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边协同的水泥企业碳排放智能感知计算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2078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云边协同的水泥企业碳排放智能感知计算方法和系统,涉及碳排放监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边缘端基于二氧化碳监测单元实时获取初始监测数据,将初始监测数据发送至云端;边缘端基于初始监测数据和预设处理模型,确定处理后的初始监测数据,作为第一处理数据;边缘端基于第一处理数据确定水泥企业的碳排放报告,将碳排放报告发送至云端;云端基于初始监测数据和碳排放报告,确定水泥企业下一时段的碳排放配额。基于上述处理,边缘端实时采集碳排放的数据,提高了获取到的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云端进一步进行数据分析,利用智能技术实时感知碳排放动态变化,以支撑水泥企业更加精准地制定碳交易方案。水泥企业更加精准地制定碳交易方案。水泥企业更加精准地制定碳交易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云边协同的水泥企业碳排放智能感知计算方法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碳排放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云边协同的水泥企业碳排放智能感知计算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水泥企业属于高污染、高碳的能源密集型产业之一,也是碳排放重点企业之一,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仅次于电力以及钢铁行业。因此,推进水泥企业低碳减排进程对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0003]目前,大部分水泥企业基于第三方核查机构开展核查工作,从而获取到相关碳排放数据,数据准确性难以保证。部分水泥企业通过现有测量烟气的设备采用实际测量法测量烟气浓度和流量进而计算出二氧化碳排放量,由于测量烟气浓度和流量时,浓度和流量的不确定度相对较高,使得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偏低。基于上述因素,现有技术中获取到的水泥企业碳排放数据的准确度较低。
[0004]因此,亟需一种水泥企业碳排放智能感知计算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云边协同的水泥企业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云边协同的水泥企业碳排放智能感知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边缘端基于二氧化碳监测单元实时获取初始监测数据,并将所述初始监测数据发送至云端;边缘端基于所述初始监测数据和预设处理模型,确定处理后的初始监测数据,作为第一处理数据;边缘端基于所述第一处理数据确定水泥企业的碳排放报告,并将所述碳排放报告发送至云端;云端基于所述初始监测数据和所述碳排放报告,确定水泥企业下一时段的碳排放配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企业碳排放智能感知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处理模型,包括:排放因子法、物料平衡法和实际测量法;所述排放因子法的公式为:E=E
燃烧
+E
过程
;其中,E表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E
燃烧
表示燃料燃烧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E
过程
表示水泥生产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所述物料平衡法的计算公式为:其中,E
RT
表示水泥企业核算期间的二氧化碳量、C
生料
表示生料的平均含碳量、G
生料
表示水泥企业生料消耗量;C
填料i
表示第i种填加的材料的平均含碳量、G
填料i
表示水泥企业第i种填加的材料的消耗量、C
熟料
表示熟料的平均含碳量、G
熟料
表示水泥企业熟料的生产量、表示二氧化碳和碳的分子量之比;所述实际测量法的计算公式为:E=Q
×
C
×
10
‑6;其中,E表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Q表示烟气的流量、C表示温室气体的实测浓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泥企业碳排放智能感知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因子法包括:其中,i表示化石燃料的类型符号、AD
i
表示第i种化石燃料的活动数据、EF
i
表示第i种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AD
i
的计算公式为:AD
i
=FC
i
×
NDV
i
;其中,FC
i
表示第i种化石燃料燃烧的用量、NDV
i
表示第i种化石燃料的低位发热量;EF
i
的计算公式为:其中,OF
i
表示第i种化石燃料的碳氧化率、CC
i
表示第i种化石燃料的单位热值含碳量;
其中,Q表示生产出熟料的用量、FR1表示熟料中氧化钙的含量、F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开乐张思艺丁涛陈鸣飞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