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具有清洁过滤功能的通风设备;包括:框体;所述框体中心贯穿设置;所述框体上具有一端和另一端;主轴;所述主轴通过连杆转动连接在所述框体内部中心处;扇叶;所述扇叶均匀固连在所述主轴上;电机;所述电机固连在所述框体的内部拐角处;所述电机输出轴通过皮带与所述主轴传动连接;百叶窗;所述百叶窗铰接在所述框体的一端;过滤框;所述过滤框为方框形状;所述过滤框为两个;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两个方向上的过滤条在过滤状态下呈网格状,并在清理的状态下呈分离设置,从而使得过滤框上的过滤条具有良好的过滤效果的同时还保持较好的强度,并且相比于现有技术来说,清理也更加便捷。清理也更加便捷。清理也更加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清洁过滤功能的通风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风设备
,具体说是一种具有清洁过滤功能的通风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通风又称换气,是用机械或自然的方法向室内空间送入足够的新鲜空气,同时把室内不符合卫生要求的污浊空气排出,使室内空气满足卫生要求和生产过程需要。建筑中完成通风工作的各项设施,统称通风设备;负压风机作为通风设备的一种,广泛应用于高温或有异味的车间。
[0003]现有的负压风机均配备用滤网,而通过滤网可以室内的灰尘、纤维等杂物进行过滤;但滤网大多为纵横交错设置,虽起到较好的过滤效果且强度高,但也造成对这种滤网清理造成不便,且影响清理的效率以及清洁程度有限。
[0004]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清洁过滤功能的通风设备,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清洁过滤功能的通风设备,本专利技术通过两个方向上的过滤条在过滤状态下呈网格状,并在清理的状态下呈分离设置,从而使得过滤框上的过滤条具有良好的过滤效果的同时还保持较好的强度,并且相比于现有技术来说,清理也更加便捷。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具有清洁过滤功能的通风设备,包括:
[0007]框体;所述框体中心贯穿设置;所述框体上具有一端和另一端;
[0008]主轴;所述主轴通过连杆转动连接在所述框体内部中心处;
[0009]扇叶;所述扇叶均匀固连在所述主轴上;
[0010]电机;所述电机固连在所述框体的内部拐角处;所述电机输出轴通过皮带与所述主轴传动连接;
[0011]百叶窗;所述百叶窗铰接在所述框体的一端;
[0012]所述通风设备还包括
[0013]过滤框;所述过滤框为方框形状;所述过滤框为两个;两个所述过滤框在移动后能够嵌入所述框体的另一端;
[0014]过滤条;所述过滤条固连在所述过滤框的其中两相对内壁之间;两个所述过滤框上的所述过滤条呈垂直设置,并形成网格状,实现过滤;两个过滤框上的过滤条相互靠近设置;所述过滤条横截面为圆形或者矩形或者三角形等多种几何形状;
[0015]滑杆;所述滑杆固连在所述框体的其中一对角线的拐角处;所述滑杆的设置方向与主轴的轴向相同;所述过滤框的其中一对角与所述滑杆滑动连接;
[0016]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另一对角线的拐角处;所述螺纹孔的开设
方向与主轴的轴向相同;
[0017]螺栓;所述螺栓贯穿所述过滤框的另一对角;所述螺栓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
[0018]刮条;所述刮条滑动连接在同一个所述过滤框上的所述过滤条。
[0019]优选的,两个所述过滤框之间设有一号弹簧;靠近所述框体的所述过滤框与框体之间设有二号弹簧;所述一号弹簧和二号弹簧均套设在所述滑杆上。
[0020]优选的,所述过滤框的其中一槽壁贯穿设置有一号通槽;所述一号通槽的开设方向与相对应的所述刮条移动方向一致;所述一号通槽内滑动连接J形块;所述J形块与所述一号通槽的槽壁之间通过三号弹簧连接;所述J形块的滑动方向与相对应的所述刮条移动方向垂直;所述刮条与所述J形块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二号通槽;所述J形块靠近所述刮条的一端设置有一号斜面;所述过滤框远离所述一号通槽的位置设置有一号凹槽;所述一号凹槽内通过卷簧转动连接着收线轴;所述收线轴与所述刮条之间通过一号弹力绳连接。
[0021]优选的,所述J形块远离相对应的所述刮条一端面设置有二号凹槽;所述二号凹槽内滑动连接着一号梯形块;所述一号梯形块与所述二号凹槽的槽底之间通过四号弹簧连接;所述一号梯形块上的二号斜面远离所述四号弹簧设置,并朝向所述框体。
[0022]优选的,所述二号凹槽的槽壁贯穿设置有一号矩形槽;所述一号通槽与所述一号矩形槽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二号矩形槽;所述一号矩形槽内滑动连接着二号梯形块;所述二号梯形块上的三号斜面朝向所述二号凹槽;所述三号斜面与所述二号凹槽槽壁之间通过二号弹力绳连接。
[0023]优选的,所述刮条通过滑孔与所述过滤条滑动连接;所述刮条靠近所述一号凹槽的一面固连着推片;所述推片将相对应的所述过滤条包围并贴合设置;所述过滤框开设有所述一号凹槽的槽壁固连着刀片;所述刀片靠近相对应的所述过滤条设置;所述刀片在相对移动后插入两个所述推片之间。
[0024]优选的,所述刀片均匀分布在相对应的所述过滤条周围;所述刀片的高度随着远离相对应的所述过滤条而降低。
[0025]优选的,所述推片中部轻微外展;所述推片具有一定的弹力;远离所述主轴方向的推片长度大于其他相对应的推片。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7]1.本专利技术通过两个方向上的过滤条在过滤状态下呈网格状,并在清理的状态下呈分离设置,从而使得过滤框上的过滤条具有良好的过滤效果的同时还保持较好的强度,并且相比于现有技术来说,清理也更加便捷。
