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卫星瞬时对地作用覆盖范围的获取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卫星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卫星瞬时对地作用覆盖范围的获取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卫星瞬时对地作用覆盖范围一般是指卫星在运动过程中特定时刻其传感器可作用到的地面区域,在空间上可以看作是传感器视场形成的曲面与地球表面相交形成的一定经纬度范围内的区域。为了使卫星能够遂行既定任务,首先要掌握卫星运行过程中能在地球多大范围内进行信号收集与传输,因此研究卫星实时位置与其瞬时对地作用覆盖范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0003]目前,卫星对地作用覆盖范围的生成方法,有在三维空间内对传感器视场的圆锥状曲面进行离散化细分,然后通过对由传感器中心发出的射线与地球球面求交点获取地面覆盖的边界点集的方法;也有通过建立传感器观测矢量并与地球椭球体方程联立求解获得覆盖范围边界点坐标的解析解的方法;还有联立地固系内球面方程与锥面方程以求解覆盖域边界的方法等等。
[0004]然而,上述方法通常需要经过多种坐标系统之间的变换和求解二次方程,存在三维空间内的复杂求交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卫星瞬时对地作用覆盖范围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卫星的大地坐标和卫星瞬时对地作用覆盖范围对应的地心角;基于所述大地坐标和所述地心角确定所述卫星瞬时对地作用覆盖范围的纬度区间,并计算所述覆盖范围的纬度区间的边界上所有边界点与当前卫星星下点之间的经度差;遍历所述卫星瞬时对地作用覆盖范围的纬度区间,结合所述经度差,获取卫星瞬时对地作用覆盖范围边界上各边界点大地坐标,基于所有所述边界点大地坐标确定卫星瞬时对地作用覆盖范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卫星的大地坐标和卫星瞬时对地作用覆盖范围对应的地心角包括:基于卫星沿轨道运行的瞬时位置和星载传感器视场半角获取卫星的大地坐标和卫星瞬时对地作用覆盖范围对应的地心角,且其步骤为:S11、通过轨道预报模型获取实时观测数据,并经坐标转换获得卫星在地心地固系内的三维坐标;S12、将卫星在地心地固系内的三维坐标转换至大地坐标系内获取卫星的大地坐标;S13、根据卫星的大地坐标中的高度值和卫星星载传感器视场半角确定卫星瞬时对地作用覆盖范围对应的地心角。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大地坐标和所述地心角确定所述卫星瞬时对地作用覆盖范围的纬度区间,并计算所述覆盖范围的纬度区间的边界上所有边界点与当前卫星星下点之间的经度差包括:S21、根据卫星星下点纬度坐标和地心角,确定卫星瞬时覆盖范围的纬度区间,并在该区间内采样纬度值为B
T
的点,判定在覆盖范围边界上是否存在纬度值为B
T
的点;S22、若在覆盖范围边界上存在纬度值为B
T
的点,则计算该点与卫星当前星下点之间经度差;S23、将纬度值B
T
按照dB
T
递增,并重复上述步骤S21
‑
S22对覆盖纬度区间进行遍历,存储覆盖边界上所有采样点的纬度值B
T
及对应的经度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S4、基于所述覆盖范围边界上各点的大地坐标对卫星瞬时对地作用覆盖范围进行可视化绘制;所述可视化绘制包括:S41、依次取卫星瞬时对地作用覆盖范围边界上的采样点,按照可视化场景的尺寸及比例,将其坐标从大地坐标系变换到绘制场景坐标系;S42、在绘制场景坐标系内,将覆盖范围边界上的所有采样点按照顺序首尾连接形成环形闭合曲线。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在覆盖范围边界上是否存在纬度值为B
T
的点包括:若则可判定在覆盖范围边界上存在纬度为B
T
的点,计算公式为:所述计算该点与卫星当前星下点之间经度差包括:
其中,ΔL表示纬度值为B
T
的点与卫星当前星下点之间经度差;θ表示地心角;ΔB表示纬度值为B
T
的点与卫星当前星下点之间纬度差;B
S
表示卫星星下点的纬度坐标。6.一种卫星瞬时对地作用覆盖范围的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大地坐标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建芳,钮俊清,沈君,沈静波,郭佳意,王建富,武慧勇,丁帅,刘道江,邓博容,梁瑞慈,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