向所述外套架组件内部的内侧面上竖直固定有内侧导轨,所述内侧导轨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导轮模组,所述第一导轮模组具有转动方向不同的多个导轮;
[0015]所述第二立柱桁架朝向所述内套架组件外部的外侧面上竖直固定有外侧导轨,所述外侧导轨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导轮模组,所述第二导轮模组具有转动方向不同的多个导轮;
[0016]所述第一导轮模组具有随所述内套架组件的上下移动而沿所述外侧导轨上下滑动的运动行程,所述第二导轮模组具有随所述内套架组件的上下移动而沿所述内侧导轨上下滑动的运动行程。
[0017]进一步地,所述外侧导轨的两侧边分别竖向间隔分布有多个销轴支撑板。
[0018]进一步地,所述作业平台组件包括主平台和伸缩平台,所述主平台的内部横向水平固定有阻尼伸缩杆模块,所述伸缩平台具有两个,分别滑动安装在所述伸缩平台的左右侧端之内,并分别与所述阻尼伸缩杆模块连接,且所述主平台上安装有栏杆。
[0019]一种单柱式工业厂房建造平台的使用方法,包括所述单柱式工业厂房建造平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S1:所述内套架组件在所述顶升油缸的驱动作用下,以及在所述内侧导轨和外侧导轨的滑动匹配作用下,沿着外围套设的所述外套架组件上下移动,实现所述作业平台组件整体高度的升高或降低的调整,以满足对厂房内不同高度施工点的施工需求;
[0021]S2:所述作业平台组件在所述调节油缸的驱动作用下,以及在所述第一铰接支座和滑动铰接支座/第二铰接支座的铰接匹配作用下,将所述主平台的左右两侧端分别在所述内套架组件的顶部以水平角度状态或不同倾斜角度状态进行约束释放,实现所述作业平台组件整体水平角度或倾斜角度的调整,以满足对呈倾斜状的厂房房顶的施工需求;
[0022]S3:所述主平台通过控制所述阻尼伸缩杆模块释放或收回所述伸缩平台来实现所述作业平台组件整体长度的延长或缩短;
[0023]S4:所述履带底盘机构行走或回转,带动本建造平台在厂房内的各施工工位之间进行转移或横跨连接;
[0024]当所述履带底盘机构转动至竖直向行走时,多个相连的本建造平台沿纵向同步行
走,完成厂房内纵向跨度的施工;
[0025]当所述履带底盘机构转动至水平向行走时,多个相连的本建造平台沿横向同步行走,完成厂房内横向跨度的施工。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27]本专利技术中,采用伸缩套架、作业平台、履带底盘与电液控制系统相结合的方式构成本单柱式建造平台,相比传统的庞大体型的建造平台,如双立柱式建造平台而言,结构更加简单轻便,生产成本更低,相比传统的起吊机或悬吊平台而言,施工范围及活动空间更加宽广灵活,综合比较来看,本单柱式建造平台更适合在厂房大规模建造中投入使用,经济适用性更强,市场应用价值更高。
[0028]本专利技术中,一方面在结构上,本建造平台不仅不再集成起重机或吊臂机,整体重量下降,还采用单底盘与单升降立柱的配合方式,整体重心更低,使得本建造平台结构更加轻便、抗倾覆性更好、对地面适应能力更佳;另一方面在功能上,本建造平台兼具顶升油缸和调节油缸,可以实现在施工现场对作业平台组件的实际离地高度及水平倾斜角度的灵活快捷调整,减少对建造平台数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柱式工业厂房建造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业平台组件(1)、伸缩套架机构(2)和履带底盘机构(3),所述作业平台组件(1)可拆卸铰接在所述伸缩套架机构(2)的顶部,所述履带底盘机构(3)可拆卸转动安装在所述伸缩套架机构(2)的底部;所述伸缩套架机构(2)包括外套架组件(8)、内套架组件(13)、顶升油缸(19)和调节油缸(20),所述外套架组件(8)滑动套设在所述内套架组件(13)的外部,所述顶升油缸(19)安装在所述内套架组件(13)的内部,具有驱动所述内套架组件(13)上下移动的运动行程,所述调节油缸(20)铰接在所述内套架组件(13)的一侧壁与所述作业平台组件(1)同侧端的底部之间,具有驱动所述作业平台组件(1)顶升倾斜的运动行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柱式工业厂房建造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油缸(19)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套架组件(8)的底部之内,且所述顶升油缸(19)经由外围设置有的安装座(1901)及支撑架(1902)居中竖直安装在所述内套架组件(13)的内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柱式工业厂房建造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油缸(20)的两端分别固定有铰接头(2001),顶端的所述铰接头(2001)与所述作业平台组件(1)底面侧端固定有的第一铰接支座(7)铰接配合,底端的所述铰接头(2001)与所述内套架组件(13)外侧壁上固定有的第二铰接支座(21)铰接配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柱式工业厂房建造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套架机构(2)还包括多个滑动铰接支座(18),所述滑动铰接支座(18)的底部安装有与之滑动匹配的直线导轨(1801),所述直线导轨(1801)固定在所述内套架组件(13)顶部固定有的围框(17)上,且所述滑动铰接支座(18)与所述作业平台组件(1)底面居中固定有的第一铰接支座(7)铰接配合。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柱式工业厂房建造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架组件(8)呈矩体框架结构,包括第一立柱桁架(9)和第一横向桁架(10),所述第一立柱桁架(9)具有呈矩形状结构排列、竖直分布的四根,所述第一立柱桁架(9)经由底部固定有的安装垫脚(12)安装在所述履带底盘机构(3)之上,所述第一横向桁架(10)具有多根,水平连接在位于所述外套架组件(8)外围任一竖直面内的相邻两根所述第一立柱桁架(9)之间;所述外套架组件(8)还包括多根第一加强筋(11),所述第一加强筋(11)交叉连接在位于所述外套架组件(8)外围任一竖直面内的所述第一立柱桁架(9)与所述第一横向桁架(10)之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柱式工业厂房建造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架组件(13)呈横截面小于所述外套架组件(8)横截面的矩体框架结构,包括第二立柱桁架(14)和第二横向桁架(15),所述第二立柱桁架(14)具有呈矩形状结构排列、竖直分布的四根,所述第二横向桁架(15)具有多根,水平连接在位于所述内套架组件(13)外围任一竖直面内的相邻两根所述第二立柱桁架(14)之间;所述内套架组件(13)还包括多根第二加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长长潘寒曾庆王创廖峰余嘉俊周丙浩李明威李俊宏徐才胜朱培磊侯晋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科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