[0028]2.本专利技术中一号弹簧则起到一个增大两个过滤框之间的间隙的目的,从而使得两个过滤框相互远离运动,两个过滤框在相互远离过程中会带动相对应的过滤条相互远离运动,从而使得缠绕在两个方向上过滤条上的杂质被撕裂。
[0029]3.本专利技术在卷簧以及一号弹力绳的拉动下,刮条会沿着过滤条移动,刮条移动过程中会带动推片同步移动,推片移动的同时会将过滤条上的杂质刮动或推走,并将杂质推向相对应的刀片,而刀片在推片移动后会相对移动至两个推片之间,在此过程中会对推片推动的杂质进行切断,使得杂质在被切断后从过滤框上掉落。
附图说明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3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
[0032]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33]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0034]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另一个角度下的立体图;
[0035]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过滤框和过滤条组合后的状态图;
[0036]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电机和扇叶的安装位置图;
[0037]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一号梯形块的位置结构图;
[0038]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J形块的结构图;
[0039]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推片和刀片的运动状态图;
[0040]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中推片的拱起前的状态图;
[0041]图中:框体1、螺纹孔11、主轴2、连杆21、扇叶3、电机4、皮带41、百叶窗5、过滤框6、过滤条61、滑杆62、螺栓63、一号弹簧64、二号弹簧65、一号通槽66、J形块67、一号斜面671、二号凹槽672、一号梯形块673、四号弹簧674、二号斜面675、一号矩形槽676、二号矩形槽677、二号梯形块678、三号斜面679、二号弹力绳67a、三号弹簧68、一号凹槽69、卷簧691、收线轴692、一号弹力绳693、刮条7、二号通槽71、滑孔72、推片73、刀片74。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了使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清洁过滤功能的通风设备,包括:框体(1);所述框体(1)中心贯穿设置;所述框体(1)上具有一端和另一端;主轴(2);所述主轴(2)通过连杆(21)转动连接在所述框体(1)内部中心处;扇叶(3);所述扇叶(3)均匀固连在所述主轴(2)上;电机(4);所述电机(4)固连在所述框体(1)的内部拐角处;所述电机(4)输出轴通过皮带(41)与所述主轴(2)传动连接;百叶窗(5);所述百叶窗(5)铰接在所述框体(1)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设备还包括过滤框(6);所述过滤框(6)为方框形状;所述过滤框(6)为两个;两个所述过滤框(6)在移动后能够嵌入所述框体(1)的另一端;过滤条(61);所述过滤条(61)固连在所述过滤框(6)的其中两相对内壁之间;两个所述过滤框(6)上的所述过滤条(61)呈垂直设置;滑杆(62);所述滑杆(62)固连在所述框体(1)的其中一对角线的拐角处;所述过滤框(6)的其中一对角与所述滑杆(62)滑动连接;螺纹孔(11);所述螺纹孔(11)设置在所述框体(1)的另一对角线的拐角处;螺栓(63);所述螺栓(63)贯穿所述过滤框(6)的另一对角;所述螺栓(63)与所述螺纹孔(11)螺纹配合;刮条(7);所述刮条(7)滑动连接在同一个所述过滤框(6)上的所述过滤条(6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清洁过滤功能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过滤框(6)之间设有一号弹簧(64);靠近所述框体(1)的所述过滤框(6)与框体(1)之间设有二号弹簧(65);所述一号弹簧(64)和二号弹簧(65)均套设在所述滑杆(6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清洁过滤功能的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框(6)的其中一槽壁贯穿设置有一号通槽(66);所述一号通槽(66)内滑动连接J形块(67);所述J形块(67)与所述一号通槽(66)的槽壁之间通过三号弹簧(68)连接;所述刮条(7)与所述J形块(67)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二号通槽(71);所述J形块(67)靠近所述刮条(7)的一端设置有一号斜面(671);所述过滤框(6)远离所述一号通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茂祥,刘顺波,张及增,陈惠军,关志军,王晓龙,孔德前,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四局集团青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